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妇(一个世纪老人的故事)》
第25节

作者: 园田梦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14 14:16:02

  16、日月交替,当一钩新月又出现在天空的时候,穆民们一个月的“斋戒”完成了!
  “开斋节”的这一天,小李庄的回民照例冲洗干净,在清真寺聚礼礼拜。礼拜前,按照伊斯兰教规定,每一个有钱的人,要按照其家庭成员和仆役计算人数,每人拿出相当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施济贫困者。某些地区定额为二斤四两小麦或四斤八两大麦(可折现金),所以又称为“麦子钱”。这老李家是小李庄“回回”的旺户,所以,每次开斋拿“麦子钱”,他们家都拿大头,远远超过规定的钱粮,今年更是如此。李宝生除了给清真寺送去一些钱物外,还特别叫大儿子贵堂宰了两只羊,并拿了一些钱到寺门口“出散”(施舍)给穷人。另外,还叫把式们抬了两大筐“油香”到清真寺。(“油香”,中国穆斯林传统食品,以热水调和面,加入少量的矾、碱、盐制成碗口大的圆饼入油炸成,在宗教节日或办喜事、纪念亡人时用)

  “聚礼”礼拜后,寺里的孔老阿訇照例要讲经。老阿訇清了清嗓子,环视了一下跪在拜垫上的穆民们说:“以‘安拉’(真主)的名义为我们穆斯林规定的十项禁戒,《古兰经》里有具体的表述,我以前也多次讲到,今天就不多说了。我这里想结合我们村穆斯林的情况,讲一讲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七斋’,想必对我们大家都有裨益。这第一叫‘眼斋’,就是不轻蔑别人;第二叫‘耳斋’,就是不听恶言;第三叫‘口斋’,就是不说别人坏话,不吃不干净东西;第四叫‘手斋’,就是不做害人的事情;第五叫‘胯斋’,不去对人有害的地方;第六叫‘思想斋’,不骄傲,不企盼别人的东西;第七叫‘心斋’,不记仇。”我到这里坐位已有些年头了,凭资历凭年龄,也是这礼拜堂里最老的了。我想说一句,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或者在这里坐位的时间里,不再为你们劝架评理,也不再看到这里的穆斯林不团结。能给我这个‘口唤’吗?”(‘口唤’,许诺的意思)

  “老阿訇就放心吧!我们再也不会让您操心了。”李宝生爬在拜垫上说。
  “您老就放心吧!我们今后一定团结友爱。”几个穆民见李宝生这样说,也跟着回答。
  那今天的“聚礼”就到这里了,大家也散了吧!老阿訇捋着胡子微笑着说。人们从礼拜垫上站起来,说笑着回家。清真寺的门口,李贵堂正指挥伙计把分好的羊肉和油香分发给大家,遇到家里特别困难的,还悄悄地塞给两块银元。
  “我们要不要?”正要出门的杨家老二杨发利问弟弟。
  “你就待见那一点东西?你忘了我可没忘。我的腿到现在还没好利落呢!”
  “那阿訇刚才讲经不是说。。。。。。”
  “你还当真了?走吧!”老三杨红利拉着哥哥从一边绕过去,口里还吆喝着:“今天不是‘宰牲节’吧?怎么有人送羊肉给人吃。有钱烧的?还是记错日子了?”(‘宰牲节’,伊斯兰教12月10日,穆民们宰牛或羊赠送亲友、施舍或自食)
  “发利!红利——,别走呀!”后面传来贵年那焦急的喊声。

  “我们‘开斋节’出散肉,是不是‘六指挠痒多那一道’啊?”贵堂回到家问父亲说,“那杨家兄弟不但不要,还说风凉话。”。
  “看来这杨家与我们结仇不小啊!”李宝生说:“本想趁这个机会与他们和解,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日期:2009-12-15 14:09:03

  17、.从此以后,李宝生在村子里更加谨慎小心,避免与杨氏家族发生任何牵连和纠葛。平静的生活过得很快,这一年玉娇已经十五岁了。
  常言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十五岁的玉娇已经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
  “我早就说过,这玉娇是一个美人坯子。太太,你儿媳妇真是长得越来越好看了。什么时候和小少爷圆房啊?”王妈正在和太太拉家常。
  “按说吧!他们也该圆房了。可我还有个心愿,就是想在他们圆房时把玉娇娘家人请来。玉娇娘家还有个大娘和两个哥哥吧?我想让你什么时候再跑一趟,等过了这个年就让他们圆房。”
  “你让我去找玉娇的娘家人?”
  “是啊!我们不能像一些人家那样,烧上一注香或者让清真寺阿訇念一下‘尼卡罕’,就让玉娇圆房了。别看玉娇是童养媳,我可是把她当闺女养,我不能让这孩子受委屈。”
  (“尼卡罕”,阿拉伯文的音译,原意为“结合”。伊斯兰民族结婚时请阿訇念经和写证书叫念‘尼卡罕’)。
  “太太自然是待玉娇如同母女,可是,玉娇她那大娘可不是个好东西。别看玉娇的大娘是我的表妹,我也不说她好。我看我们还是离她远点。”王妈说,“太太你不忍心让玉娇随随便便地圆房,就把我当成她的娘家人吧!她喊我姑姑,我们拐弯抹圈地还沾点亲戚。”

  “你还是跑一趟吧!”刘氏笑着说,“听说她对玉娇不是很好,可她无情,我们不能无义。你想过没有,将来玉娇成人长大了,她不能没有娘家,那玉美毕竟是个妹妹,可玉娇娘家还有两个堂兄呢!”
  “还是太太考虑的周全。我凑时间跑一趟就是了!”王妈笑道,“贵平呢?贵平也该订婚了吧?”
  “也正在托人说媒呢!已经差不多了。”刘氏说。
  正在刘氏和王妈说笑的时候,把式老孔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喘着气对刘氏说:“太太,大、大事不好了!那玉美她、她死了。”由于紧张,老孔的嘴巴竟然不听使唤地结巴起来!
  “玉美死了?”刘氏和王妈一起站了起来,吃惊非小。
  “什么时候?是怎么死的?”刘氏问。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听说是洗衣服时淹死的。可怜的孩子!”老孔落泪了。

  “啊?”刘氏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