《精致女人备忘录——818生活细节、举止、仪态、谈吐》
第7节

作者: 平若不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尤其是男性,只要静止——主要是坐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地抖起来——一条腿抖起来。
  其动作要领为:坐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提起一脚的后跟,立足前掌 ,以平均每秒不低于4次的频率,预备——抖!
  国人这种习惯性的、普遍性的、高频率的抖动可谓全球一绝。据不完全观察统计,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比外国人爱抖腿,在中国人中男人比女人爱抖腿;在男人中,老一点的男人比年轻一点的男人爱抖腿;在老男人中,公务员比非公务员爱抖腿;在公务员中,官大的比官小的爱抖腿。2007年,新华社主办的《国际先驱导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国际会议“七宗罪” 》的文章,把开会时中国官员抖腿与迟到、打手机、不礼让女性、衣冠不整、勾肩搭背同列为不雅的中国特色现象,成为西方媒体报道中带有嘲讽性的小花絮。

  梁实秋写过一篇题为“旁若无人”的文章,讽刺的是现实中一类有着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又不顾别人感受尽情“展示”这些习惯的人: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经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颤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上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
  中国人其实都知道抖腿不雅,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习惯性抖腿呢?还是那句话——谁抖谁知道。抖腿所带来的惬意和快感,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亚于一支烟、一杯咖啡。从心理学说,这是一种病态的动作依赖。它的发生,是如此的发自内心真情流露以至于当事人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动作。
  这个抖腿动作很容易让人误解当事人是否尿急,可当你看到他持续不断安之若素的淡定和陶醉,就知道自己领会错了。
  当然,抖腿不是随地吐痰、不是高声喧哗,没有列入外交部提醒出国公民注意事项的清单里,也没有列入《文明市民十要是不要》,但是,真的,很,不,雅!要抖,就独处时尽情抖个够吧!就算把腿抖抽筋了都没人理会。

  男女抖足,人寒.命逆,助人无功,求神不佑.------.(这句话楼主韩度来的,表BIA我)

日期:2009-11-27 09:06:03

  27、插叙——让我们更深入一些
  看到楼上的童鞋们畅所欲言楼主真是欣慰啊。
  不怕做不好,就怕不思考。
  当我们开始争论,才是真正引起重视的时候。
  其实,楼主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但是,我们不能只顾外表(其实楼主前面已经说了不少内在的东西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一些,开始zhuangbility。
  在开始之前,楼主还是要为爱学习的姑娘们列一个问题清单,大家自行学习、领会,多发言,多提问,多交流。

  1、油、烟熏后请换衣
  2、关上厕所门,不要读书看报
  3、穿过一次的衣服也要洗
  4、学习社交礼仪(太多内容鸟:就餐、握手、问候、电话、电梯、拜访、宴请、坐车、帮助、观赛……)
  5、如何祛除早上醒来脸上的皱褶
  6、自信地对视

  7、真诚地笑
  8、选一样适合自己的运动
  9、如何防止各类走光
  10、不要撅着PP捡东西
  11、保持清爽的妆容

  12、注意倾听,眼神专注

日期:2009-11-27 15:20:59

  28、学会宠辱不惊
  当年楼主年方二八,却春花秋月地学着晚秋同志那样“忧伤,我只是忧伤”,写下一串又一串诸如“你在春天微笑,在秋天落泪”的装13文字。
  一个人若是感到孤单,如果不是因为太内向,就是太卓越。处在峰顶,环顾四周,发现无伴——这么油菜花的句子是十四年前楼主的一位好友赠与楼主的。
  很多年后,楼主在应聘面试的时候被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你所在的部门有一个职位空缺,领导提拔了一个看起来各方面不如你的同事,你会怎么想?
  楼主答:我首先会祝贺TA,既然领导选择了TA,说明TA身上一定有我不及的地方,比我更适合这个职位。同时,我会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呕——请允许楼主吐吐先。
  话说这个宠辱不惊啊,出自晋•潘岳的《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筒子们,这是一种多么淡定地境界啊!
  社会在进步,人的负荷却越来越重。金钱的纷争、权力的诱惑、宦海的沉浮,每个人难免深陷其中。有烦恼只因有欲望,有欲望免不了争,争就避免不了失落、失意、失败。
  烦恼,果然是自找的。
  认清自身的价值,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得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那些你掌控不了的,何必徒劳。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送给大家。
  (楼主顶着锅盖逃跑,回眸一笑:大家周末愉快啊!记得去看《花木兰》!拜~~~~~~~~~~~~~~~)

日期:2009-11-29 17:32:32

  29、如果你不喜欢我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不幸的是,常常事与愿违。
  楼主认识一个姑娘,热情、大方、漂亮,最大的优点是乐于助人。一次,楼主听到她郁闷地说:为什么我对她那么好,她连声谢谢都没有?
  原来,这姑娘在参加一个短期培训期间,一如既往地发挥她乐于助人的本色,帮同学们搬行李、关心同学的生活,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回报以善意的感激和好感,偏偏就有那么一两个不卖她的账。对她的热情不屑一顾,更不要提感谢了。于是,她吐着血回来诉苦了。
  楼主知道她犯了什么“错”。
  问:你帮她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答:自愿的。
  问:你希望从她那儿得到什么?
  答:不需要什么。
  问:那么干嘛还一直纠结她对你不领情不感谢呢?
  答:……我只是觉得想不通。
  问:你没有义务帮她是不是?
  答:是,但我觉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啊。

  问:你觉得她需要你的帮助吗?
  答:她需要帮助。
  问:我是说,她需要“你”的帮助吗?
  答:……
  问:你明知她对你不感冒之后还试图去接近她为什么?

  答:我就是想不通。
  楼主总结发言:你热情过头,有“圣母”倾向,不是人人都乐于接受帮助的。助不助人是你的自由,感不感谢是他人的权利。
  眼熟吧?现实中这种故事多吧?有没有曾经发生在你身上?
  人,哪怕是一个完美的人,也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欢,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楼主很信“气场”这玩意儿。
  我们可能会对某个人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也可能对某个人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这取决于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气场不合要应凑一块儿那才真真应了强拗的瓜不甜这句俗语。
  与人为善,保持沟通,但不要盲目地去接近、亲近人。不要企图把每个人都变成你的朋友,更不必为了愉悦他人而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原则。
  掌握不了别人,那么,就掌握自己。
  聪明的姑娘,不应该自寻烦恼。
  如果你不喜欢我,怎么办?

  ——凉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