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门:一个煤老板的前生今世》
第43节

作者: 天下归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1 11:06:00

  童仓元的下葬日是丁三爷给看的,定日子的时候本来也考虑到了碰七,但扳着手指数半天,也没有一个更合适的日子,左右权衡,只有那天最好。父亲最终拍板,安葬的日子不变,一切都按丁三爷的指示来办。至于躲不过的碰七,那也是童恢的劫数,命该如此,只能用解七的方法来解决了。
  解七其实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不但要用到各种法器,还要准备好多供奉的材料,除猪头、猪脚这种常用的供奉物品外,还得有兔肉、蛇肉之类的野味。野味是比较烦人的供品,前十几年时,山上还能捕到个别的野兔野鸡,现在连田鼠也见不到几只,人们常常为这样的供品发愁。不过人毕竟是聪明的,没有真的野味,就用人工的代替,有人杀猪后取出猪肚,在猪肚里填满糯米,然后捏成兔子的形状,再在上面画上头脚眼睛等器官,一只野兔也就做了出来。至于蛇的做法,就更简单了,一根猪小肠就可以搞定。材料准备好了以后,接着就是作法了,烧纸、上香、打卦、请神是一切道场都要做的,是作法的前奏,前奏完成后,就要搭一座天桥,进入主程序了。

  为童仓元解七的当天,童恢安排童小兵开车去接丁三爷,童小兵到了后窑子村,却只到丁三爷家屋门紧锁,人早已不在。童小兵去问丁三爷的邻居,邻居说丁三爷一早就带徒弟上了路,听说给一个煤老板解七去了。童小兵苦笑,心想这丁三爷真够性急的,说好来接他,自己早早就走了。童小兵调转车头往白窑子返,没想到车子从后窑子村下到公路上,就遇到一起车祸,两辆煤车撞到了一起,把路堵得严严实实。这一堵就是半个上午,当道路清空,开车回到家里时,丁三爷的法事已经进行到一多半儿,马上就要上天桥了。

  所谓的天桥其实是一条长长的白布,架成一座桥的样子,是超度先人时拿来做路的。白布得从先人的灵牌前一直拉到屋檐之下,意为此路是通天这路,超度时先人可以从这个天桥上走入天堂,早日得到超脱,进入极乐的西天,不再受头七带来之苦。童小兵从后窑子村赶回家里时,丁三爷的天桥已经搭好了,家里的布置也跟童小兵早晨走时完全不同,处处显现出一种庄重的气氛。从丁三爷独自进门开始,父亲就差了几拨人去找童小兵,出去的人也都被堵到了路上。看见童小兵进门,童恢顾不上责备,让儿子赶快更衣。童小兵跑进屋子,将前两天刚脱下的孝服穿上,刚在预定的位置站好,上天桥仪式便已开始。上天桥的法师自然也是丁三爷,因为解七的法事需要两两个人的相互配合,一个踩八卦,一个诵读祭文,所以丁三爷今天特意带来了他的徒弟。法事开始后,丁三爷念过咒语,跃到了做天桥的白布上面。白布是软的,根本不可能真的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因此,沿着白布的走向,铺设了一排的桌椅搭起的台阶,法师踩着白布走八卦,其实也就是踩在布下面的桌椅板凳上面。

  丁三爷在白布上来回地走,嘴里还不断地诵读着别人听不懂的祭文。丁三爷踩的步点是八卦,看似乱,却很有章法,每一步的迈出收回,都有固定的地方。祭文诵读完毕,丁三爷又念起咒语,念一会儿,歇一会儿,似乎在和冥冥中某个对象交流。交流停止,丁三爷闭目沉默片刻,沿着白布搭的天桥一步步往顶上走去。尽管有了桌椅的托举,站在白布上面的丁三爷还是摇晃不已,毕竟家里的桌椅不像杂技团的专用工具那么稳固。好在丁三爷有些功夫,桌椅再左右摇晃,也不会掉落下来。当丁三爷走到中间靠上的位置时,两架桌子中间的距离隔得稍微远了一些,丁三爷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思考一步能不能迈过,童小兵也怕他过不了这个高坎。丁三爷毕竟是丁三爷,他的停顿只是一瞬间,在场的大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的左腿已经轻轻地抬起,接着右腿一个纵跳,稳稳地站在了上一个台阶。

  丁三爷站到了天桥的顶端,摆出一个奇特的造型,像庙里看到的护法一样。一直在下面配合丁三爷作法的徒弟这时走到童小兵和童恢跟前,指引他兵们跪下还礼。原来童仓元的灵魂已经被丁三爷引着找到了上天的路径,从理论上说,不会再受地狱的苦难。为此,童小兵和父亲必须对下面执法的“鬼”表示感谢,而下跪还礼就是感谢的表示。因为后人的跪拜越虔诚,先人们的罪孽就越能早日解除,所以童小兵和父亲的跪拜都十分到位,不敢有半点马虎。童小兵与父亲下跪后,下面作法的小徒弟双手把他们扶起,天桥上丁三爷也代表执法的鬼神还礼。当然他不必下跪,只是做出一个弯腰的动作,意思一下而已。

  作法超度的程序虽然繁琐,但时间用的倒也不是很长。丁三爷在白布上折腾了一会儿,法事就算结束,童仓元的灵魂也就躲过了苦难的威胁。丁三爷几个纵步跳下作法的天桥,恢复到他的本身。童恢安排丁三爷去西屋喝茶,童小兵则指挥亲属们打扫作法的场面。桌椅板凳都撤了下来,童小兵让一个本家婶婶把拆下来的白布摆在桌椅上,用剪刀剪开,分别送给前来帮忙的亲属,以示对他们的感谢。众人揣了白布,抬起从各处借来的桌椅等物去还,家里渐渐安静下来。

  从早晨到现在,来回跑了那么多的路,又经过这一番折腾,童小兵是一点力气也没了,回到东屋便躺在炕上不想再起来。这法事确实够累人的,家里的人都被它折腾得够呛。其实童恢是不想把事做得这么大的,童恢认为解七主要在于诵经超度,诵经是实质,有了这一个程序,碰七的灾难也就解了,根本没必要做大的排场。至于上天桥之类的做法,只是道士们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凡而生出的一些表演性的程序,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它就像魔术师表演表演魔术一样,本来很简单的机关,一下就能揭开结果,却必须设置得非常复杂,好像难办得狠,只有这样,才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至于童仓元的解七最后为什么没按童恢主张的那样一切从简,是因为本家叔叔们的反对,他们认为童家本身就是一个旺族,童恢又家大业大,童仓元还经历了这么多的生劫死劫,如果不大张旗鼓地操办一样,恐怕难以向乡人交待。
  不管怎么说,童仓元的这个七算是解过了,后续的工作就得由家人来完成。此后的三七四七直到七七,每一个七都要敬茶敬香烧纸钱,做这些事时还要继续跪拜之礼。七七四十九天一过,这事也就真正结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