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
第16节

作者: 东方路口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气色看上去很差,与狄仁杰昨日遇到他的时候,俨然如两个人一样。
  那人微微一笑,便告辞出去。
  裴行俭则扭头看向了狄仁杰,轻声道:“怀英,实在抱歉。
  我本打算今晚为你接风,可不成想……还劳烦你来看望我,实在是不好意思。”
  狄仁杰忙快走两步,上前搀扶着裴行俭躺下。
  “二哥,究竟是怎么回事?刚才那人,是太史局的人吗?”
  裴行俭点点头,轻声道:“先帝驾崩,新帝登基,难免会有许多不安稳。
  如今这长安城里,局势已很复杂。可没想到又有诡异参与其中,令局势更加混乱。怀英啊,你这个时候来长安求学,实在是有些不妥,所以更要谨言慎行才是。”
  “诡异?”
  狄仁杰低声道:“莫非有诡异要害二哥吗?”
  裴行俭道:“是青面鬼,昨夜竟潜入县衙,意图对我下手。

  亏得我随身带有恩师所赠宝刀。我那恩师的宝刀,曾随他征战疆场,杀敌无数,所以煞气很重,所以才击退了诡异,得以幸免。可即便如此,我也被邪崇入体,跟随我多年的家将赵龙,也遭那青面鬼所害……该死,这件事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诡异,竟敢潜入县衙害人?”
  狄仁杰露出震惊表情,轻声道:“二哥,此事有点古怪啊。”
  “的确是有古怪。
  似这长安县衙,自有气运大龙守护,一般而言,诡异都会退避三舍。

  可是昨夜,那诡异确实入侵县衙……我已经把此事呈报太史局,看李太史会如何处置。”
  “李太史,能行吗?”
  裴行俭道:“李太史术法高深,道行深邃,非凡俗人。
  当初先帝对他极为推崇,贞观二十二年委任他为太史令,威震长安。先帝驾崩后,李太史与诡异交锋十数场,使得诡异不敢轻举妄动。他若出手,定无差池。
  不过……”

  “不过怎样?”
  裴行俭目光凝视狄仁杰,轻声道:“李太史能镇压诡异,却镇压不得人。”
  “什么意思?”
  狄仁杰听了裴行俭这一句话,心里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二哥,你莫非想我参与进来?”
  沉默良久,狄仁杰压低声音问道。
  裴行俭点点头,道:“诡异横行,邪崇肆虐。
  自天可汗驾崩至今,圣上登基,虽有长孙、褚遂良两位阁老辅佐,也只能勉强维持平稳。圣上是明君,但性情温和,不似天可汗那般杀戈果决,想要彻底掌控朝堂,怕是有些困难。圣上一日不得掌控全局,朝堂之上就会有诸争纷。争纷多,则政令难行;政令难行,则时局更加混乱;时局混乱,则邪崇也会越发猖狂。
  此次诡异闯入县衙,看似鬼神争纷,实则这背后,少不得人为操纵。
  李太史可镇压长安诡异,却难平叵测人心。我需要你帮我找出真凶,尽快解决争纷。”
  狄仁杰一脸苦涩。
  “二哥,你太抬举我了吧。”
  “我不是抬举你,而是你有这等手段。”
  裴行俭说到这里,强撑着坐起来。

  狄仁杰连忙把被褥垫高,让他靠在被褥之上。
  “你可知,当初我为何要考明经,而非进士?”
  “说起此事,小弟也正想请教。
  以二哥的才学和家世,取进士科易如反掌,何以当初选择明经,而非进士呢?”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贞观十八年,天可汗下旨,对科举录取名额做出限制。每年科举收人,明经不得过百,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如无其人,不必要满此数。此旨意之后,进士科就成为诸多士子所追求的方向。但想要考取进士,何其难也?你应该清楚,进士科取士,有太多玄机。哪怕我出身河东裴氏,也需要等待时机,况乎那些普通人。
  你虽出身太原狄姓,但想要考中进士,难度更大。
  人生不过百年,如白驹过隙。是用数十载光阴求那缥缈时机,还是应该自己创造机会呢?想要创造机会,你要先身在局中……明经虽比不得进士荣耀,但可以早早入局,为将来谋划。两者各有利弊,只看你如何选择。怀英,你明白了吗?”
  科举,自隋创立。
  至太宗皇帝,确立为取士的重要途径。

  但此时的科举制度,算不得完善,也没有后来采取的糊名制度。以至于这取士的标准,不在你文章写的如何华美动人,更多要看考生名气、家世以及背后有没有政治力量推动。这样一来,所谓取士,也就成了高门大阀之间的一场游戏。
  裴行俭出身河东四姓之一的裴氏,论家世,丝毫不比那五姓七家差。
  可即便如此,他想要考取进士,也需要等待时机。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最终选择了明经科,只因为明经科的竞争,相对进士科而言要弱一些,更容易去操作。
  裴行俭这等高门大阀子弟尚如此选择,更不要说狄仁杰了。
  裴行俭说的不错,太原狄姓,并非高门大阀,想要考中进士,难度更大。

  狄仁杰沉默了!
  他之前来国子监求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考取进士科。
  但现在听裴行俭这么一说,他也犹豫了。
  就算在国子监学满了九年,真的会有机会考中进士科吗?
  ”怀英,这是一个机会。
  若这一次你能找到真凶,便可以名动长安。这对你在国子监求学有利无弊。同样,等过几年你决意科举,凭这个资历和名望,只要不考进士科,就不会有太大难度。
  别忘了,当年我去太原时,你带我去净因寺拜佛时,净因寺的住持法师是如何为你批命。”
  神羊法冠,獬豸通灵。皋陶治狱,正大光明。
  这十六个字,狄仁杰一直记在心里,从未告诉过别人。
  脑海中,浮现出那座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的古老佛寺。
  一个白须老僧,在龙王殿里,看着还是少年的狄仁杰,脸上流露出震惊之色。

  “狄郎一生多坎坷,但心怀正大光明,终能成就大事。”
  “法师,小子不太明白。”
  法师露出温和笑容,轻声道:“狄郎有獬豸之能,他日一定会有大成就。不过,你火性刚强,难免会招惹邪崇敌视,所以要谨慎小心。他日乾坤逆转,方能前程似锦。但在那之前,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否则,可能会招惹来杀身之祸。”
  ”怀英?怀英?”
  狄仁杰清醒过来,看向裴行俭。
  裴行俭看着他,轻声道:“怎样,你愿意帮我吗?”
  皋陶治狱,正大光明。
  狄仁杰突然笑了,与其战战兢兢的小心做人,又如何能做到正大光明呢?
  考取进士,只是父亲的期许。

  正如裴二哥所言,那么多高门大阀子弟都要排队等待机会,他想要考中进士,又何其难也?倒不如早早入局,做想做之人,方不负了那‘神羊法冠’的批语才是。
  再说了,有裴行俭为他撑腰,日后考取明经,也能多以助力。
  “二哥既然如此说,小弟又怎敢推辞?
  只是,此事来龙去脉我全然不知,还请二哥详细说与小弟,才好有所准备。”

  狄仁杰说完这番话,顿感灵台一阵清明,整个人也变得好像舒爽了很多,轻松不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