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
第49节

作者: 曲昌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05 08:29:36

  不久,李靖以八百精兵攻破敌营,临阵又将敌将斩落马下,同时俘虏五千余人,这下李渊高兴了。
  他一边下诏书勉励李靖“勿忧富贵”,同时又亲手给李靖写了一张纸条: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
  这张纸条给李靖吃了一颗定心丸,昔日告密的一页彻底翻过去了,在李唐王朝的大旗下就好好干吧!

  事实证明,这张纸条相当管用,从此之后,李靖更加勇猛,在李唐王朝所增加的版图上,多数都与李靖有关。
  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这一年李靖50岁,本应该是知天命的年纪,而做为名将的李靖才刚刚上路!
  将军大器晚成。
  这一年,李靖与李孝恭一起出击割据荆州的萧铣,时值秋天,江水暴涨,三峡一带水流湍急,行舟困难,萧铣就此认为李唐王朝不可能选择这个时间出兵,因此未作防范。
  萧铣是这样认为的,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李靖不这么看。
  对方越认为不可能的,你反而越是要做,在兵法上,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李靖的坚持下,唐军顺着湍急的江流顺流而下,这下轮到萧铣傻眼了,此前他为了防止手下的将军拥兵作乱,已经将大部分部队遣散到各地,眼下能用来守荆州城的只有几万人而已。
  李靖从长江上游逐渐逼近萧铣,在萧铣布重兵防守的夷陵,李靖斩首以及溺死敌兵上万人,同时缴获四百多艘战船。

  如何处理这些战船呢?
  一些将领建议原地保存,万一战事不利,可以利用这些战船往上游跑(下游是萧铣的势力范围)。
  李靖笑了,往上游跑?你划船的速度跑的过湍急的江水吗?
  所有战船一条不流,全部放到下游去!
  为什么?
  空船计!
  李靖的空船计果然奏效,这些战船顺流漂到下游,沿途集结的萧铣的军队看到空空荡荡的战船果然产生了疑惑,集结的军队走到半路不敢走了,他们怀疑荆州已经失守了,他们即便赶到也只是炮灰!
  古有诸葛亮空城计巧妙退敌,今有李靖空船计吓退敌兵。
  遭遇李靖这样的对手,萧铣只能自认倒霉,不久,萧铣宣布投降,南方各州县随之跟着投降。
  随后李靖派人越过南岭向岭南各州招降,同样效果明显,总计招降96个州,60余万户。具有对比意义的是,隋炀帝大业五年,隋朝达到顶峰,全国总户数为890万户,人口4600万,随着隋末战乱,全国户数大为减少,到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全国总户数还不到300万,以此为参照,李靖招降的60万人口,对于唐朝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在讨平萧铣之后,李靖又和李孝恭一起讨平了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活动的辅公祏,唐朝版图进一步扩大。
  南方平定之后,李渊又将李靖调到了北方,武德八年,突厥犯边,唐朝诸军接战不利,唯独李靖全建制返回,由此李靖在朝中的地位节节攀升,那个曾经要砍掉他首级的皇帝李渊已经完全成了他的粉丝。
  对于李靖,李渊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赶不上!
  捧的够高的!
  武德年间的战功让李靖步入名将的行列,而贞观年间的战功则让李靖步入名将之巅。
  让他步入名将之巅的一战是贞观三年到四年对东突厥的灭国之战,这一战打掉了唐朝建国以来十几年的耻辱,也打出了唐朝的大国国威。
  贞观四年,李靖五十九岁,这一年他率领三千骑兵从马邑出兵,直扑恶阳岭(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此时李靖是兵部尚书,正三品,名满天下。
  当东突厥可汗听到李靖抵达恶阳岭,一下子惊了,唐朝一定是动员了全国的兵力,不然兵部尚书李靖怎么都跑到恶阳岭了!
  其实此时李靖的手下只有三千骑兵,只不过有这样一个主帅,便胜似十万雄兵!

  贞观四年,李靖以三千骑兵攻破东突厥的定襄城(和林格尔县),在这里他有了意外的收获,他找到了隋炀帝的萧皇后以及隋炀帝硕果仅存的孙子杨政道。李靖随即安排使节将二人送回长安,后来萧皇后与杨政道都在唐朝得到善终。
  定襄一战让东突厥人闻风丧胆,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忙给李世民上表示弱,请求内附。
  这是唐朝与东突厥交往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晋阳起兵开始,李唐王朝一直向东突厥示弱,李世民即位之初,东突厥更是咄咄逼人的逼近长安,逼迫李世民腾空府库贿赂东突厥,才换来渭水盟誓,突厥退兵,现在形势被李靖逆转过来了。
  不过,东突厥示弱是真是假呢?李世民看明白了,李靖也看明白了,东突厥的示弱其实是诈降,只不过想暂时躲过唐朝的兵锋。

  李世民派出安抚使节前往东突厥,而李靖却看出了安抚之后的一步棋,李世民的安抚其实是面子上的,深层次的还是需要李靖彻底解决东突厥这个心腹大患。
  就在安抚使节进入东突厥大营后,李靖与李世勣分兵两路,连夜行军,在东突厥人以为诈降成功时,李靖突然从天而降,这一战让颉利可汗一败涂地。
  东突厥颉利可汗靠自己的千里马逃出了李靖的包围圈,他试图穿过瀚海沙漠,找一个地方休养生息,然而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因为李靖已经安排李世勣挡在他的必经之路上,想过去,问问手中的家伙答不答应。
  颉利可汗只能掉转马头,往西方逃出,不久还是被唐军生擒。在颉利可汗之后,突利可汗也正式向唐朝投降,东突厥至此被李靖打至灭国!
  四年后,李靖六十三岁,再一次主动请缨,挂帅亲征吐谷浑,最终将骚扰唐朝多年的吐谷浑灭国!
  至此,李靖达到人生最高峰,平定萧铣,招降岭南,灭国东突厥,灭国吐谷浑,唐朝大大的版图上,李靖功高盖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