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中前行,记录尴尬的日子》
第47节作者:
可曾记得啊 今天早上9点半起床,起床后去遛狗,回来后先生拖了地板,放假后我让他拖的,这几天都是他在做饭,他自己喜欢做。昨天他我看他不是很开心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工作上面做的很憋屈,应该给自己结算的费用不给结,营销费用比例越降越低。我跟他说实在不行就拿个基本工资混着钱够花就行自己开心最重要,他说那还不至于,就是没有原来公司承诺的好,干的憋屈。听着他们公司的故事能感受到职场倾轧和老板对员工的剥削有多厉害,自己赚的少所以心没有那么累。可是贪图安逸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今天又百度了人生的枷锁,原来这部小说的主旨是“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正是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所造成的。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最后省悟出的人生“真谛”,实际上也就是作家自己审视了人生、社会之后所得出的结论:生活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改变成另一个样子。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显而易见,毛姆之所以选定“人生的枷锁”作为小说的标题,其用意也就在于此。”
日期:2019-04-08 12:58:53
今天早上9点半起床,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一直想看一个电影我们的社区,每次看一会儿就睡着了,醒来接着看,看到四点多实际不知道演的是什么,昨天晚上看了韩国的蒙太奇,窃窃私语,目击者,都是惊悚恐怖犯罪悬疑片,看的津津有味的,我在想要是先生有一天不陪着我了,我一个人不敢看恐怖片了,现在看个够吧。如今的生活安逸舒适,可是还是偶尔泛起很多负面情绪,昨晚先生给我做了一大盘蔬菜炒饭,很好吃,我莫名带着一股怒气吃了大半碗,吃完胃很不舒服,我自己都感觉到很诧异究竟何至于此呢,想了很多很多。
先生老板昨天发了一个开会通知,一个新来的员工回复了两次,先生觉得他很傻X,他们公司现在是老员工和老板矛盾重重,新来的员工急于表现,老员工看新员工不顺眼,跟我上一家解散的那个单位情况很像。也许所有的企业发展起来都会变成这样,我还是在心理上应该坚强一点,不要把是是非非看得那么重,大家都是向利益看齐的,谁会在乎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大家只会在乎能在别人身上捞到什么好处。
公园里鲜花此起彼伏的盛开,迎春花凋谢了,丁香花又盛开了,丁香花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日期:2019-04-08 19:00:04
今天下午2点多开始休息,3点睡着3点半醒来出去遛狗,带着狗狗们完成了任务。今天先生加班,现在还没有往回走估计到家要10点多了,想给他做个红烧排骨,炒两个青菜,做个米饭。今天晚上继续看韩国电影,工作没有什么安排和进展,上次交出的工作也没有下文了。
日期:2019-04-08 20:00:55
今天听书单狗解读夜莺与玫瑰,他说美好的东西最终会被世俗打败,忧伤失去彷徨才是人生的常态。作者王尔德宁愿在监牢里做苦役也要追求爱情的美好。这些西方名著都不是盖的,每一篇都颠覆我的认知,从小受到的教育真的太差了,都是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学 课本知识,长大后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错的,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败涂地。难怪从来都不快乐。今天遛狗沉思的时候决心摆脱一切枷锁,自由自在的过自己的生活。就像一位涯友评价现在90后的语录,什么爱情亲情工作,只要兜里还有点钱,爱谁谁爱咋咋地。就打算这么过了。
日期:2019-04-09 00:00:42
今天晚上先生9点多才回来,带回了西柚和黄桃,他今天挺开心的,我也是,晚上一起看了韩国犯罪悬疑电影我是杀人犯,一会儿再自己看一个平行理论。大胖狗吃吃吃了一晚上,最后吃了一个咸鸭蛋才消停下来。我给先生做了红烧排骨烧糊了,煎了四个鸡蛋特别好吃,他吃了一个狗狗们分了三个,大胖狗吃了两罐罐头,两只蛋糕,两个酱猪蹄,一根香肠,几块排骨。我吃了一小碗米饭,一些炒豆芽,一些油炸花生米。
日期:2019-04-09 12:56:31
今天早上10点半起床,起床后发现手机没电了,开机后看到同事发来的微信说是老板今天来这里,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去公司,我给她回了谢谢下午去公司。可是遛完狗回来已经12点半了,脸也没洗,头发已经5天没洗了,饭也没吃,洗漱完估计快要2点了,到公司最快也要2点半了,纠结要不要过去。今天天气很好,下了点小雨,有点冷,公园很美丽,空气清新。狗狗们踩了一脚泥,回来用湿巾擦了擦,下午还要出去就不洗澡了,下午回来要洗个澡。
日期:2019-04-09 18:02:57
喜欢这篇报道
李银河:一级真实,顶级可爱
我采访到李银河老师了!
开篇之前我必须轻浮地吼出这一句展示
我的快乐!
其实是我全程围观了其他媒体的采访,中间和李老师聊了天。
李银河,在不同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标签。
“王小波的爱人”“同性恋研究者”“经常为少数群体发声”等等,当然这背后也有不太好听的。
可是回到李银河本身,我更喜欢她那些“官方”头衔:
李银河,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我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师从社会学大师费孝通。
实实在在的地位比互联网随便甩给她的标签更让我认同。
这样的李银河老师是客观的科学的,而不是被大众曲解的时不时拿来当枪使的。
在李老师到之前我想象了很多种她的状态。
一个慈祥的老太太?一个冷静的学者?一个少女般的浪漫主义者?
真的等到她推门而进,那些想象就都落在眼前人身上。
安和感在脸上,冷静感在评论中,浪漫感在她聊起爱情的所有时刻。
李银河在新书《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写:
“在66岁时,自我感觉已经进入了人生化境,物质生活舒适中和,人际关系清爽温暖,精神生活平静喜乐。无欲无求,自由自在。”
书中似这样超脱的文字占很大部分,这也引得大家开始好奇李老师的状态。
“是开始信仰佛教了吗?”“是陷入虚无主义了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李银河是否认的。
参悟生命是持续性的,并非是得加入什么宗教才可以。
至于虚无主义,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了解的事情:稍有勇气,人就能够看清生命的真相—它的短暂如此突兀。人在这个时空里是很渺小的。所谓的“想透”就是正视这种渺小,从而真正地把握生活,不是陷入虚无主义。
到当下这个年纪,李银河确实地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状态。
从写作来说是这样,做科研(当然她真的热爱)有时候很像在写命题作文,而现在她可以随意地写下自己想写的东西。
她笑着说,她也写诗的,就是现在不想发表。
我们问为什么呀。
她说,诗会暴露自己。
关于诗意,书中多次提到: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充满了诗意,他不必写诗,也是一个诗人。”
(这个观点也在王小波小说里出现过)
总要有个人出来说话嘛
见到李银河之前,早有朋友给了我一堆当下的性别困境问题让我帮忙提问。
有的话能说,有的话不能说。
去聊起那些问题,我预想的是李老师情绪激昂。
实际上并没有,她的声音冷静平稳。
记者问:
“您一直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原因是什么呢?”
“赚钱呀!”
李老师一个猝不及防的可爱,让我们几个都笑出声了。
后面李银河声音又平稳下来,眼神落向桌面。
“总要有个人站出来说话嘛。有人给我微博评论说’李老师,能给我们说话的人只有你了’,你说这样的话发给我,我不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