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宗格说:“邢先生不必为此事内疚,至于犬子,倘若以后果真改劣归好,再做商议不迟。今欧某想借学堂清静之地约两个时辰左右,再好好与韩先生聊聊可否?”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邢老先生吩咐邢亚秀继续上茶,自己含笑而退。
欧宗格特地对韩鸿翼说:“欧某还想请令弟鹏翼也进来一起聊聊。”
韩鹏翼进来坐地定后,欧宗格说:“欧某告病回乡后,县衙仍然委欧某以重任,管辖一片村寨。尤其近段以来,海上倭贼嚣张,多次劫掠沿海村落。所以,如何组织起村民,协同抗击倭贼?此乃一大课题。欧某和韩鸿翼虽然只有一面之交,但却早已从多方了解你们韩家兄弟。宝陵渔港和保泰渔港之争,其实欧某也早就耳闻。现在,终于有机会向你们兄弟表示看法……”
韩鹏翼冷冷地说:“莫非你想叫我们退出海边?那就该明说嘛,何必兜个大弯子?”
韩鸿翼当即用手止住弟弟,并向欧宗格表示歉意。
欧宗格略微笑笑说:“令弟真乃爽脆之人也……欧某必须承认,本人的小舅子实在太对不起这一片的乡亲。阿兴做好宝陵渔港后,小舅子就打着欧某的招牌,名为渔港‘保护人’,实则是鱼肉乡里,欺负渔民与买家。现在你们韩家兄弟崛起,这才遏制了他的行径。欧某知情后深感欣慰。欧某虽然不才,但毕竟还明白公理所在,人心所向,今借此机会,再表真心与贺意。”
韩鸿翼见欧宗格把此事摊上桌面,初步窥见其真心,自然也还以礼数,回以谦言。
韩鹏翼听清原由,自然不再吱声,但仍然瞪出疑窦的目光。
欧宗格又问:“韩先生,不知保泰渔港可曾报官呈批?”
韩鸿翼说:“建造简易棚屋不用申报,但渔港计划已经报过,尚待批复。”
欧宗格说:“不知韩先生是否愿意听欧某一句真言?欧某以为,在近在咫尺的一片海湾里,县衙终究不会允许两个渔港并列存在,所以,保泰渔港的呈报恐怕未必能过官府关。欧某倒有个主意,不知道韩先生有否兴趣听听?”
“欧先生不必客气,请讲。”
“那欧某就直言以告,不必再建渔港……”
韩鹏翼没有好脸色,话语有见冷冰:“你小舅子曾经企图动硬,不得逞了,现在欧先生您又想来软的?”
韩鸿翼当即瞪眼弟弟,再次止住话头,又向欧宗格致歉。
欧宗格仍然客气如初:“呵呵……令弟真是直性子啊。没关系,但请听欧某说完好吗?是这样,不用再做新渔港,就把原先的宝陵渔港交由你们兄弟来管。怎么样?请别怀疑欧某的诚意,欧某深知你们韩家兄弟才真是做事儿的人家。”
韩鹏翼不信有这等好事儿,依然是一脸不屑。
欧宗格叹了一口气:“看来欧某必须说出隐忧,这样你们才肯相信。琼州东海岸,一直是倭贼抢掠杀人的重灾区,离海岸边较近的村庄和各个大小码头,都深受其害。官府显然没有能力全面防范,于是只好推出‘民自防,官助之’的策略。欧某退官之日,就领衔管辖这一片,想来只能倚靠你们韩家兄弟——不知韩兄能否助欧某一臂之力?”
韩家兄弟这时眼神对了一下,这才脸露欣色,频频点头。
欧宗格继续:“欧某深知你们兄弟的能力,你们在做好砖瓦窑的同时,组织人力,管好渔港的买卖。欧某自知以前渔港管得不好,全因欧某的小舅子和他的狐朋狗友,专门占渔民和买家的便宜,一遇倭贼抢掠,却只顾自己,闻风先逃。欧某昨天盛怒斥责小舅子,村人都看到,从此他不会再出现在渔港里了。所以冀望你们韩家兄弟对宝陵渔港日后的运作尽心尽力,保其安全有序,使得乡亲们在辛苦捕捞之余,不再为倭贼之事担惊受怕。倘若韩兄愿意领衔,欧某权代乡亲们先行谢之。”
韩鸿翼道:“韩某只想知道所谓‘民自防,官助之’的策略,如何体现?‘官’如何‘助之’?”
“问得好。按说,倭贼来抢掠渔港和海边一带的村镇,官兵本应出兵击之。但倭贼来去犹如浪潮涨落,进退自如,没有规律,官兵集结远处,加之海岸线漫长迂回,官兵毕竟鞭长莫及。所谓‘民自防,官助之’,即是说,百姓自身要奋起抗击。官府则主要在武器配备上进行支持,还兼负有对民众的武艺训练。”
韩鹏翼插话说:“要是武器与训练这两样,我都不要官府支持,这个能不能折成资费银两?”
“呵呵呵……令弟问的这个倒是新鲜问题,欧某恐怕回答无效,还需再转达官府。”欧宗格笑着说。
韩鸿翼说:“那好,冲着欧先生的一片坦诚,我们韩家兄弟正式表态,愿意接受。但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宝陵渔港’应该改成‘保泰渔港’——这倒不是为了争正统,争名分,而是从字面上,‘保泰’就给人一种安全感,而‘宝陵’呢,纵然再‘宝’,终归也是‘陵’呀!孰优孰劣,其实一目了然。此乃其一。其二,渔港码头虽仍属阿兴所有,但由韩家牵头管束,两家的利益分成必须公平,这还需欧先生协调得当。”
欧宗格满口答应:“这个一定,这个一定。阿兴其实也是很好说话的老实人。”
韩鹏翼加上一条:“最后一个,就是欧先生您的小舅子,看来我与横三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除非他有痛改前非之举并获得乡亲们的认可口碑……所以,还是请欧先生勿开尊口,提你小舅子的事儿来做条件交换,免得双方尴尬……”
欧宗格哈哈大笑:“哎呀呀,都说韩家要崛起,今天才领略厉害。鸿翼兄啊,有令弟这等厉害角色,咱何愁倭贼来扰?好好好,欧某全都答应!”
日期:2009-10-16 02:28:22
3
韩鸿翼把人员安排得有条不紊。阿虎的妈妈和阿姐都不再去帮工了。家里事儿多:爷爷身体欠安,最近一病,躺到床上,再也难以起来了;婶婶即将生育,当大嫂的一定照顾好,好让叔叔也能抱上自己的孩子。
好在阿妈和阿姐都能干。他们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好让男人们在外面打拼。
阿虎这次因打架而被学堂除名,不止一次受到阿爸的呵斥与严责。但每次都是弟弟鹏翼遮挡:“我说哥——你别再怪阿虎好不好?是我教他的,我主张,我们韩家后人给人赔礼道歉最大的仪式是半跪拱手,任何时候都不能超出这个底线,如果超出,宁死不屈。想叫咱老韩家的人去钻裤裆?哼,照我说哪——阿虎下手都太轻了点儿。”
阿虎半小不大,对他如何安排?是不是还要另找一家学堂或私塾继续读书?鸿翼鹏翼几次讨论,总还是没能定下来。
但阿虎明言:“我不再去上学了。我可以去砖瓦窑干活,也可以留在家里帮阿妈和婶婶,或者就跟随阿叔去渔港守护……”
“干活?要你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去做砖瓦?去烧石灰?去跟你阿叔到渔港巡查,并舞枪弄棒准备打倭贼?你不管出去做什么,都只能使得我们老韩家没有面子。”韩鸿翼说到这里,也感到很苦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