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7-12 11:11:49
96)
今年这个暑假算是最最开心的一个。既赚了钱又旅游了一次青岛。
开学后我去县中报到,但心里还是有些依恋我的母校,毕竟连学生时代在那里呆了7年,那里有我的老师,有我的同事,还有学生!
县中的校长是个很有才能的老教师,我虽然不认识,但那里有我的一个同学也在里面教书。他给我介绍了校长的一些情况。他对老师,包括学生都是那种和蔼的样子,修养性极好。是他向教育局将我要过来的,他很注重人才。
县中中录取的学生都是从乡里录取来的学生尖子,教学质量要高,我心里还没有把握,但是我会很认真的努力去做。
那天见面校长对我很客气。
“原来你人也长得这么帅啊”他这样对我说,毫没有领导的架子
“谢谢校长,请多多指教”,我说。
“你打算要教什么年级?”他还在征求我的意见。
“您安排就行,”我说。
“好的,我们商量后再通知你吧”。他和我同学说的一样,很随和,那天还没有开学,我到丽那边吃的中午饭。学校也有,我没有去。
下午,我仍然在我同学那边玩,还有几个高中的同学一起。说说我们以前的过去,其中华现在是建筑对的副经理了,他很能干。爱国没有去,他在忙他的生意。
我的朋友设习面很广,有教师,学生,同学,还有儿时玩的伙伴,最亲密的还是同学和小时候的伙伴。真是无话不说,从东京谈得到西天。有时我还和他们下顶棋。输赢还大声叫嚷。真是好玩。
晚上同学留我吃晚饭,我没有同意,因为丽还要等我一道回家。
随着时间的增长,丽对我家里的一切慢慢熟悉,从客气--生疏--到熟悉.....接下来就是自己家的人了。
时间长了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感情上或者生活上。观点上意见存在。,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不同的差异。母亲快60岁了,抱子孙的心愿那么强热。往往从一个观点会影响其他的矛盾,我在中间两头为难,一边是自己的爱人,一边是母亲。有时我站在母亲的一边,丽就不高兴,有时她一生气就好几天不理我,我是性急的人,哪怕是一天我就感觉到难过。不说话那行呢?!我做不到。我只好哄她,使她慢慢形成一种习惯----求她。农村有就俗语:牛要打,马要牵。老婆不打要上天。这个我做不到,但是,被老婆爬在头上的日子很是不好过,我不知道在坐的男士有没有同敢感。不过农村和城市也有一定的差别。地区的差别也不一样。也包括时代。
日期:2009-07-12 12:11:11
97)
一次我不在家,丽和母亲为了点小事发生了冲突,她到娘家去了。母亲对我哭诉,她说她没有说什么.我了解母亲的,她就是话多一些,心是好的,她甚至看到儿子有时被媳妇生气时为我鸣不平。
我告诉妈妈,现在时代不同了,和你们那时没法比了。娘疼儿子是长长的,一直会疼到她老死。妈妈的唠叨有时候我也不舒服,但那怕是骂过身后就没有了仇。小时候我不知道被父亲打过多少次,但今天想来一丁点都没有怪他的意思。从不记仇。有一次我记得连放学后都不敢回家,那时候我们还小不懂事,往往惹父母生气,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整天在外很辛苦的干活,我们却还惹他们生气,我是家里的老大,应该好好榜样才对。所以父亲对我特别严格。母亲就不一样,她三十四岁才生我,她最疼我,说我最老实。我还清楚地记得,一次大忙季节,父母从田里劳动回来的迟,我做好了饭等他们回来吃,两个弟弟等不及要吃,我不同意,我说等父母回来一道。菜不多。他们也听话,后来他们也许是没有指望了,一个睡在堂前的旁边,一个睡在草堆的旁边,两人竟然睡着了,等父母回来后见到后,我看到母亲留下了眼泪,真是辛酸。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弟兄三都很好的。
丽回家后,我当天没有去接她,第二天我去了她家,她还在生气,她母亲也劝她,她说我母亲欺负她。我不太相信。我说和老人家生什么气啊,她还在挂念你呢!晚上和我回去就没有事了。那天她居然很执拗,就是不肯回去。从次后,丽就很少叫我妈。
我想我母亲是很好处的,为什么丽就是处不来呢?!很遗憾。
不过丽对我还是老样子,没有多大变化,上床后还是很亲热,高丨潮丨依旧。
时间在向后推移,父母又在商量二弟婚事,刚刚才透了一口起的父母有心事重重,父亲辛苦地想办法赚钱,他没有多大的本身,使劲在那块地理拼死,种菜,种经济作物。很是辛苦,一次我记得他挑一担菜到街上去卖,没有卖掉,就跑到学校问我食堂里需要不,我去和食堂里的组长商量,他说,你挑来吧,就是便宜一点。一百多斤菜,就给了1.2元钱。想想父亲真是不容易啊。
我现在的工资仍然交给他们。因为他们太需要钱了。父亲种的菜,有时我也起早和他到远一点的山乡去卖,辛苦就是为了锁赚一点。我父亲虽然不认识字,但他很精明,再多的帐他心里一算就知道,
时间又到了快元旦,我们结婚已经近一年了,一天丽对我提出了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
日期:2009-07-12 18:24:12
98)
丽对我说,她要分家!
怎么分呢?我当初没有要小朱的原因就是为了要照顾好父母亲,今天丽提出这个要求,太早了吧。结合=婚还不到一年时间,养育了我这么多年的父母刚刚为他们有了一点帮助,我不会同意的,我对她说:“弟弟还没有结婚,等弟弟结婚以后再说吧。”
“弟弟结婚要等到哪一年?”她说。
“最多也在明年年底吧!”我听父母说过。
“我不想还有等到明年。”她很不高兴的样子。
“你说现在怎么分?我们家就那么个大的房子,分了也是在一起的”我说。
“我只是不想和你们家人住一起”她说出了我母亲。
“那你说怎么办,你什么事情现在也不会做,到时候饭都没有吃的。”我对她说。
“你放心,我什么都不会要你做。”她好像坚决的样子,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分开。
“我们现在房子有买不起,学校又没有房子,你们医院里只有双职工才有,而且你还是刚刚到医院,工龄还不够”我解释给她听:“明年吧,亲爱的”。我开始哄她。
..........
后来学校安排我教的初中,从初一开始,教起来还是很轻松,反而我感觉到从启蒙教育的学生容易抓得好,开始虽然有学生不是很好,我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教他们记忆的方法。从易到难。
初一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城镇的学生,只有少部分托人进来的,基础不尽相同,好差距离较大。
我的课量比母校要少了一个班,只有14节课。班主任还是带了一个(2)班。58个同学。
从到县城后,我经常和丽一起上下班,除非她加班时不是一道,学校仍然给我安排了宿舍,比原来的要大些,如果遇上下雨我们都不回去。
听说马上要修公路了,通到乡里,还要通客车,那样到我们家就是下雨,都只有一小段路难走了。
社会在迅速发展,有很多企业好的单位,都纷纷在建宿舍楼,我们学校也在建,但我不在之列。
今天我放学后,就去医院等丽,她不加班,说好一道回去。等她出来后,她就说到她妈妈那里吃饭,不愿回去吃。我只得同意,
“有没有得吃啊,你和妈说好了?”我问丽。
“会有吧,反正我有。”她说。
“那我先回去吧”我说,我看她是不是一定要我去。
“去了再说吧,没有我们就回去吃。”她说。
我们骑车到她家就几分钟,她妈妈还在做饭,看到我们一去,就急了起来:“你们吃过了没有?”
“没有”丽说。
“那给你们吃,我重新再做”她妈说。
“不了,我们回去吃吧”我对丈母娘说。
“没有事,他爸还不会马上回来的”她一定要我们在那里吃。
说到丈母娘,她还是和从前一样很喜欢我的,农村俗语:女婿棉花鸡,这三样是女人的宝,而且女婿排在第一位。不过我也孝敬他们。
吃过饭回到家,天还没有完全黑,母亲还在等我回来吃饭。她知道我这时候不来就是吃过了。不过,她说今天不太饿。
丽这两天不在安全期内,我就怕戴那个东西,我也懒得去做。一夜无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