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退伍军人,1992年,当时才二十一岁的他参军入伍,所在部队为驻扎在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三十五兵团,直到2002年退役。退役之后,回到南方,与人合伙办了一个运输公司,长年累月开着大卡车,出差在外地。对此,他并不感到厌倦,而是形容自己是一个“移动的灵魂”,对生活天生就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
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从大卡车上走下来,一身的油污,正准备拿着扳手,爬到汽车底下修理汽车。
当他得知我的来意,就问道,你是哪家报社的?采访我这样的退伍军人,也能吸引眼球,有读者愿意看?
我尴尬地笑道,我是某大学的校报记者,采访您是为了做一个专题报道,写给大学生看的。
他问道,什么样的专题?
我说,是关于楼兰古城的,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对这个感兴趣。
他摇摇头,说道,除了楼兰,你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问。
我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不能问关于楼兰的问题?
李东生很不耐烦地说道,我叫你别问你就别问,那么罗嗦干什么。凡是你问楼兰的事情,我一概都不回答。
我碰了一个冷钉子,可又不甘心放弃,就转而说道,那关于罗布泊,您总可以说一说吧。
他并不抬头,而是钻到汽车底座,一边动着扳手,一边说道,罗布泊能有什么好说的,不就一个沙漠吗?那里是盐碱地,到处除了沙子,就是盐壳。如果没有带足食物和水,你进去了就只能在里面等死。
我又问道,那您有没有进去过?
那当然了。在沙漠里跌打滚爬了十年,不说天天去罗布泊,至少每年都要进去几次。每次进去都是部队里下达的任务。
部队下达的问题?我奇怪地问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任务?
你这个人还真是罗嗦。部队的任务,是能随便说给你们听的吗?李东生很不友好地说道。
可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大学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就因为进去了罗布泊,后来就再也没有出来。虽然我不能找出他的遗体,但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对那个地方这么感兴趣。
说这话的时候,我眼睛里飘进了一粒沙子,我赶紧用手揉了揉。
这时,李东生放下了手中的工具,从汽车下面钻了出来。
你是说你有个同学死在了那里?他盯着我问道。
我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次是他和几个同学自发组织去的罗布泊。结果,就他一个人没有回来。这个事情在学校闹得很大,学校甚至下了通知,禁止任何学生去那里旅游,如果有人违反了,就直接开除学籍。
李东生说道,三年前,也就是2004年了。可惜,我那个时候已经从部队退伍出来了,不然,寻找失踪的人,肯定是交给我们部队来做的。
日期:2009-11-2 18:47:00
我从他的话里面,似乎看到了火光,就赶紧说道,这么说来,你们的很多任务,就是进罗布泊里面找人?
李东生想了想,说道,看在你那个朋友的份上,就和你聊一聊吧。我们去那边坐着聊。
我见他语气改变了,欣喜地说道,好的,我们坐着聊。
我们来到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李东生看了看干净的茶几,和漂亮的瓷杯,就说道,你先等等,我去洗个手。
洗完手回来,李东生还不停地用手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一擦。
他说道,不好意思,我们这种人就是这样,每天做的都是一些又脏又累的活,不比你们这些读书的,干干净净,好像刚从浴池里泡澡出来的。
我也尴尬地笑道,这没什么,每个人的工作种类不同而已。
李东生喝了口茶水,,说道,好吧,我们开始聊吧,我的时间不多,大概只有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就要出发了。你有什么问题赶紧问吧。
我想了想,说道,我那个同学去罗布泊,就是为了寻找楼兰……
我话还没说完,李东生连连摆手,说道,你不要跟我提楼兰。那个东西我不想说。我知道你们很感兴趣,可那么久远历史的东西,说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大家还是关心一下眼前的东西吧。我们活在当下,才是最要紧的。
那好吧。我清了清嗓音,说道,那你可不可以说一下你们当年寻人的事情?这个应该还是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有关吧。我们有很多同学鼓动着要去罗布泊,他们的好奇心是挡不住的,即便今天不去,或许明天,后天,甚至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有了一定的能力也会去的。
嗯。李东生说道,这个倒是可以说一说。我参军的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确实有很多人,一旦有了钱,经济富裕了,就头脑发热,说什么去罗布泊寻梦。可他们一到了罗布泊就傻眼了,铺天盖地的黄沙,没有水源,没有绿色植物,太阳像火焰一样在头顶上燃烧着,这样的环境,他们哪里见过?有很多人马上就打起了退堂鼓,折道回去了。不过,也还有极少数人打算试一试,他们穿过防护栏,半夜里偷偷摸摸溜进了罗布泊保护区。虽然罗布泊的四周有部队看管,但是罗布泊这么大,有几十万平方公里,就是把整个兰州军区的人都派来,未必也管用。所以,还是有些人溜了进去。可他们一进到里面,马上就慌了手脚,急忙发出求救信号。这个时候,我们这只部队的真正用途就派上场了。
我接口说道,难道你们部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专门为了寻人?
李东生叹息地说道,那倒也不是。我们部队一开始驻扎在塔里木河,就是为了搞绿化建设,繁荣那里的经济。说白了,我们名义上是部队,实际上就跟派过去搞经济建设的农民差不多,只不过我们有部队的纪律,还要进行军事演练,手里时常拿着一根枪杆子,上头一旦有什么任务下达过来,就交给我们来完成。
我笑道,这么说来,你们就跟打杂的差不多了。
李东生也笑道,可以这么说吧。有一段时间,我们部队晚上根本睡不了觉。一到半夜,马上就来了通知,说某某地方闯进了游客,现在正在发出求救信号,需要我们赶紧去把人救出来。我们只好开着大卡车,冲了进去,找到人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软趴在地上,不省人事了。我们把人送回部队医院,正想好好地休息一场,结果又来了通知,说某某地方有盗墓贼。
我听到这里,惊讶地喊道,有盗墓贼?
李东生点点头,说道,不错。是盗墓贼,盗取国家文物的。这些人很疯狂。他们可不是一般的游客所能比的。通常他们对那里的地理环境很熟悉,而且生存能力很强,甚至某些科考队伍,都跟他们比不上。我们部队要想抓他们,就跟在沙漠里,赤手空拳地要去抓一只沙漠狐狸差不多。
那你们抓到过吗?我问道。
日期:2009-11-2 18:48:00
那倒也抓到过。十次里面偶尔也能抓到一次吧。抓到的基本都是一些奄奄一息,准备束手就擒的盗墓贼。李东生说道。
我不解地问道,奄奄一息的盗墓贼?
李东生呵呵地笑道,在罗布泊那样的地方,别说是普通人,就是盗墓贼,也经常会遇到困境。他们没食物和水了,可在里面走又走不出来,就只好等着我们部队来抓了。那些人被抓,也是由于自己发出了求救信号,我们闻讯赶过去才抓住他们的。
那抓住他们以后怎么办呢?我问道。
这个嘛,具体情况具体而定。有些人是惯偷,我们打过很多次交道。对这种人,我们绝不能手软,往往抓到之后,就送到了监狱。而有些人呢,不仅有中国来的,后头很有背景,也有外国来的,就棘手得很。
什么,也有外国来的盗墓贼?我惊讶地喊道。
呵呵。李东生笑着说道,这又有什么奇怪的。有一次我还碰到过一个外国女人呢。样子嘛,还挺好看的。可谁也没想到,她居然是从外国窜到中国,来盗取中国文物的。当时,我们就向上级请示,该怎么办。上级来人之后,经过一番仔细询问,最终是遣送回国,草草了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