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
第47节作者:
曲昌春 日期:2009-12-03 08:59:05
既有胆有识,又能文能武,杨素在隋朝想不红都难。
另外他与独孤皇后的私交也非常好,有些不方便跟皇帝说的话,可以跟皇后说。
督造仁寿宫时,为了赶工期,杨素督导严急,民工中有不少人在重压下过劳死,御史们就此弹劾杨素。皇帝杨坚一调查,果有此事,而且仁寿宫造价过高,有奢侈之嫌。
杨素傻眼了,怎么办,干了半天还要落一身的埋怨。
想了一下,他想到了独孤皇后,于是他来到独孤皇后面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历代帝王都有离宫别馆,现在都已经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了,造一个宫还那么量入为出,不值当的!
独孤皇后体会杨素的难处,当即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随后,她将话转告给杨坚,又对杨坚劝慰了一番。
一经反复,事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杨素非但无罪,而且有功,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后来杨素与独孤皇后联手,将那位不应该当皇帝的皇子杨广扶上了太子之位,这其中杨素出力最多。
按说忠于皇室,战功累累,又拥立皇子,杨素应该更得杨坚信任才对,然而事情恰恰相反,杨坚开始猜疑杨素了。
原来杨素随着官位的上升,在朝中开始拉帮结派,凡是依附于自己的,虽无才能,也能任用,凡是与自己不和的,虽有才能,照样打压。
渐渐地,这些事情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杨坚开始对这位重臣另眼相看,以前是青眼,现在则是白眼。
随即杨坚下了一道让杨素减轻工作量的诏书:仆射是国家的宰辅,不必事必躬亲,隔三岔五去过问一下大事就行!
看似恩宠,实则夺权,等杨素真的隔三岔五去了,已经没有人向他请示汇报了,他这个仆射已经成了挂起来的闲职。
从此时到隋文帝杨坚驾崩,杨素被挂了起来,位很高,权没有。
好不容易熬到杨广登基,杨素以为自己的好日子来了,没想到,一切如旧。
表面的恩宠无以复加,深层的猜疑还在继续。
大业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杨素被提升为司徒(三公之二),这更是一个闲职,一个能把自己闲出病的职位。杨素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重大节日接受现任国家领导人的看望和慰问了。
事情到这还没有完,随后杨素又被封为楚公,这也是一个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看着荣光,实际险恶,用通俗的话说,这个称号是杨广让杨素替国家踩地雷。
事情是从天文台引起的,一位天文官员经过连续的观察星象做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古随国地区将会有大规模的葬礼。杨坚以前就是被封为随国公,在隋朝,古随国地区指代着隋王朝。这份报告的意思就是隋王朝将会有比较盛大的葬礼,对此,杨广非常厌恶,怎么才登基两年就赶上这种事呢?
那个年头是讲究消灾的,杨广想了一下,想到了消灾的方法,就让杨素来担当这个大任吧。
随即杨广下诏将杨素封为楚公,楚和古随国都是指湖北中部地区,实际是一个地方,只是不同时代的叫法不一样而已。杨广把杨素封为楚公意思很明显,你杨素就替国家死一回吧,我保证你会受到国葬的。
像杨素这样的高官,宫里是不可能没有几个朋友的,很快他就从宫里知道了皇帝这个封号的意思:“为了国家,去死吧!”
任务够艰巨的。
杨素的政治生命已经到头了,自然的生命也快到头了,一年多的抑郁加憋屈很快成了病,他正向生命的终点迈进。
得知杨素重病,杨广表现的很关切,频繁派最好的医生开列最好的药,不过每次医生一回宫杨广就关切的问,“怎么样,什么情况?”(怎么还不死!)
到了这个份上,杨素已经没有选择了,药是不能吃了,身体是不能要了,医嘱是不能遵了,目的只有一个,不想活了。
有的时候,活是一种折磨,死是一种解脱,杨素,同意请点点头。
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司徒杨素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久经考验的一生。
他受到了国葬,被追认为太尉和虢州等十个州的州长,谥号“景武”, 谥法中规定,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
唐朝名将李靖的谥号也是“景武”,对于武将,这是一个完美的谥号。
在追悼会上,杨素的悼词很长,很长。
悼词,是为死人写的,念给活人听的。
活人是承受不起的,而死人又听不到。
七年后,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造反,失败后,杨素所有的儿子全被诛杀。杨素那象征恩宠无边的坟墓也被挖开,尸骨被用火烧毁!
如果杨素地下有知,或许也会喃喃的说,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