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书,一看封面上的字,他全身一震,望向银发老人的眼睛里射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万万想不到父亲给他的是这样一本书,不是他初次见到这本书,而是他以前曾经看过这本书,却从来没有看出这本书的出奇之处,这本书的作者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动,书的封面上写着:《矛盾论》,作者:毛泽东。
第五章 奉陪到底
香港公海海面上停泊着一艘大油轮。
船舱里三个人正在喝酒庆祝,“这次多亏了查理兄的帮忙,我管金生在这里先谢过了,先干为敬。”管金生和查理碰一杯,一口而尽。
原来管金生和贾安国已经在查理和铁三龙玩捉迷藏的时候联系上了,三人遂设下圈套,摆了铁三龙一道。
查理见管金生已经喝完,也一口干了他杯子里的葡萄酒。喝过之后,查理皱皱眉头,这葡萄酒虽然正宗却少了他最喜欢的那一味狂野。
“管兄客气,此次多亏二位帮忙,要不,我还真的会难以走出香港,在深圳的时候,我就想香港像我的家乡芝加哥,来了之后才发觉果不其然,车水马龙,最重要的是一样的充满惊险和刺激。”查理说到这里,幽默地笑笑,“感谢二位老兄的帮忙,让我不至于留在这里,能够回到真正的芝加哥。”三人碰一杯,管金生和贾安国都很爽快的喝下,只有查理是慢慢喝。
管金生和他十几年前就打过交道,哪会看不出里面的门道,“查理兄是觉得这酒不对味吧?”
查理笑笑,一派无奈地耸耸膀,表示默认。
管金生大笑,“这酒可是贾兄费了很大的心思特别为你备下的。可说是酒中之王啊,你倒好,却嫌他不对你的味口。”
“酒中之王?”查理疑惑地道,好大的口气啊。
“这酒是1787年产于拉斐酒庄的葡萄酒,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6万美元。当年一共二瓶,其中一瓶现陈列于福布斯收藏馆,瓶身还蚀刻有美国总结杰斐逊的姓名缩写。”贾安国笑着解释。
“二位大哥,小弟心领了。实在没办法,几十年的口味改不了了,最贵的不一定就合我的口味,我还是喜欢喝玛戈酒庄红酒。”查理脸上的表情此刻很丰富,一会是感激,一会又是有点歉意,毕竟人家用最好的酒招待自己,自己却还说不合口味。可口味这东西真的没办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想不到你的口味也还没变,还是喜欢那个历史上最贵保险赔偿的酒。你看看这瓶红酒怎么样?”管金生笑着拿出另一瓶红酒。
查理接过来一看,顿时眼睛里就放出了光彩,正是他喝喜欢的口味:1787年份玛戈酒庄红酒,当年破了一瓶的保险赔偿是22.5万美元。
“怎么样?”管金生帮查理倒上一杯,同时也帮贾安国倒上一杯拿破仑,他自己则加上些特吉拉安乔,三人相视一笑,都一饮而尽。
“查理兄下一步准备去哪游玩,贾某人可以让人先给你作好安排。?”贾安国笑着道,在香港,贾家还是有些资源和人脉的。
“这段时间都没和家里联系,我的安一定是非常担心,我准备直接回芝加哥。”他心里非常担心安,陈长庭和摩根家的关系,他有所耳闻,现在陈长庭既然能让人在香港对付自己,那么绝对不会忘了在美国对付自己的家人,还是赶回去保护她们要紧。
“查理兄不用担心,嫂夫人现在很安全,我们的人已经帮她把尾巴处理掉了。”贾安国替他倒上红酒,笑着说道。
听得贾安国这么一说,查理再看看管金生,见他笑着点点头,这才放下心来。管金生的为人他是清楚的,一件事情,没有十拿九稳,是绝对不会轻易出手的。
“多谢管兄、贾兄。”查理不再多说,和管金生,贾安国干一杯,一切的情意都记在心中。
“这次还有件事想请查理兄帮忙。”贾安国直接切入主题。
“贾兄有话尽管说。”
“摩根家族,不知道查理兄了解多少?”
“是这次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吧?”查理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到贾安国说到摩根家族,立马就想到陈长庭和摩根家关系,进而推断出结果。此事的关键还是因他弟弟约翰而起,当时好像也是摩根家牵的线,如今陈家出了事,摩根家的人岂有置之不理的道理。
“查理兄果然聪明,摩根家已经动用资金,开始在期货和期权上狙击我们,我们想请查理兄在国债上施以援手,共抗摩根家族,给他来个出其不意。”贾安国看着查理,慢慢地说道。
“此事是因我兄弟二人而起,我帮忙是责无旁贷,不过摩根家族高手如云,单是大师级的高手斯坦利.克罗就是期货市场上的一个奇迹,所以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在国债我的这一亩三分地上,你们绝对放心,我会让他们知道华尔街‘薄利撒旦’是吃肉的,并且是血淋淋的七分熟的牛排。”查理抑扬顿挫,眼神中射出强大的自信,尽显他‘薄利撒旦’的豪情壮志。
-----------------------------------------------------------------
越南乡下的一个小城市,热闹的集市上,最近有个年轻人开了一家小吃店,小吃店的东隔壁是“小城酒店”,小吃店的西隔壁是“小城小吃店”,这二家从大菜到小吃都有了,夹在这二个‘小镇’之间的一间店铺前几任租下来开小吃店的老板都亏本把店转让出去,镇上知道情况的人,都不敢接下这个店。这个年轻人却以低价把这个店面接了下来,大家本以为他会用这个店面做些别的生意,没想到的是这个新来的年轻人竟然不知死活地又开了一间小吃店,旁边的二位老板都在看他的笑话,认为他会一个客人都没有,结果小吃店开张这天,让二位老板吃惊的是竟然有不少人进去光顾。一问进去的客人,才知道都是冲着老板的有趣店名去的,原来年轻人给小吃店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隔壁好小吃店。看到这个绝无仅有的名字,去吃饭的人再往二边一看,两边门面档次高、商品档次高,他的小店被很寒酸地夹在了中间,顿时他这个店名就变成了趣言,使大家觉得诚实,憨厚,可亲。这个名字顿时引起了去吃饭人的兴趣,纷纷进入他的店中。他这小吃店卖的是凉粉、凉皮、稀饭等大众小吃,物美价谦,店里虽然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伙计,却十分的干净清爽,吃的人吃完后纷纷叫好,他们吃完走出店门的时候,都会笑着说:“隔壁确实好,这里也不差!”年轻人的隔壁好小吃店顿时就吸引了大量的顾客,生意好得不得了。
很快就有人谈起年轻人的起步史,说年轻人刚来小城市的时候,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一天他帮助一位大妈打死了一头老鼠,然后他拿着那头老鼠去药铺里换了一元钱。年轻人就用一块钱买了一点糖浆,又用一只水罐盛满一罐水,他看到一群制作花环的花匠从树林里采花回来,便用勺子盛水给花匠们喝,每勺里搁一点糖浆,花匠们喝了都觉得甜,很解渴。为了感谢他,花匠们每人送了他一束鲜花,他卖掉这些鲜花赚了些钱,第二天又带了糖浆和水罐去给花匠们送水,花匠们临走又送给他一些花,他卖掉花又赚了些钱。他用这样的方法,不久就赚到了他的一点积蓄。一次,风雨交加,有户很有钱人家的大院子里满地都是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负责修剪管理的园丁不知道怎么清除它们。年轻人就去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残枝落叶全归我,我可以把它们打扫干净。”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园丁当然乐意让年轻人拿去。年轻人走到一群玩耍的儿童那里,分给他们一些糖果,很快,孩子们就帮他把所有的残枝落叶都拾捡一空。年轻人把正在寻找柴火的烧陶人领到那里,把残枝落叶都卖给了他们。这样,年轻人就又赚了一笔钱。他接着在小镇边上设置了一个大水罐,让那500个饱受烈日之苦的割草工饮水,割草工们都觉得年轻人对他们太好了,都说要报答他。年轻人告诉他们,等需要的时候,再让他们帮忙。不久他认识了一个水路商人和一个陆路商人。陆路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会带400匹马进城来。”听了陆路商人的话,年轻人就去对割草工们说:“明天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而且,在我的草没有卖掉之前,你们不要卖自己的草,行吗?”割草工们都答应了他。第二天把500捆草送到他居住的地方,马贩到城里来后,走遍全城都买不到草,最后只有以高价在他那里把他的500捆草全部买走。又过了几天,水路商人朋友告诉他:“有条大船要到码头进港了。”年轻人就花了些钱,临时雇了辆车子,还雇了几个人,大摇大摆地来到港口,用他的一个信物作低押,订下了全船的货物,然后在码头上搭了个帐篷,坐在帐篷里吩咐雇来的几个人:“当有商人来求见的时候,要通报三次才能带他们进来。”商人们听说有货物到港,都到码头上来要买货,结果得到船上人的答覆是:“没有你们的份了,都卖给在那边帐篷里的大商人了。”商人们听到这话,就纷纷去找他,三次通报之后,才见到他,然后他把船上的货物都卖给了商人,又赚到了一大笔钱。就这样,年轻人现在在小城里都自己买了一间房子,虽然不大,可毕竟是成了有房一族。
这天去年轻人店里吃小吃的客人,都纷纷涌向年轻人的小店,全部都气势汹汹,一副要把年轻人的店拆了的样子。小伙计急忙跑到柜台告诉老板,年轻人出来看到这么多人兴师问罪,一问才知道,昨天很多人在他这里吃了东西后,回家就一直上吐下泻,很多客人都住进了医院,年轻人一听来兴师问罪的人的描述,就知道自己肯定又是遭人陷害了,这明摆着是食物中毒的症兆,自己店里只有小伙计和自己二个人,小吃都是自己料理的,怎么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呢?年轻人决定先安抚好客人再说,他先向客人们解释,然后亲自做了一些小吃,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自己带头先吃了一些,然后免费招待那些兴师问罪的人,之后还去医院里看望那些生病的人,并且把那些医药费都包了下来,这才平息了这一场风波,可是经此之后,年轻人的店里生意就淡了许多。旁边二家的生意就好了起来,二家老板看年轻人的眼神中充满了得意。
年轻人则照样开店,照样做小吃招待大家,不过在暗地里,他开始调查到底是谁在害他,他的心里窝着一肚子的火,已经被人追杀了二次,好不容易从新加坡历尽辛苦到了越南这个穷地方,生意刚有些起色,又被人陷害,这一次,他决定,再也不逃避了,那坚毅的目光里杀机一闪,喃喃道:“爷就在这里,你们有胆要来,爷一定奉陪到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