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没亮,区委办秘书就开始敲姜示范的门,他拿来最新的舆情通报。
目前,各区各个地方都有众多的舆情信息员,这是一个类似覆盖整个社会的“谍报”系统,如果有重大或群体性事件发生,散布在各处的舆情信息员就会把情况反馈到各级政府,一直送达市委舆情处,让市一级的领导知道,以便高位处理。
例如,我现在发帖,有关人士要想知道,公丨安丨系统网络监察根据ip地址知道我是谁,有必要也可以送达市委舆情处。
姜示范看到这份舆情通报大吃一惊,市里部分出租车司机罢工要汇聚到雷锋体育场,估计人数不详,具体诉求是取缔全市的三轮电动摩托,就是俗称的“小凉快”或“小蛤蟆”。
日期:2009-12-10 16:04:21
姜示范知道出租车罢运的严重性,他在舆情通报上签署好自己的名字,然后立即通知全区有关部门做好准备。
秘书说:“要不要通知公丨安丨局拦截出租车到市内?”
“拦什么?车轱辘长在人心里,拦住车能拦住人吗?本来没啥事,如果在道路上设卡子,反倒是事儿了。”
姜示范头脑十分清醒。近十年多的经济不景气,抚顺引发了许多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有些事件比这严重的多,譬如堵桥、拦路,甚至因有一位退伍转业军人因下岗失业,不明原因坠楼身亡,导致数千人围攻那家国有企业。
经过了许多风浪,姜示范作为地区负责人,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镇静。他知道,抚顺地区之所以不稳定,尽管事出有因,但其社会根源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太多造成的。
作为一个区委书记他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但会尽自己的可能把激发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稳定,稳定,社会矛盾积累的越多,它所释放的不稳定能量最大。
他点着一颗烟让心绪平静下来。
分析诸多因素以后,觉得这个激发事件虽然出租车罢运,对社会和交通的影响不大。一是抚顺公交系统发达,二是出租车营运的对手是小凉快(小蛤蟆),即使全区的出租车都罢运了,有这么多小凉快存在,对短途客运也不会造成影响。
姜示范指示秘书,通过街道、社区以及基层党组织,立即让他们通过电话等手段,对开出租车的人,有亲的找亲人,有朋友的找朋友,劝说他们不要到雷锋体育场。力争让出租车罢运降低到最低限度。
然后,姜示范带着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罢运集聚地雷锋体育场。
由于舆情通报及时,全市在雷锋体育场集中罢运的出租车不到200辆,姜示范看到这个情景,松下了一口气。
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公丨安丨局、交通局各城区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接待罢运出租车的准备,现场非常有秩序。
政府做好了准备,好像罢运的一方并没有准备好。
有人在大声呼喊,却没有一个明白的主题。
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让罢运的出租车司机选出代表提出诉求,但一开始,先前义愤填膺的司机却没了电,见到市里的领导不会说话了。
经过长时间的推举,总算找到几位说话还算利索的司机,他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一是取消全市非法营运的所有小凉快,净化出租车市场;二是,最近市场油价飙升,应该尽快补偿汽油补贴。
市领导耐心做说服工作,说政府早就下决心整顿出租车市场,取缔小凉快。目前,已经准备好了治理方案,请出租车司机给政府时间,等条件具备立即进行整顿。
姜示范十分了解其中的内情,觉得出租车司机的诉求是有道理的,他们都是按章纳税、交费,而小凉快几乎没有任何营运手续,所挂的拍照也是五花八门,山东的、吉林的、安徽的,那的都有……但他们并不知道政府的难处。全市目前有非法营运的小凉快1万台左右,政府之所以迟迟没有下手,就是考虑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势必引起冲突。
沈阳市治理小凉快效果比较好,因为他们市财政资金充裕,特别专门拿出了几千万,对历史遗留形成的小凉快进行了政府行为的赎买,同时,对每一个开小凉快的司机,只要不挑三拣四,都给介绍安排工作。
抚顺市政府也准备走这条路,但用几千万解决小凉快,政府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前几年,为了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对全市低收入人群实施棚改,市政府已经借了很多债,还没还上。
再有,开小凉快的人年龄都在40岁左右,1万多个适合的就业岗位从那里来,这个也是个难题。
事情解决很顺利,因为政府做的准备充分,出租车司机对政府的答复的比较满意。
另外,因为市面上出租车显著减少,一些没有参加罢运的出租车司机生意出奇的好,正在道路上抢活干。
这让参加罢运的司机非常沮丧,每天要有份子钱,有些司机早早地离开雷锋体育场,到路上拉活儿去了……
看到散去的司机,姜示范心里想,这个难题不能在拖了。
作为一个区的区委书记,他十分同情开小凉快的司机,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以前溜边走的小凉快越来越不象话,直接在快速道路上大摇大摆。
姜示范有几个外地朋友来,笑着称:“看到这些小凉快,就知道你这地儿,是县城。”
姜示范准备在市两会期间,向有关部门建议,拿出万全之策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日期:2009-12-10 21:28:29
姜示范回到家中身心俱疲,连鞋都没脱,一头就扎在床上就睡了。
蓝维誉不想惊动他,拿出毛毯盖在他身上。然后,开始到厨房做饭。
蓝维誉在抚顺经济开发区工作,平时工作也很忙。今年初,沈抚新城被省里确定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后,省里的领导隔三差五就往开发区跑。
省长从去年开始就对开发区的工作不满意,嫌新城和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快,他急了有个口头语:“还想干不干了?啊!还这个样子啊?”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不敢轻易表态,他知道省长的脾气,损人不留情面。
“两年,我说的是两年,这个基地所有落地项目都要投产,实现一千亿产值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蓝维誉作为一般接待人员,看到省里、市里领导在一起面红耳赤的发脾气,觉得好笑,在他以往的印象中,这些级别高一点的干部,应该像电视播出的画面一样,正襟危坐,器宇轩昂的讲话。在现实中,他们不是这样,发起脾气来像天真的孩子。尤其那一件事叫起真来,真敢说:“你给我立即下班……”
每当这时,蓝维誉总是倒完茶就退出来。
蓝维誉很少关心政治,她只关心姜示范和孩子。孩子明年就要考高中了,她下班以后就急着往家跑,到菜市场买菜。
从年初到现在,蓝维誉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变了,很少在正常时间下班。
不是省里来人,就是市里来人,开发区管委会那些领导,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总是衣冠不整,眼睛布满血丝,烟灰缸里全是烟蒂和烟灰。
蓝维誉爱干净,倒了烟灰,洗干净刚放回去,烟灰缸又满了……
她甚至有些讨厌这些领导,根本没有领导的样子,埋汰加墨迹。
快到年底,一年多没露笑脸的开发区管委会干部,开始在一起吹牛。省长来了也敢往前凑合,甚至放肆地大笑。
蓝维誉听别人说,沈抚新城招商引资特别火,大项目一个接一个的落地,来自国外和南方的老板,成帮结伙地来看地,原有的基地不够用,市长、管委会主任,经常向省长墨迹多批一点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