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迷信”——讲述流浪艺人表伯父四十年所经历的灵异故事》
第31节

作者: 此广告位出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18 00:38:32

  吃过晚饭后,姚师父让余二英的父母准备好一张供桌,两边各点一支白蜡烛,中间放着一个三鼎香炉,炉上插着一支供香。姚师父在一张黄纸上写上了余二英的生卒年月,以及死因。
  写完之后正要放在蜡烛上烧,但姚师父犹豫了一下,再三对余二英父母说道,“记住,只有一炷香时间,你们挑重要的说!”
  余二英的父母说道,“姚师父,您能不能多给我们点时间,一炷香的时间恐怕不够啊!”
  姚师父两眼一瞪,就这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折了我一天阳寿了,你们还嫌不够,得了,我不请了。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
  二老一看姚师父不干了,顿时慌了,“好好好,一炷香就一炷香,那有劳姚师了!”
  只见姚师父口中默默念咒,念完之后把写有余二英生卒年月的黄纸放在蜡烛中烧掉。不一会儿,姚老师浑身抽搐起来,直翻白眼。
  表伯父一看吓坏了,忙上前扶着姚师父,“你怎么了姚师父,你没事吧!”
  表伯父这么一扶姚师父倒是不再抽搐了,缓缓地抬起头,压尖了嗓门说道,“敏仁,是你啊!”
  表伯父一听,姚师父这声音极像戏台上的青衣,但又是个不合格的青衣,仿若女人般的声音里掺杂着男人的粗气。但这说话的口气,分明就是余二英。
  “你。。。你是二英。。。”表伯父用颤抖地声音问道。
  余二英的父母看此情形,知道这是女儿回来了,当即放声痛哭,“我的儿啊,你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啊,当初好好地待在家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哦!”
  余二英这才发现坐在自己对面的,正是自己的双亲,随即也哭了出来,“爸,妈,女儿错了,女儿好想你们。”
  此话一出,三人是抱头痛哭,表伯父也流下了眼泪,但立刻也清醒过来,提醒着二老,时间不多,有话挑要紧的说。
  三人这才止住眼泪,余二英的母亲首先问道,“儿啊,在下面还好吗?有小鬼会欺负你吗?缺什么东西吗?”
  余二英说道,“娘,您请放心,下面没人欺负女儿,就是没有什么钱,衣服也不够,您二老明天烧些给我行吗?”
  “好的好的,我跟你爸一会就给你烧些过去。你在下面见到你外公外婆了吗?”
  “看到了,比活着的时候要好,活着的时候半身不遂,下不了床,到下面能跑能跳的!”
  “那就好,你回去之后,有什么事记得托梦给我,每逢清明,七月十五,记得跟你外公外婆一起回来,妈做了好吃的给你吃!”
  “知道了,妈!”

  三个人又一阵抱头痛哭。
  桌上那支供香最后一粒香灰落下来时,姚师父浑身一个激灵。甩了甩头,“事情都交待完了?”
  此时姚师父的声音已经恢复了正常,大家一看,知道余二英已经走了。
  余二英的母亲点点头说道,“都交待完了,姚师父,这次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谢你!”
  “没什么谢的,只是以后别再找这些事让我做了,我都七十岁的人了,没多少阳寿让你们折腾了。”
  余二英父母听后,感觉有些对不住姚师父。这时表伯父在一旁说道,“叔叔,阿姨,姚师父平时喜欢抽旱烟。”

  余二英父母一听,马上反过来,立即到村里卖烟草的人家买了几斤上好的烟丝,送给了姚师父。又买了些纸钱,当晚就烧给了余二英。
日期:2009-12-18 01:58:22

  15.
  第二天,当表伯父二人离开沅陵的时候,二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事到此为止算是告以段落了。
  表伯父说道,“这次我们赶尸来到沅陵,走的都是山野田间,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也没仔细游玩一下。现在没什么事了,咱们回去的时候就走镇上,哪里热闹往哪里走,也不枉此行啊!”

  姚师父也同意表伯父的提议。二人当天来到一个镇上。正巧当天镇上有一户人家娶媳妇。新婚夫妇正在马路上游街。
  新娘子坐着轿,新郎骑着摩托,这看上去确实有些不伦不类的。两边花鼓乐队开道,一路上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到了镇中心广场的时候,新娘出了轿,新郎下了车,都来到了空地上。此时街上的人都围了过去,下面的节目大家都知道,是要扔喜糖了,大家都过来争抢,图个喜庆。
  表伯父二人也跟上前去凑热闹。新娘虽然是坐着轿子出来的,但却没有完全照搬以前的规矩。没穿霞帔,没盖盖头,只是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呢子短裙,头上插着红花。大家一看,新娘子长得十分水灵。
  新郎看上去有些土气,灰白的西服,鲜红的领带。下身军绿色的裤子,曾亮的皮鞋。
  只见新郎新娘一抛喜糖,场下所有人哄抢起来。抢到的自是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也是笑笑而过。没有谁太较真。
  喜糖扔过之后,新郎新娘上轿的上轿,上车的上车。当新郎走过表伯父和姚师父身边时,二人忽然眉头一皱,全都捂住了鼻子。
  原来这新郎官身上有些很浓的狐臭味。

  姚师父摇摇头说道,“也不知道这新娘是没长鼻子还是怎么地,这么浓的狐臭味她闻不到吗?怎么选上他了呢?”
  表伯父在旁哈哈一笑,“姚师父,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这就叫缘分。缘分这个东西很奇妙的。如果二人是天生的一对,那么这新郎身上的味道再怎么重,新娘是半点都闻不到的!”
  “哦?有这种事?”
  “是的,在我老家当地,有个男青年,各方面条件都好,就是身上狐臭味很重,相亲个个都失败,但最后那个姑娘,就怎么也闻不到他身上的臭味,哪怕跟他站着嘴对嘴的距离,也没任何感觉。双方父母一看,心里都明白,这是天作之合,于是二人自然而然喜结连理,这在我们当地还成为了一段佳话。”
  “哈哈,老秋啊,你们那地方也有那么多故事啊!”
  “开玩笑,我们那自古也是出名人的,茶圣陆羽知道吗?我们那的人;宋代明将辛弃疾,虽说不是我们那里的人,但也在我们那里长驻。他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中写到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的就是我家前面那条路,叫黄沙小路。从古到今,各类故事多得去了,刚才说的那个小故事算个啥啊!”
  “你可别给我吹,那你就再说几个故事给我听听”
  “讲就讲,我先问你,明朝时的一个大臣叫杨时乔的,你知道吗?”

  “杨时乔,当然知道啊,那可是一个清天大老爷啊,深受百姓爱戴,更受神宗器重,因其人刚正不阿,秉公办事,又被百姓称为‘杨天官’,怎么他也是你那里的人吗?”
  “不是我们那的那是哪的?”表伯父有些得意,“这杨天官跟大奸相严嵩还是孪生兄弟,这你恐怕就不知道了吧!”
  “哦?还有这种事?这我确实不知道,那你好好给我说说!”
  表伯父说的这个故事,外乡人可能都不太了解,但在我们当地,大家都知道。说的是在明朝年间。在江西分宜,有一个姓严的员外。
  严员外在当地一带,有钱有势。家中房屋、田地什么都不缺,但唯独一个孩子。严员外天生患疾,终无子嗣,求遍天下名医,也无良方医治。
  先不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膝下无个一男半女的,百年之后,这么大的家业也无人继承。严员外是急在心头之上。
  百思之后,严员外想到了“借精生子”。于是寻来一个外乡挑水的挑夫,让他与自己妻子同房。不久后,严妻果然怀孕了。
  十月怀胎之后,严妻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严员外自是喜出望外,大摆宴席,请四方亲友庆贺。同时也让人将那个挑夫随意打发了。
  挑夫心中不服,心想,你生不出儿子的时候找到了我,现在我给你送了一对双胞胎,你倒好,一脚把我踢开。行,我也不会让你好过的,我走也要带走一个。
  于是当晚挑夫偷走了双胞胎中的一个,连夜赶回老家,也就是现在的江西上饶。
  这个挑夫姓杨,他偷走的那个儿子正是日后的清官杨时乔杨天官。而那个严员外的儿子,便是日后权倾朝野的大奸相严嵩。
  扬时乔两岁时,父亲病逝,四岁时,母亲病逝。之后由叔父一手带大,少年时家中贫苦,所以深知百姓冷暖,飞黄腾达之后,也时时不忘百姓饥苦,一生当中,刚正不阿,为民办事。
  话说在杨时乔十七岁那年,当地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年方二八,长得美若天仙。但却有个怪病,就是小便失禁。常常不知觉得尿得一裤子。好几次出嫁,花轿抬到对方门前,一下轿,便尿湿了裤子,因此,好几次在结婚当天就被退婚,当地人没人愿意要。
  小姐的父亲也是访遍大江南北的名医,也都是无良方可治。于是找来一个江湖术士,这术士仔细得算了一卦,之后哈哈大笑,“员外不必担心,令千金是缘分未到,她是‘金簸箕’命,此生当中需找一个‘金扫帚’命的配偶,当找到这个‘金扫帚’之后,小姐的怪病到时会不治而愈。同时还会旺夫,这‘金扫帚’娶了令千金之后,事业将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