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剩女选夫法则披露大龄男女内心的爱与哀愁》
第1节作者:
方舟舟901
日期:2009-9-9 10:10:00
契子
青岛,除了海鲜多、啤酒多以外,据说还有一多——剩女。这数量庞大的剩女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本地剩女,不愿意嫁给外地人,等挑挑拣拣年纪大了,决定下嫁个有房有车的外地人,而有房有车的外地人又不见得愿意娶年老色衰的她们,自然剩下了;第二类是漂在岛城的剩女们,没根没基,想嫁个本地人吧,对象同意,婆婆不同意,而山东人的孝顺是出了名的,自然是进不了家门,嫁个和自己一样漂的男人吧,条件太次看不上,条件太好看不上咱,也只有剩下了。
我呢,也是剩下的,只是我不知道该把自己划分为哪一类。要说我是外地剩女,可我太爷爷想当初可是青岛人。要说我是本地剩女,又算不上,因为从我爷爷那辈开始,我们家已经和青岛没有了关系。
爷爷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太爷爷追随青岛建置第一任总兵章高元来到青岛,太爷爷率兵在团岛修建炮台堡垒,尚未竣工就遭遇德军侵占青岛而沦陷。章高元撤回烟台,太爷爷却留在了青岛,并与辛亥革命以后涌入青岛的清朝遗老某女儿结婚,我爷爷就出生在团岛。
据爸爸说太爷爷在青岛建有官邸,就在沂水路,可奶奶却说在湖北路。为这他们争执了很多年,还托人到青岛打听过,但因为太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太奶奶带着爷爷改嫁到南方,关于青岛的一切其实已经灰飞烟灭了。
早在半个世纪前那栋官邸就与我们万家再也没有了关系,只是因为历史、因为官邸、因为清朝、因为那些我们无法得知的过去而充满着无穷的诱惑力。
我十岁的时候,跟随爸爸带着80多岁高龄的爷爷奶奶回到过青岛,也在沂水路和湖北路,试图寻找到过去的一点点踪迹。那里有很多欧式建筑,也夹杂有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子和院落,但没有一栋有父亲和奶奶描述的那般宏大,是他们记忆缺失还是官邸年久失修被拆迁?我无从得知,爸爸和奶奶也一样。唯一证明曾有过那栋官邸的是一张黑白照片,太爷爷抱着爷爷站在一栋房子前,未开的丁香一副凋残模样,倒是探出头来的冬青在黑白照片里都像能闻见青绿色。
照片的背后,依稀看得见几个繁体字:罪莫大于多欲。
爸爸说爷爷曾用毛笔描过这几个字,照片后来传到他手上塑封了,他也就无法再把这几个字描清楚。不过我们家挂了一个字匾,就是爸爸找人按太爷爷的字体写的。
老子《道德经》原话是“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道太爷爷是因为欲罪带来的战争而感到无奈,还是对现世的不满仰或是对未来的理想?为什么生于孔孟之乡的太爷爷不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反而推崇老子呢?爸爸显然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要我记住这六个字,并要求作为家训代代相传。
大学毕业后我奔波于好几个城市,因为对太爷爷官邸的记挂,最后留在了青岛。爸爸非常支持我的做法,虽然从太爷爷到我都没有青岛人的血统,却一直当青岛是我们的故里。
就这样我带着历史的痕迹,以一个外乡人的身份奔波在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试图寻找一百年前那个壮志未酬却卸甲归田的年轻人,那个只存在于黑白照片里模糊身影的老人,那个少私寡欲的老子传道者,那个据说是我太爷爷的人。
也试图寻找着属于我的幸福。
日期:2009-09-09 10:11:30
第一章 一月
1
青岛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尽管在这个美丽的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却从没有深入到这个城市里去,好像无牵无挂浮在这个城市上空的颗粒,如果真有一沙一世界的话,我想那就是我的世界。在离开家乡到这个城市奋斗的日夜,它是我梦想的起点。我想你是不会了解我对家的渴望和向往的,对一个身处异乡的人来说,家意味着可以放松的心情和休憩的港湾。记忆中从零三年到青岛好像每年都在搬家,从四方到李沧,从江西路到徐州路,从团岛到福岭。每年最头疼的事情是租房、找房、搬家,每一次都身心疲惫,所以内心对安定的渴望比什么都强烈。在看到喜欢的房子后很坚决的就买了下来,那时就想能有一个人和我一起进出,上班一起出发,下班一起回家,直到遇到了你。
我们一起设计房间的每一边角,花费了细细密密的心思在房间的每一处地方,每一件东西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依稀还记得那个冬日的早晨你在建材市场路口等我的样子,从来没有吃过这样苦的你站在风沙中,对幸福的渴望和生活的向往那一刻在你身上展现,我在车里停留了一会儿才抑住泪水,那时我就对自己说:这一生决不能辜负你, 一定要好好的对你;记得那次和你一起到汉斯格雅专卖店买水龙头,湍急的水流溅到手上,激起一层层白白的水沫,你在一边非常开心的笑着。我知道你喜欢那些让人愉悦的东西,你的快乐其实很简单,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我的眼眶竟然湿润了,第一次知道,原来泪水也有幸福的味道。
可是今天你不只是扔掉了新房寄托的全部心思,甚至连我也扔掉了。
Breeze
这房子是我租来的,在新闻网上看到一则出租房信息。房子很好,座落在香港中路,步行到海边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坐车去五四广场也就两站。有向阳的卧室,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而且还有暖气,租金又在我的预算范围内,简直是为我所设的,对于我这个四处奔波租房的南方人来说,在北方找一间有暖气而不贵还在市中心的房子比找一个有房有车的男人还要难得多。我赶紧拨打联系电话。是个男人,仔细问清楚了我的情况,仔细到就差没有问我的生辰八字。幸好他决定把房子租给我了,否则我一定要怀疑他的动机。
我很快搬进了房子,说是在香港中路,以为会是高档小区,没想到整个小区搭建了不少违规建筑,基本上一楼的房子都另外开了窗,设了店面。后来听知情人士讲,这个小区有很大一部分是拆迁户,拆迁户都是青岛本地人,横得很,物业不敢管,所以就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青岛土著,我是知道的,男人都很高大,女人都很颀长,只是任凭你与他们说明自己听不大懂青岛话,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好像不说青岛话不足以骄傲地证明他是青岛人。而且他们的嗓门很大,眼神很不屑,所以我很怕与青岛土著打交道,幸好,我们公司竟都是外地人,连老板也是。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是青岛人过于张狂才让太爷爷喜欢上了老子吗?
家是搬了,只是我并未与房东谋面,他把钥匙快递给我,我把租金打入他的银行账号,我与他的联系只是一个手机号码,搬之前我也没看过房子。事情虽然看上去有些诡异,但房子好到让我欣喜若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