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有钱人——嫁给有钱人到底有多好玩?》
第48节作者:
森林美人鱼 日期:2009-12-24 15:38:45
圣诞节了
现在内地也可以随意的到港澳游了。
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只有香港才拥有圣诞文化。在台湾,曾经为圣诞这两个字而争辩过,明明是耶稣诞辰,耶稣又不是咱们中国的圣人,为什么要叫圣诞节呢?所以后来就叫耶诞节——只有官方和报纸这样叫,民间还是叫圣诞节。所以台湾没有圣诞文化。
在香港,圣诞已成为文化,成为非要把夜景装饰得美轮美奂的灯饰文化,非要在圣诞期间百货公司大减价的购物文化,香港的儿童,还有在圣诞夜里将一只袜子挂在床头,期待圣诞老人的礼物。香港的家庭,不少会在平安夜里前往餐厅享受一顿快乐而昂贵的圣诞大餐,所以圣诞文化在香港别有一番特色。
如果贴子上有朋友去香港,我建议他或者她去享受香港的美食。香港对吃的讲究,大约来自于较高的整体消费素质。100多年来,全世界的人都在这里穿梭,使得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养成了大都市的范儿。
香港是个美食天堂,我在这里不——讲解,只想说,香港无论是一二三流的餐厅,还是街边的大排档,都力争做自己这个队伍里的头牌,把出品看作生命,服务看作维系生命的动力,别的地方没有这个风格。
日期:2009-12-25 12:54:33
小说中的凯凯原型是我的发小,她的绰号叫小布人。
直到今天我和小布人还维持着少女时代的交往模式。我们投缘首先来自我们自小住得是对门,我们俩个又都是家中惟一的孩子,我的爸爸与小布人的妈妈同在一所大学任教,我的妈妈与小布人的爸爸在同一所机构任职,而且我们俩的爸爸在家都相对温和,我们俩的妈妈在家更为强势。许多街坊或爸爸妈妈的同事都说我与小布人长得很相似,我们俩个也试图向人们证明我们是亲生姐妹。实际上我与小布人的性格迥然不同,小布人更像是我妈妈的女儿,做起事情雷励风行,而我更像小布人妈妈,待人接物静如止水。我和小布人比,无论是学业,恋爱、工作、结婚,直到现在,我没哪一样可以比上她。
在我们成长期间,我的妈妈总说:“把你跟小布人关在同一所房子里三个月半年,你也学不会小布人的强悍!你哪点点像我的女儿?”
小布人的妈妈也说:“把你跟小妮子关在同一所房子里三个月半年,你也学不会小妮子的安静!你哪一点像我的女儿?”
我们俩的妈妈渐渐年龄大了,我和小布人好像很容易让她们伤心,这从某种程度来说,似乎证明,我们在她们的心目中分量比小时候还重。妈妈们认为我们是没有良心的孩子,她们担心我们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她们担心我们又一次离婚(小布人离过两次婚),尤其是担心我不会有自己的子嗣,并表态,只要我结婚生孩子,两个妈妈都会辞去工作为我带孩子。
我和小布人凑在一起时总是这样表态,我们必须与妈妈们的价值观保持一定的距离,妈妈们过着的是比我们更彻底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总是试图反抗什么,试图争取什么,试图比妈妈们走得更远,可事实却证明这样更显示出我们的儒弱和人生的不彻底和没有章法。
日期:2009-12-28 15:55:05
小说中裳儿的原型与我从高中开始相识——我的同班同学,后来成为我的同事。裳儿的原型长相非常美丽,是那种鬼异的动物美,像一节一节向前移动身躯的软体虫子,我们都叫她小巫婆。小巫婆确实有超出我们普通人类的功能,比如说,她像动物一样,有对危险的预知能力。我常说,奥运会如果带动物玩,估计牙买加短跑选手也没戏了,金牌全是动物的。所以,这些年发生在小巫婆身上的返祖现象,我虽然觉得奇怪,但是却能体会,这是小巫婆有超出我们常人的能力。
高一秋季运动会上,小巫婆和我一起参加200米赛跑。突然她觉得不舒服,我给她端来一杯水,让她呷一小口,以解除她的紧张情绪。当杯子送到她的嘴边时,她的双手开始颤抖。我让她用双手握紧杯子,可是她的双手抖得太剧烈了,以至于杯子掉到了地上……我当时都怕她将自己的舌头咬掉。随后她屁滚尿流地让我们扶回宿舍,钻进厚厚的被子,依然抖个不停。半小时后,她开发高烧,身体烫得像烧红的铁,她嚷嚷头疼的要死,我给她量了体温,40度02,我说送她去医院,她坚决不肯。跟我要水喝。喝完两大杯水,继续躺了半小时,又开始喝水,体温降到38度5。到了晚上,体温奇迹般降下来了,神智超级清醒。小巫婆说她自小就这样,也说不清道不明是因为什么,每年她都会像这样打摆子发高烧一次,或许是为了缓解或者转变一下可能降临到她身上的痛苦,这显然是上帝特别爱护她的一种表示。
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形十几年来在小巫婆身上每年发生一次。她很骄傲这个只属于她一个人的特异功能。因为医学研究显示,能发出烧来,是人体有抗病能量的象征。如果有病发不出来,就活活地耗着,更糟糕。医学上认为,一年半载发一次高烧,对人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能起到高温消毒杀菌的作用。小巫婆这种潮水一样突然泛起,然后徐徐落下的高烧,肯定也是为了消灭体内的恶种物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