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
第53节

作者: 曲昌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11 10:09:47

  第二天清晨,严庄对外宣布,皇帝安禄山病重,下诏立安庆绪为太子。
  不久,安庆绪登基称帝,尊安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布安禄山的死讯,到这时,安禄山这一页就翻过去了,接下来是安庆绪时间。
  然而,事实证明,虎父无犬子只是奉承人的话,到头来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安禄山这个虎父,却偏偏又安庆绪这个犬子,安禄山可以算作狼王,而安庆绪却连小狼王都不算,要算,也只能算披着狼皮的羊。
  登基之后,安庆绪性格懦弱,头脑不清,说话不着边际的缺点就一一暴露了出来,这让安庆绪和严庄都有些苦恼。最后经过商议,严庄决定让安庆绪装神秘,不与大臣们接触,朝中一切大事都交由严庄解决,安庆绪只管在后宫喝酒吃肉就成!
  然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当皇帝也不仅仅是喝酒吃肉,不久之后,安庆绪就遇到了一些列难题。

  安庆绪的第一个难题是史思明,安禄山在世时,史思明言听计从,负责镇守范阳,为安禄山看护老巢。安禄山死后,史思明也动了心思,一是因为手握精兵,二是因为安禄山从长安和洛阳掠夺的财富都源源不断地运回范阳,现在全在史思明的掌握之中,又有兵,又有钱,论辈分还是安庆绪的大爷辈,为什么要听命于你安庆绪呢?就此,史思明与安庆绪若即若离,尾大不掉。
  安庆绪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唐朝政府聘请了回纥雇佣兵,他们用“饮鸩止渴”的方式从回纥借来了精兵,事实证明,这些回纥兵战斗力非常强,而且在安禄山兵马之上。只是借兵的代价是惨重的,功成之日,土地归唐朝,土地以上的财富以及妇女全归回纥所有!
  两个难题压得安庆绪喘不过气来,渐渐地他支撑不住了,长安丢了,洛阳也岌岌可危。
  这时倒是显示出严庄的审时度势了,严庄在跟郭子仪打过一仗之后,意识到形势已经发生逆转,马上跑到洛阳,敦促安庆绪赶紧放弃洛阳,退守邺郡(河南安阳)。
  严庄本来也跟着安庆绪一起跑,然而跑到半路,严庄改变了主意,掉头往回跑,一直跑到长安,向唐朝政府投降,随即被委任为司农卿(农业部部长)。
  严庄审时度势的能力太强了,在安禄山、安庆绪父子这只股票跌破发行价深度套牢之时,人家却悄悄解套了,只留下安庆绪一个人在那里死扛。
  公元758年十月,安庆绪的苦日子来了,郭子仪率领大军连连重挫安庆绪的军队,最后安庆绪被压制在邺郡城中,城中粮草日渐枯竭,而城外则是郭子仪的重重包围。
  到这时,安庆绪没有办法了,只能低下头向大爷史思明求救,为了表示诚意,安庆绪表示,愿意将大燕皇帝的皇位拱手相让!
  史思明还真没跟安庆绪客气,两个月后,便自己在魏州(河北大名)称帝,自称大圣燕王。
  在史思明称帝这期间,安庆绪却在过着水深火不热的日子,唐军统帅郭子仪截断了河水,将河水倒灌到安庆绪困守的城中,城中所有的水井都满了,全城遍地是水,想要找个干爽点的地方,都需要自己搭木架子。
  如果到处是水还能忍受,那么饥饿就让人无法忍受,全城已经断粮,到最后,一只老鼠都卖到了四千钱。
  日子没发过了。
  安庆绪一直挺到了公元759年三月,大爷史思明终于来了。
  按照双方士兵的数量级来说,史思明本来不是唐军的对手,唐军总计六十万,史思明只有五万,战争的初期双方一度胶着,如果发展下去,史思明抵挡不住六十万唐军的进攻。
  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大风漫天而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大白天居然伸手不见五指,从描述来看,应该是一场沙尘暴。
  搞笑的事情发生了,沙尘暴中,史思明的部队向北逃命,唐军向南逃命,此时已经不比刀枪,比的是谁比谁跑的快。
  混乱中,史思明一路向北,跑了很久才停了下来,然而派出探马一侦查,唐军跑得比他们还彻底,已经全线撤退,不回来了!
  一场诡异的沙尘暴便这样刮走了六十万唐军,而史思明最终却没有走,他又回到了邺郡的城下,他还有些事没跟安庆绪交代清楚。
  煎熬了四个多月的安庆绪总算缓了一口气,他的士兵出城接收了唐军逃跑时没有来得及带的粮草,一统计,不少,大约六、七万石,够吃一阵了!
  大爷史思明已经到了邺郡城下,此时安庆绪却不准备开门迎接,他想把史思明挡在门外,反正已经有粮食吃了,不用再理大爷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