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裳落花一裳香》
第2节

作者: 刁小虫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裳无处躲雨,大雨临盆浇下,她被击打得毫无气力。她把头深深地埋尽双臂环拢的膝盖里,任雨水无情地冲刷单薄的后背。渐渐地,她又开始神智模糊了。
  一裳就在迷迷糊糊中听见了婉转幽吟的琵琶声。一裳本是对曲乐极为敏感之人,那琵琶声透过密密的雨帘传来,竟毫无折损之音,一弦一声也似有诉不尽的苍凉之意,而这清音居然会随着自己的心境不断变化,一裳越听越是心惊,神志也愈发清明起来,忍不住站起身,顺着琵琶声找寻过去。
  她穿过一片稀薄的柳树林,攀上了一条杂草丛生的山路。山路九曲一折,崎岖难行,又因下着雨,泥沙俱下,道险且滑。若依平时的性子,遇上这等难题,一裳早已打消好奇心不予理会,但这琵琶声好似有一股魔力,吸引着听者去靠近去探究。

  山路并没有蜿蜒而上,而是弯来拐去斜插到一片山间的竹林中。此时聆听,琵琶声越发清晰起来,一裳似已被琴音所控,心念里皆是琴音所演化出的意象。山岚笼罩幽谷,崖边小花孱弱,凉风拂地而过,山泉叮咚微语。忽然意境一变,雾气尽数散去,寒风猎猎而响,悬崖不生一物,万物了无生机。
  琴弦仿佛越绷越紧,琴声愈来愈大,似受惊的燕雀尖啸而鸣,被一箭射掉后戛然而止。此时,一裳恰好拐出竹林,一眼就看到一位双手流着血的灰衣人,正埋首在琵琶边痛苦地呻吟。
  一裳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那灰衣人猛地抬起头,一裳发现竟是一位白发鹤颜的老妪。
  “你的手……”一裳指了指那双颤抖的并不时渗出鲜血的双手。

  老妪似满不在乎,她眯着眼挑剔地打量着一裳。一裳正被她看得茫然无措时听到:“你来给我弹一曲。”
  一裳尴尬对答:“老人家,我,我实不曾习过。”
  那老妪听后显然失望之极:“罢了,罢了,赴云山从此琵琶止。”
  不知道为何,眼前的婆婆令一裳产生了一股莫名的亲近之请,她不忍老人家失望便道:“婆婆,我愿意学习。”
  老妪的眼睛显然一亮,后又暗淡下去:“你我终是无缘,我刚刚被仇家伤了身体之根本,双手筋脉又俱被震断,别说不能教你抚琵琶,更会不久与人世。”

  一裳的心颤抖了一下,正不知如何答话,又听那老妪道:“我且将心法传于你,你不可随意告之他人,除非有传人出现,待你懂得心法后就会明白该如何挑选传人。”说着让一裳走进不远处的樊篱院落,命她去挖门前三尺之地。
  一裳在院落中寻到一把铁铲,挖了不久后便挖到一个油布包。老妪命一裳将油布包打开,里面赫然有两本书,分别为《乐经》、《药鉴》。老妪道:“《乐经》即是我要传给你的心法,你习得后不一定要应用在琵琶上,世间任何一种乐器皆可;《药鉴》实为投毒解毒之法,你若能领悟那便是你的福气了。”
  “婆婆,你放心,我必会用心,不负你所望。”一裳看着眼前的老妪,已有感激之心。
  “雨停后,你顺着那条小路一直走,走到尽头就能找到回去的路了。”老妪指着竹林间另一条不太明显的小路说道。
  一裳急道:“那婆婆你呢?你的身体已经……”

  “我会离开赴云山”,老妪打断一裳的话,“我要去找一个人,希望在我临死前能够找到。”
  一裳不知怎么的,脱口而出:“婆婆,让我陪您找,我想照顾您。”
  “你?”老妪看了看一裳身上的衣服。一裳煞时明白过来,双手绞着喜服的袖子尴尬之极。“你陪在我身边不方便。”老妪又淡淡说道。
  “你现在就走吧,雨已经停了,我还要留在这几天处理一些事情。”
  一裳本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听老妪这样一说,知是自己留在她身边会给她带来麻烦,便扶老妪进屋,道一声“保重”就告别了。
  一裳延着老妪所指的小路慢慢走着,此时她心中已有了计较。她那脱口而出的一句“让我陪您找”并非空穴来风。如今已经理所当然的出了花家,当下又有了一个罹难的际遇,正是可以名正言顺离开万家的时候,心下不由高兴几分,怀里的书抱得更紧了,却猛然间想起,自己和那婆婆竟然谁也没有互告姓名,不觉有些遗憾。
  走了整整半个时辰,她终于拐出小路来到一条比较平坦大道。她高兴地加快了脚步,却在走出竹林的那一刹感觉失望急剧涌来。因为不远处,正走来一群四处寻找她的人。
  海云霄眼神锐利,一眼就看到艰难走出竹林的一裳,急忙奔走过来,脸色异常难看。他抱拳单膝跪地:“属下护主不力,让夫人受惊了,属下难辞其咎。”
  一裳正想开口让,小丫鬟枕梦忽然扑上来:“夫人,你可回来了,太好了!幸好夫人福大命大,不然枕梦会愧疚死的!”
  “没事。”一裳微笑着安慰枕梦,心里却在叹息失掉一个离开的好机会,
  海云宵抬起头,看着已经被枕梦拉走的一裳,愣了愣。

第3章 孤馆寒

  花嫁队伍有惊无险地度过泽水后,就开始走陆路。此时,已正式进入北方广袤之地,天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时值严冬二月,朔风刺骨,大地萧条,积雪铺道,自出生后从未离开过江南的一裳,看到这般广寒素裹之景,自又生发出一翻惊叹。
  小丫鬟枕梦自从经过赴云山一事后,对一裳越发上心了,把听到的流言尽数抛在脑后,整日里嘘寒问暖,生怕自己的夫人水土不服,害了病。一裳则喜欢她的单纯天真,有时看着她无忧无虑的样子就觉得羡慕。
  “夫人,这是芜城的特色小吃茶香糕,还是热的,您快趁热吃了。”枕梦蹦蹦跳跳一把掀开帘子登上来,一股凉风嗖地窜进软轿内,一裳拢了拢身上的兔毛披风,把整张脸都埋进披风内,只余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枕梦看到,咯咯笑起来:“夫人,您真和兔子一样可爱呢。
  一裳纵是性格再沉静如水也不免噗嗤笑出来,拧了拧枕梦尚有婴儿肥的脸蛋儿,笑骂了一句,“你这丫头怎就没个正经。”
  枕梦咧开嘴巴,自顾自笑着,坐定后伶俐地把茶香糕放入细白小瓷盘内,又细心地为一裳倒好茶。茶是上等的茉莉香片,热茶生发出的水气徐徐盘旋起来,轿内似乎不再那么冷,一裳这时才肯把脸露出来。她净了净手,轻拈过一片茶香糕放入口中,只觉有特殊的香甜盈润于唇齿间。枕梦悠地把脸凑到一裳面前:“怎么样,好吃吧?”
  一裳点点头:“甜而不腻,茶香若有若无,闻是一种味道,吃进口中又是另外一种味道,很是难得。”
  枕梦高兴起来,“庄主也喜欢吃,每次路过这芜城都要带我们去城里最好的茶楼品茶尝糕点。”
  “你经常跟着庄主到处走?”一裳诧异地问。

  “是啊,我从小就在庄主身边服侍,后来长大了,庄主外出办事就会带上我,这几年,跟着庄主到处走,着实长了不少见识呢。”枕梦越说越兴奋,禁不住把自家的主人的优点如倒豆子般倒倒出来。
  一裳却再无兴致听下去,她想起海云霄的冰冷态度,想起自己好似麻烦一样被众人嫌弃,自然猜到这位庄主对自己所抱的态度为何。罢了,对于这个未见面的人还是不要存有什么希望,就这样吧,人生还长,不可以一眼望到尽头,路漫漫不知归于何方,水茫茫天地一流殇……
  芜城、砚归、望川、悦宁被誉为昌国北方四大名城,其中又以砚归最为人津津所乐道。砚归盛产将军,许是北方恶劣天气铸就了男儿的钢筋铁骨与沉着冷静,自古就有许多名将出自这个弹丸之地,所以砚归也盛产故事与传说。那些走街窜巷的说书者,那些徘徊在红尘之末的老人,总会于不经意间道出一两则动人心弦的故事。而到了如今,更有北方第一庄——万家庄为人们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万家庄的发家史,万家庄坐拥半个天下的钱财,万家庄庄主的相貌德行,甚至万家庄仆人的吃穿用度等等,都让砚归城的人们如数家珍。将万家庄的事情随便扯出来一件,一点儿都不比那些将军们的传奇故事逊色。

  此刻,万家庄素骨亭内,正站着两个衣袂飘飘的身影。
  “万兄,这怕是不好吧?”秦越挑了挑眉,看向身旁临风而立的男子。
  “秦兄不必再劝我了,这次,京城我是一定要去的。”男子嘴角坚毅,似乎不容反驳。
  “可是你的婚礼……”
  “我分得清孰轻孰重,”男子打断秦越的话,“况且我不想因为一个风评并不好的女人耽误了王爷的大事。”
  秦越禁不住叹息:“你还是忘不了她,对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