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深圳爱情故事:我的电筒到哪儿去了?》
第24节

作者: Balkan_Dancer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啊,这似乎对任何自由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我听说国外有一个学者居然将出轨率作为衡量社会自由度的一个指标,出轨的人越多,说明这个社会越自由。所以像伊斯兰国家里,出轨是小概率事件,因为一旦被发现,后果会很严重。但是是不是那样的社会就是幸福的社会呢?好像也不是,因为那样付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有很多其他自由就必然会失去。”我说。
  “这么想来也是。但是出轨始终是婚姻家庭的一大害,总得对它进行一些治理吧。”小蛋问道。
  “你知道浙江有一个很火的主持情感和性栏目的广播主持人叫万峰吗?他的一个绰号叫万离婚,有人打热线电话向他诉苦的时候,他总是一句话,‘那就离婚啊,这样的男人(女人)还要来干嘛?离,马上离,协议不成就到法院去。好了,就这样。’”我引述了万峰的话,听着很爽,像是快刀斩乱麻。
  我接着说:“但在中国,万峰的这剂药似乎行不通。说走就走,说离就离。要做到这样,前提是男女双方都有独立性格。但是现在中国的很多情况是,一个人可能确实是从父母、学校、单位等等制度里面独立出来了,但是只是身份独立了而已,在情感上却依然保留了依赖的习惯。而在经济上,像在深圳这样的高消费城市,也很容易产生依赖。”
  “有道理。美国的离婚率几乎是世界最高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将婚姻维持到10年以上,这也是因为美国人几乎是世界上最具有独立性格的人了。如果不是美国税收制度的影响,美国离婚的人可能更多。”小蛋介绍了美国的情况。
  “税收对离婚还有影响?”我问道。
  “这是经济独立问题了。因为美国税收法律规定,夫妇缴纳的所得税远远低于单身人士。很多人想省钱,所以即使分居也不愿意离婚。”
  “是啊,看来如果能够获得情感和经济上的独立,人们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就可以更自由。虽然这样不能解决出轨问题,但至少可以降低出轨给另一方带来的伤害。因为另一方可以用腿投票。”我说。
  “等等,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还有孩子呢?很多父母是因为孩子而选择不离婚。”小蛋提到了孩子问题。
  “对,这是一个问题,父母毕竟不想让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但是你觉得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快乐的家庭里合适吗?”问出口后我才马上意识到不应该这么说,挑到小蛋的痛处了。
  “恩。是吧。”小蛋果然触景伤情了。
  “其实如果社会制度健全,学校对小孩的教育能够改进一些,能够有像天水围一样的社区工作组来帮助青少年,其实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可以减到最小的。”
2009-12-15 03:38:00
  “对啊。如果大家都能够有独立性格,婚姻家庭对个人的伤害确实会小一些。我不知道中国到底是有多少人是因为看到了家庭的种种悲惨,或是经历了恋爱的伤害之后,而像我一样选择逃避婚姻。至少我认识的朋友里面,这个比例确实不低。如果要做一个调查的话,调查中国人的不结婚意愿,我相信这个比例会很高。而在那些愿意结婚的人里面,很多都是不知不觉就结婚了,要么是随波逐流,大家都结了,所以就结了;要么就是家长压力,你看都多大了,还不结婚,像话嘛。这样的结果,会让婚姻变得很草率,各种问题就更容易出现了。”小蛋接着分析。

  “美国虽然离婚率非常高,但是美国人结婚的愿望也特别强烈,有90%的人很想结婚。这个现象挺奇怪的。一方面是不停离婚,一方面是不停结婚。我认识一个美国朋友,才40多岁,居然结了7次婚了。他说起他以前的老婆,就像说小时候的玩伴一样,心平气和。他们就不怕伤痕吗?我原来也想不明白,后来想通了。可能正因为他们个性独立,独立的人往往是孤独的,所以就特别需要依赖;但是他们却又不是不能脱离依赖,因为他们个性独立,他们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选择。”小蛋说的很复杂,差点把我绕进去了。

  “我也这么认为。我一直觉得,最理想的夫妻应该像舒婷的橡树和木棉一样,枝相望,根相连,但却是并立而不是依靠。这样的话,如果挪走一棵树,另外一棵虽然会孤独,但不至于倒下。而现在很多中国家庭的情况是,夫妇就像两根支在一起的木桩,抽走其中一根,另外一根立刻就倒下了。我想这里面的文化根源在于,我们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爱这爱那的。你看,爱党,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甚至爱护小动物。唯独没有人告诉我们要爱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同都是通过别人给予的爱来建立的。例如父母的爱、老师的爱,走上社会后就是朋友的爱,领导的爱。我们的自我是在别人的肯定中获得建立的,很少有自我肯定。所以很多人是通过获得别人的爱来肯定自己,而不是通过爱自己来肯定自己。那么在一个以爱情为基础的家庭中,如果两颗心能够相互扶持,这个爱这个家庭将是稳固的;如果不行,一方走开了,另一方必然倒塌。爱情在这里不是木棉身旁站立的橡树,而是两根斜支在一起的木桩。”我一口气把自己对于理想夫妻的想法说出来了。

  “恩。爱情要有根,那就要首先爱自己,肯定自己,然后再付出爱。”小蛋说。
  “否则就会连自己爱别人的能力也不够。”我想起若姐说的爱的能力。
  最后在报告中,小蛋和我写道:深圳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呈现一种多元化的态势。虽然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还存在,但是受到很多观念的冲击,传统观念已经开始衰落了。深圳是一个正在急剧变化中的城市,它像一个观念的大熔炉。现在它的婚姻家庭文化还远未成型,但是却已经在成长之中了。深圳人可以用活跃、孤独、执着、理性、焦虑、自由、独立等等来形容,这些特性有些对婚姻家庭形成了冲击,但有些也可以给变迁中的中国家庭文化带来启示。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人们选择它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政府应该建立有关家庭维护的制度,建立让家庭活动在其中的健康社区。家庭这样一个本应该给人们培育出幸福的地方,只要深圳人还愿意追求幸福,就总有一天会重新认识它,珍视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