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迷信”——讲述流浪艺人表伯父四十年所经历的灵异故事》
第9节

作者: 此广告位出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表姑不解,但还是照着去做。
  不一会,荷包蛋煎好了,表伯父从蜡烛上拆了一根灯芯,插入荷包蛋中,然后点着了那根灯芯,再把荷包蛋放在姑婆遗体的脚边。
  弄好之后,大家本以为都没事了,忽然间表姑大哭起来。
  大家回过头一看,表姑越哭越伤心,最后哭到垂胸顿足。
  大家围上去问怎么回事,表姑什么话不说,还是在那里伤心地哭。但此时嘴里开始不停地念叨,“我不想死啊,我舍不得啊”

  由于表姑是边哭边说,刚开始谁也听不清她在说什么,等到大家竖起耳朵都听清的时候,全都吓得脸色苍白。
  表姑父最为担心,顿时乱了阵角,大声说,“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是姑婆回来了。
  表伯父此时让大家把表姑架到椅子上去,此时的表姑浑身软得像滩烂泥,两个大汉费了老大劲才把她架到椅子上坐好。
  表伯父让所有人不要说话,此时整个灵堂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只听见表姑伤心的痛哭声。

  表伯父一下跪在了表姑面前,“娘啊,儿子知道自己不孝,几十年来在外飘荡,从来没有再您面前尽过半分孝,您老要折腾就折腾我吧,放过妹妹吧。她可是在您老面前端茶送水的孝顺女儿啊!”
  表姑没任何反应,仍是在伤心地哭,嘴里不停地念叨“我不想死啊,我舍不得啊!”
  这下表姑父急了,跟表伯父说,“哥,我出去找根柳条回来!”说完转身就走。
  表伯父大吼一声,“你给我站住,这是咱们娘啊,你下得去手啊!”
  相传鬼最怕柳条,因为观音菩萨手中玉净瓶里插的正是清净杨柳枝,天下杨柳,皆是出自这清净杨柳枝。用柳条打鬼,每打一下,鬼就矮三寸,所以也有句俗话叫“柳条打鬼,越打越小”。
  表姑父被表伯父这么一吼,也觉得惭愧,但见表姑这个样子又想不出办法,急得是团团转。

  之后表伯父又说了些话,说什么,你放心走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用牵肠挂肚,我们会给你多烧些纸钱的。清明节都会去看你的。诸如此类。
  但表姑没有丝毫反应,还是在那里哭,两个眼睛都哭肿了,这可把表姑父给心疼的啊,表姑的两个儿子也跪在表姑面前哭起来。
  表伯父的心也凉了半截,但正在这时,忽然听见表姑嘴里念叨的东西好像换了新词。大家围上去仔细一听,这才听清。
  此次说的是:“我好冷啊,我好冷啊,信明河的水好冷啊,我不要在这里了。”
  信明河是我们这里的大河,也是这个城市的母亲河。每年都会在这里淹死很多游泳的小孩子。
  大家一听觉得很奇怪,表姑说这信明河是什么意思,这跟信明河又有什么关系啊。大家都不解。
  而此时表伯父忽然站了起来,用命令地语气对表姑父说,“快,快去拿些品红来!”
  大家每个人都弄得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表伯父到底想干嘛。而此时,表伯父目光如炬,双眉倒竖。对着表姑大吼一声,“哪里来的孤魂野鬼,还不与我速速离去!”

日期:2009-12-03 14:05:27

  没多久,表姑父把品红找来了,表伯父接过品红,对表姑说,“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走是不走!”
  表姑仍是伤心地哭,没任何反应。
  只见表伯父右手食指蘸了蘸品红,在表姑的脑门上画了一个符。之后把双手手掌按在自己胸前,口中念着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每念一个字,双手都做出相应的手势。念完三遍之后,伸出一只手,五指并拢。朝着表姑的脑门猛拍下去!
  只听见表姑“啊!”地一声。晕倒过去!
  大家围上去,给表姑掐了一阵人中之后,表姑这才苏醒过来。但对刚才的事情一无所知,只说记得自己明明在厨房里做荷包蛋。怎么忽然间就到客厅来了,边上还围着这么多人?
  大家把刚才所发生的事跟表姑一说,表姑脸都吓白了。
  见到表姑没事,大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这才慢慢回忆刚才的事。这鬼倒底是哪里的鬼呢,怎么会附在表姑身上呢。大家怎么都猜不透。

  表伯父只知道这是一只淹死的鬼,而且就淹死在信阳河里,到现在尸体还没捞到。
  此话一出,父亲马上“哦~”地一声,表示知道这件事。
  原来昨天早上,信阳河靠近大桥底下淹死了个十五岁的小男孩。后来家来请人下去打捞,怎么都找不到尸体。
  表伯父说,等明后天把姑婆的事料理好之后。准备些赤豆,绿豆,青豆,黄豆。放在锅里炒,炒熟了到信阳河大桥的那个位置,在岸边把这些豆子撒下去。
  这些植物的种子炒熟了就不会发芽结藤了。水鬼就没有东西可攀,也就没办法再上岸来害人了。

  “那他还会不会在水里害人?”我插嘴问道。
  表伯父点点头,“没办法,这是他的宿命。只有找到下一个替死鬼,自己才能投胎!”
  “那他的尸体怎么办,不是一直没打捞着吗?”
  “不用担心,三天后自己会浮上来的!”
  在场所有人,无不听得汗毛倒竖。


日期:2009-12-03 15:43:26

  第二天,姑婆出殡。现在的出殡不是去选好的坟地埋葬,而是去火葬场,90年代初,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土葬,全部拉到火葬场去,烧完了装骨灰盒里。
  虽然不能土葬了,但还可以做的一些规矩还是要做的。
  因为马上要火化,所以棺材就不用上钉了,直接盖上。按老规矩说,棺材四角各钉一枚大钉(有些地方七枚,有些地方九枚,因地而宜,各有各的规矩)。钉子要为方型,像征过世之人,一生方方正正。钉子还要用水打湿,这样钉子容易生锈,因此钉得更牢固。
  上钉时,子孙不能哭,每钉一下,大家必需说“躲钉!”棺材从抬起来时就不能落地,所以下面必须要有垫木。
  棺材抬出家门前,长子必须打碎一个瓦罐,越响越好,越碎越好。这叫“摔牢盆”。棺材前脚抬出,后脚就要把死者生前用过的衣物全烧掉。这叫“送草”。
  出殡路上,长子打招魂幡,欠子抱牌或遗像,其余人手执哭丧棒,乐队葬曲奏起,前面人纸钱撒起,一行人马,一路哀哭。场面是热热闹闹。
  不过现在出殡很多东西都简化了,那些东西以后也许只有影视作品上才能看到了。
  姑婆更是简简单单,纸钱没撒,乐队没请,一行人只是披麻带孝,象征性地走了一段路,直接抬上灵车,送到火葬场火化了。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没有什么特殊事情发生,姑婆的骨灰一出来,就剩下把一些善尾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而这件事到此也算是圆满地告以段落了。
  空闲下来之后,表姑父就按表伯父所说的,找来赤豆,绿豆,青豆,黄豆,炒熟了撒在大桥底下岸边。
  而那小孩的尸体,果然在死后第三天自己浮上来了,当时全身水肿,脸部都让水泡烂了。场面甚是吓人。
  两天之后,父亲请表伯父到家里吃饭,表伯父见到我之后,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本递给我。这种日记本是已经过了时的六七十年代的日记本,灰黄的封面,上面印着一男一女两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在写作业,背后两架飞机飞过。封面上写着六个大字“为四化,作贡献”。
  表伯父笑嘻嘻地说,“还记得前几天我拜托你的事吗。”
  我说,“当然记得啊!”
  “那好,这事就麻烦你了。”
  “表伯父客气了。”

  吃过饭后,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手里捧着那本日记本,心里跳得厉害,深吸一口气后,我打开了这本日记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