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弹可破的历史葡萄---蜗牛爬过二百九十年的故事》
第1节

作者: 吃青菜的蜗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7-2 22:08:00

  蜗牛闲话在煮酒开帖二个多月来,得到了各位好朋友的大力支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蜗牛在此表示十二分的感谢!!
  空闲之余,蜗牛对之前发的帖子进行了回顾,发现了不少表述不够准确的地方。痛定思痛之后,决定修改后重发。希望各位好朋友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蜗牛,指点蜗牛!!
  最后,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帖名着实困扰着蜗牛。蜗牛想得头都快炸了,仍然没有能够想出一个最为贴切的名字。希望各位看官在看过笑过之余能够帮忙出谋划策,蜗牛在此先向各位表示最最诚挚的感谢啦!!!
  引子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强汉盛唐是每位中国人心中的光荣与梦想。汉朝明确了中华最大民族的称谓,唐人则俨然成为了外国人心目中中国人的别名。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闭着眼睛都能历数出一堆唐朝的风流人物和轶事,开国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风流皇帝李隆基等等,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将如李靖、尉迟敬德、郭子仪等等,开放交流的实践者如唐僧玄奘、阿倍仲麻侣、鉴真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三位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的全部。

  等一下啊,还有好多人声称也是代表,哭着喊着要留名呢!下面,让我们有请他们一一的登场!
  黄巢率先跳了出来:“俺——不对,朕是大齐皇帝,姓李的皇帝老儿被我赶得东奔西逃,差点挂在路上。朕南征北战,除了东三省、新疆和西藏,哪里没有朕英明神武的身影?就是朕驭驾宾天一千多年后,朕的名句“满城尽带黄金甲”还被一个叫老谋子的人借去拍成了大片,着实赚了一笔。现在还不时有人给朕上香,朕当不朽!”
  “朕、朕,朕个狗屁!”一位身着大唐非主流服饰的汉子一胳膊肘将黄巢推开,“爷当年从范阳起兵,鼙鼓动地,天下惊慌,过黄河进东都破潼关,大摇大摆走进长安城。大燕皇帝爷可是风风光光地当了好几年,势必范围也远比你黄某人大,哪像你下的旨意连长安城都出不去,龙椅没坐热就掉了脑袋!”
  “嘻嘻嘻嘻!”一阵尖细的笑声将正在口沫横飞的安禄山吓了一跳。他不禁循声回头望去,随着一阵慢悠悠的脚步声,一群手持拂尘,面白无须的人大摇大摆地走了上来:“咱家虽不是皇帝,但皇帝也要把我当亲爹供着。谁当皇帝谁掉脑袋得咱家说了算,神策军权在我手,哪个不服提头来见!”
  一旁的李克用和朱全忠听到这里,再也按耐不住了,跳将起来,一齐骂道:“哪来那么多废话!都给我滚下去!急甚?一个个按顺序来,三百年呢,有的是说头!”
  话说唐高祖李渊乃大隋皇亲,封唐国公,隋炀帝杨广是他亲戚。杨广扯出老爸隋文帝杨坚,杨坚又是北周皇帝的外公,北周来源于西魏,西魏分立于北魏,北魏于五胡十六国混战之后统一北方,十六国乃是乘司马懿孙子建立的西晋内乱分裂而来,说道司马懿就想起诸葛亮,还有刘关张、曹操、吕布……嘿嘿,不是在下多嘴码字忽悠人,实在是我泱泱中华源远流长,英雄豪杰辈出,这不一溜嘴就说开去了。

  也罢,前面这段白送,就不向各位看官讨赏了,茶水也白送,下面咱们言-归-正-传。

日期:2009-07-02 22:09:20

  第一章 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失败(1)
  说起唐朝,蜗牛认为得把隋末的那段历史也顺便理一遍,因为唐初的很多风流人物都是在这段时期相继粉墨登场的。
  要说就从隋炀帝杨广说起吧,谁让人家是堂堂大隋皇帝呢,地位摆在那里,撇开他让其他人物先登场也的确不太合适。
  说起这杨广,按说能力不算差,是非也算明白,虽说皇位来得不那么光彩,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即使杨广不当皇帝,他爹也活不过来。如果说他能够像老爸隋文帝那样励精图治说不定就没李家什么事了。可这小子八成以前抢太子位时装好人憋屈久了,好不容易做到天下我说了算了,可得大大的花差花差,弥补先前几十年的蹉跎岁月。于是修宫殿、开运河、选美女等专项工作便有条不紊的一一展开了。嘿嘿,相比之下明朝那位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玩来玩去娱乐范围也就仅限于皇宫大院,娱乐对象也就N只老虎豹子。倘若杨广泉下有知,估计也会撇嘴鄙视之,曰:“没见过世面!爷要玩就玩国家,大家一起玩!”

  问题是,杨广认为国家是他的,要玩就玩,老百姓受不了了:“你NND有吃有喝,只怕闲得慌,我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家里田要种,老婆孩子要养活,饭要自己做,挖河盖房还拿不到工钱,你小子倒站着说话不腰疼。”
  杨广不仅不腰疼,还不断琢磨新玩法。中原和江南没新鲜感了,去塞北大漠也不错啊。于是乎到东突厥(没有斯坦)第十任大可汗阿史那染干家串门去。
  刚进门就看到高句丽使臣也在,还没等杨广回过神来,高句丽使臣已经扑通一声跪下来叩见万岁了。一进门就有人磕头且不要压岁钱,杨广想不爽都很难,自然面有得色。黄门侍郎裴矩一看,暗暗高兴,拍马屁的机会来啦:“陛下,想那高句丽本是商朝箕子所建,两汉时节都是中土的郡县,当年乘中原混战时伪建国号,至今都不怎么听话。先帝在世时早已有意征伐。如今陛下开创盛世,突厥已为我所用,全盘汉化,此乃高句丽使节亲眼所见。臣建议可以趁此良机命令高句丽王到京师朝见。如此,后世将把陛下与周武王、汉武帝相媲美。更何况武王、武帝还要操刀引戈方能成功,而现下陛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则又在其上矣。”

  听了这话,杨广就像个充足气的气球一样,忽忽悠悠就上天了。他大腿一拍,朗声说道:“来人那,向高句丽使者传朕口谕!明年你们国王应到涿郡来朝见,如果不来也没关系,我就带着突厥可汗去高句丽巡视!”
  使节不敢怠慢,回去就向最高领导人汇报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姓高名元,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被吓傻了,从此之后对隋朝的礼节是越来越不到位。杨广眼看超越周武王和汉武帝的梦想由于高元的极度不合作而化为泡影不由火大,这只飘在天上的气球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炸开了,牙缝里迸出一个字:“打!”
  说到打高句丽,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当时朝鲜半岛的形势。当时朝鲜半岛上共有三个国家:高句丽(首都平壤)、百济(首都泗沘)和新罗(首都金城)。其中以高句丽最为强大,现在我国辽宁省的大部分区域、朝鲜全部和韩国北部都曾在它的统治之下。百济和新罗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统治疆域大小基本相当。杨广的军事行动并不直接涉及到新罗和百济,但这两国却对唐高宗时期中日两国军队第一次正面交锋有着直接影响,所以也一并提一下。

  杨广这(第)一次讨伐高句丽的准备工作显得非常业余,相信与他过于自大轻敌不无干系。按说,兵贵神速,既然610年就下了决定,当年就该把各项工作准备停当,该出发的就出发了。他可好,直到611年2月19日才坐船从江都(今扬州)北上,26日正式下诏全国总动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