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迷信”——讲述流浪艺人表伯父四十年所经历的灵异故事》
第36节作者:
此广告位出租 日期:2009-12-21 14:31:26
姚师父说道,“你也见过几次我画符,是不是觉得乱七八糟很没章法啊?”
表伯父点点头。姚师父接着说道,“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画符,看上去笔头很乱,其实乱中有序,在画符者的心里有分寸,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些东西让帮人随便看就能看得明白那就不神秘了。
“在我们道家有句话叫‘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者知窍,惊得鬼神叫’!一张符分三个部分:‘符头’‘符窍’‘符脚’。‘符头’和‘符脚’顾名思义,就是符的上端和下端,而重最要的就是中间这个‘符窍’,又叫做‘符心’。‘符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符的作用。
“先说这‘符头’,道家分很多种流派,各个流派的‘符头’自然不同,如青城派皆以“雨”字为符座;神霄派所传以“鬼”字为符座,鹤师门所传符篆多以“—气化三清”为符头等等。我们巴蜀之地,大多道教源自青城派,所以我传给你的,自然是青城派的‘符头’。
“再说这‘符脚’,一般与‘符头’是同一个字,如是上下结构的字,则上半部拆开为‘符头’,下半部拆开为‘符脚’;左右结构的,则是左边为‘符头’,右边为‘符脚’。就拿我们青城派来说吧,‘符头’皆为‘雨’字,而‘符脚’皆为该字的下半部,如利,光,其,泓,泓,廷等。
虽然不同的符咒有千种万种,但大体上就分为三类:一是治病救人的,这类符咒一般由掌握‘祝由十三科’的巫医所画。二是驱魔降妖的,这类符‘走脚’的道士画得多。而第三种就是诅咒害人的,这一般由掌握黑巫术的苗人所用。老秋你要记住了,以后走南闯北,苗人千万不要得罪。”
表伯父点点头,“别说是苗人了,就是其他人,我平时也很少红过脸。”
“那就好,”姚师父点点头继续说道,“下面就是‘符心’了,刚才说到的‘祝由科’的巫医大多以‘尚’字为‘符头’,以内“食”字为‘符心’,再配以‘能’,‘垢’,‘秀’等为符脚。他们还有他们的叫法,如‘符头’叫做‘符将’,符心叫‘符兵’。‘符脚’叫做‘先锋’。因为在《祝由十三科》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各字为先锋,施之百病,无不应手立愈。’而我们青城派则是在‘符头’‘符脚’中画个圆圈,这个圆圈代表着神灵,当然既是捉鬼降妖的,有时自然也不必那么客气,直接以‘风’‘火’‘雷’‘电’为‘符心’。遇到那些妖魔鬼怪,不是烧他一把‘三昧真火’,就是劈他一个‘掌心雷’!这样他们才会怕你。另外写符的时候讲究一气呵成,中间千万不能断,断了此符就没用了。”
“那用什么画符呢?”表伯父问道。
“问得好,画符要用朱砂墨,实在没有的情况下,品红也可以,品红就是我们做年糕,做糕点时,印在上面那种红色的东西。要是连这个也没有,就咬破自己的中指书写。”
之后,姚师父又拿出几张纸,在纸上给表伯父演示,表伯父一来有绘画功底,二来人也聪明,不一会,几道常用的符,表伯父已经完全掌握了。姚师父是眉开眼笑,“老秋,你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啊,可惜这个年代这些东西已经不吃香了,要倒退个几百年,你一生的修为定能超过我!”
表伯父被姚师父这么一夸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哪里哪里,这些年流浪闯荡,就这画画上稍还说得过去,要其他东西我学起来比猪还笨!”
说完二人是哈哈大笑。姚师父笑完后又说,“下面我再传授你一些口决和手印。我看我先教你个什么好呢?对了,就先教你个简单的东西,‘九字真言’!”
“什么是‘九字真言’?”
“这‘九字真言’源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里面写道 ,‘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于是这‘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便成了避邪的‘九字真言’。当然,光会‘九字真言’还不行,必需配上每个字相印的手势,也就是手印。如,‘临’配上‘不动明王印’,手势是双手各指紧扣,食指伸出相接;‘兵’配上大金刚轮印,手势是在不动明王的基础上,中指覆于食指之上。。。。。。”
姚师父边说边比划,表伯父则在旁边学,时间不长,表伯父已经完全可以掌握这些手印和秘咒了。只是手指有些生疼。
姚师父笑着说,“刚开始都这样,以后习惯了就好,今天天色已晚,就到这里吧,明天我再教你一些画符时所念的秘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