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见冷了,大食堂的饭也没那么热乎了,回过头来再看自家的米缸,见底了!
常家这一大家子半大小子,个个是长饭量的年纪,如何也不能饿着不是。一天,老太太把大媳妇慧凤和老五叫进房中,床头的柜子上摆着一个红木的匣子,老太太手里拿着几样亮闪闪的物件。
老太太让两个人站到跟前来,把那亮闪闪的东西摊在手里,在床头灯下晃了晃,自言自语道:“进了常家几十年,这几样东西就没见过天日,怕老老太太说招摇,慢妯娌们妒嫉,等分了家另过又解放了,人也老了。看看这须子,都不亮了。”
慧凤和五爷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镶满了钻石的蝴蝶胸针,核桃大小,上面还有各色宝石装饰的花纹,虽是上面的金属因为年久显得有些斑驳,但是灯光下依然炫人眼目。慧凤虽然听知冷说过,老太太有不少压箱底儿的好东西,但入得常家门来这还是第一次见,相比之下自己的娘手里那几样东西实在是寒酸了不少。就这样,赵老太太也没说给自己出门子的时候带上一样壮壮脸,就弄了个三铺六盖给打发了。赵老太太说了,常家不缺你那仨瓜俩枣。
老太太说完,用一块绸汗巾把这只钻石胸针包好,交给老五:“老五,我知道你跟史家老大来往多,你托他把这件东西帮着顶出去吧,顶多少算多少,回来都交给你嫂子过日子。”
赵慧凤听老太太这么一说,赶紧着制止道:“妈,咱家日子还没那么紧巴,再说我手头还有些银洋一直收着没动,先用这些个吧。”
老太太长叹一声道,“都是身外物,真难了,什么都没有入口的东西重要。别争了,你的那点存货也顶了吧,还有知冷那边得照应着呢。怎么也是知冷对不起人家,孤儿寡妇的不能没人照应着,知冷不在跟前,老五你替我去打个招呼,咱不能装不知道。”
慧凤听老太太这么一说,想起了因为自己一时的气盛而发配的丈夫,不由得垂下头来,心酸不语。老五也赶紧着应承下,说妈你放心吧,这事我一定办得稳妥了。
之后,老太太又跟他们念叨,说是之前老太爷的一位姨太太,被老太太作主嫁给家里一个下人,返乡之后分了田,分了房,因为在常家学了些厨子手艺,解放后在县里的机关食堂当厨子,这些年和常家一直有走动,前几天带着些红薯南瓜来看过老太太。听老太太说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就出主意说从乡下农户手里收些余粮来,趁着刚入秋,他又在政府当差,借着给机关食堂采购的名义就能办。
老太太叮嘱老五,顶了东西变了现,赶紧着去一趟乡下找这个王姓的旧人,以哥相称,为了一家大小日后的嚼果,一定赶在开春前多屯点粮食,粗细不限,能入口就行。
于是这个秋冬,五爷带着常遇春和常遇夏兄弟,用老太太陪嫁换来的现钱,通过这个王大哥,换回来不少的粮食瓜果,在后院挖了个地窖,悄无声息地准备过冬了。这个冬天,一过就是三年,这三年里中国饿死了多少人,至今无人知晓。所以日后常家的后人把老太太当老佛爷一样供着,那一定是有道理的。
日期:2009-12-30 12:39:29
常家忙着在乡下收购农民手里的杂粮的时候,饿的感觉,开始悄悄在北京城里漫延。
饥荒年月,饿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到了饭点儿,你自然就感觉肚里空了,吃点喝点胃里一暖和人生就完美了,而是身体因为长期缺少蛋白质而乏力,因短期缺少碳水化合物而发冷,因缺少多种营养的摄入而内分泌降低,孩子不长个,女人不长胸,男人不坚挺,人看人的眼神都是痴呆呆的。开始的时候,个个都是形同削骨,慢慢的,水肿了,大街上都是些行动迟缓头特大脸皮绷的发亮的男女,估计现在要是让各位穿越回去,那感觉跟电影生化危机差不多。
为了对付眼跟前肚里空的问题,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各种办法来满足口腹之需。听说过二次发酵法吗?这原本是做面包的一种方法,就是说让这生面团发两次,这样烤出来的面包能彻底发起泡来,松软可口。可人家这办法是做面包啊,面包是烤的,这过程中水气都蒸发完了,剩下的都是干物质,它不占地儿啊。咱中国人怎么做?蒸馒头!发的时候大大的水,一斤面兑二斤水,发一次不行搅和搅和再发一次,那蒸出的馒头,比发糕个儿大,重,发的泡里面都是水,二两一个的馒头,一两半是水,这人啊,就是这么吃肿了的。
日期:2009-12-30 12:41:07
常家人的聪明,体现在大事小情上。虽是自家储备了些杂粮,但平日里那是相当小心,从不招摇。老太太上海人,平时吃东西仔细,就算是清粥小菜都得精致,于是多年间的这些经验,触类旁通,在缺乏原料的岁月里,一样让常家人感受到食物的美味。
先是入秋的时候,老太太带着慧凤,在院子里晒了上千斤的白萝卜干儿,还有香菜干、豆角干、西胡芦干、雪里红,总之菜站里大批供应的不要副食本的东西,又能想办法储存的,老太太都给搬家来。萝卜切成一条一条的,晒成干儿后,搓上盐,再晒,直到水气走差不多了,拌上五香粉、辣椒粉,完后往罐头瓶里这么一装,盖好盖,用毛笔粘上熬化的蜡,把口这么一封,齐活!这么一整,3年没问题啊,吃吧。
老太太还有一个办法,干嘛?晒猪皮!南方人,讲究吃个炸猪皮,冬天放砂锅里一炖,配上点油豆腐塞肉啊,粉丝白菜啊,汤汁浸到猪皮炸起来的气泡里,吃着有个特别的味道。老太太这次可没那个心气了,还炸呢,一个人一个月才半斤油,还稀汤挂水的,平时做个菜能刷个锅底不塌底都不够。有人说了,为毛买猪皮不买肉啊?常家不是有钱吗?大哥,听说过副食本吗?听说过肉票儿吗?那玩艺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就算这猪皮,都是老太太有远见,提前屯的货。
晒这些猪皮干嘛呢?日后这几年,哪见得到肉腥啊,人都没得吃,那还有猪吃的东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凡能逮着的,全给吃了。至于地里长出来的,但凡没毒的,刚出苗,等不到结果,那就没了。老太太这些干猪皮,用水发开了,切成小丁儿,加上一碗黄豆,放上几粒桂皮大料,慢火这么一煮,熬到出粘儿的时候,把腌过的雪里红往里一加,那个味道,什么年月都是人间美味!
日期:2009-12-30 12:43:22
老太太还有一绝,那就是想得开,不差钱不说,更不看重钱。那时候,卖炒菜的饭馆少得可怜,一般的除了供个要粮票的主食,带荤腥的就是个肉汤白菜之类的,即便有那些个还卖正儿八经的饭菜的,一个菜3、4块钱,对于那些月收入几十块钱,还得养七、八个大人孩子的家庭来说,完全就是做梦,不对,应该是连这样的梦都不敢做。可是咱这老太太,让几个儿孙,把四九城但凡还卖个正经吃食的地方,全都给挖出来,时不时的让老五带队,一人拿着一个大饭盒,分头进去点了菜,棉套子这么一包,带回家里来。要
是有人问起来这是干嘛?就说家里有人快不行了,想吃一口再走,人家一听这话,同情之余,没准就多给放上两片肉。所以日后啊,谁要是在常家人面前提如何如何吃,那纯是自己找不自在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