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夏扒着窗户往里一看,连着几间房是打通的,里面除了书架条案,还沿着墙摆着一溜八宝格,凭他这些年过眼的经验,全都是难得见的好玩艺。最让常遇夏感到震惊的是,墙上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幅五尺的卷轴,一丛墨竹跃然纸上,看那个叶子的笔锋和竹节上透出的骨气,遇夏心想,难不成这是郑板桥的真迹?
日期:2010-01-08 13:06:16
确定四下无人,常遇夏试着推了推门,门虽关着但是没上锁,一推就开了。遇夏快速闪进门内,回身又把门关好,之后走近了看这幅画,细看落款,果不其然,大师之作。远看了一会,不过瘾,遇夏又抄起书案上的一把放大镜,搬了把椅子站上去看,一边看一边心里那个高兴啊,心说师傅啊师傅,这回可算轮到我跟你吹吹NB了。
看完了,把放大镜和椅子原样放好,和原先的位置分毫不差,看看时间还早,估计这院里的人都还睡着,遇夏就走到书架边,随手翻看起来,一直翻到锦盒中的一册<拍案惊奇>,不禁拿到手书细读起来。虽说很多字遇夏得靠懵,但是磕磕绊绊的也觉得这书好看,不知不觉日头偏西,遇夏这才把书原样放好,悄悄的出了房门,再顺着墙根儿溜到假山后面,翻墙走人。
接下来几天,那本没看完的书勾着遇夏,每日去那小院儿报到,直到有一天,看着看着,常遇夏竟然在人家的书斋里,睡着了!
等他睁开眼的时候,眼前站着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为什么说是干部呢,大夏天的,除了干部,还有几个人穿着中山装啊。遇夏猛一下脑子清醒过来,心说这下完了,栽喽,让人抓了个现形儿!
这里那个干部发话了,说这小孩,你胆子够大的啊,偷偷进人家不说,还敢睡下不走了,真有你的!遇夏赶紧站起来,知道现在跑也跑不成了,索性就一句话不说,等着人家发落。此时,书案后面坐着的一位老者发话了,让那个人别吓着常遇夏,让他过来说话。
日期:2010-01-08 13:08:03
遇夏走到老者跟前,老者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说道,看你也是规矩人家的孩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事?遇夏赶紧陪不是,说对不住您,我是闲的没事,到处转转,就转到您这儿来了。老者再问,都说贼不走空,可是你这来了也不止一次了,怎么什么都没拿呀?遇夏当着真人不敢说假话,说您这儿都是贵重玩艺,我不敢拿,拿了就得进大牢。
老者听他这么一说,来了兴致,说看来你还懂得不少,那你说说,这屋里什么最值钱?遇夏停了停,没敢张嘴。老者说,来都来了,还怕说说吗?遇夏就指着墙上那幅画儿说,我看这幅郑板桥的画最值钱。
老者听罢哈哈大笑,说算你说对了一半,不过小小年纪有这个眼力,也是不简单啊。可惜这幅画也不是我的,我也是借来赏玩几天,没想到就被你给盯上了,看来还是个雅贼啊!
遇夏赶紧说,您老见笑,我就是一小毛孩子,天热在家闲的没事,看这院里树多凉快,所以就翻墙过来看看。您看我一样东西也没动,就是在您这看看书,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放了我吧。
那个干部模样的人说,放,那可不行,你知道你这翻的是谁家的院子吗?随便过来看看,你这也太随便了你。正说着,外面穿着制服的丨警丨察进来了,那个干部就让遇夏跟丨警丨察走,遇夏一看这事儿大了,不走也得走啊。临走,他又回过头来看了那位老者一眼,只见那位老人正在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到了派出所,丨警丨察除了说他胆子大,进了不该进的人家,别的也没难为遇夏,把遇夏交给常家所在地的片警,由片警给送回家去,同时通知常家,过几天开学,直接到西城工读学校报到,这孩子必须得有人管管,不管该毁了。
日期:2010-01-08 13:31:03
常遇夏这个事儿,在他看来是有惊无险,岂不知当时惊动了多少人,要不是老者看这孩子能拿着本书看睡着了,估计不是什么大恶之人,才不至于当场就按重犯拿下。但是事情还是传了出去,后来还被讲故事的孙敬修爷爷给编排了一番,成了坏孩子的典型,到广播里大肆宣扬了一番。只是在孙爷爷的故事里,常遇夏变成了一个溜门撬锁的惯犯,不但偷吃了人家小厨房的几只包子,吃饱了还在人家的床上睡了一觉,这才被逮着了。小朋友们听了孙爷爷这么一说,高兴得哈哈大笑,说这个小偷可真够笨的,吃完了居然不走,瞧,让人给逮着了吧!
进了工读学校,放眼一看,有一半儿是熟人儿啊!怪不得最近见不着,原来都在这地方聚着呢,什么新街口的大松,西单的二撇子,平安里的小豆儿,倒是他们见到常遇夏有点意外,说这老常家的老实孩子,怎么也跑这儿报到来了?看来这世道变了。
因为常五爷在西城也算小有名气,加上他大哥常遇春外面结交的朋友也不少,所以遇夏来到工读学校之后,也没人敢把他怎么着,加上他平时话也不多,偶尔有点小甜头也不会忘了亲的热的,反而这几年交下了不少过得着的朋友,日后几十年,没少帮他的忙。
工读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平时不让回家,周末了才放回去,星期天晚上准时回校报道。工读工读,就是半工半读,一方面让这些社会上散漫久了的孩子们有点规矩,学学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学一些工作的技能,将来能在社会上找个正经事干,别再为非作歹。想法是好的,可是这坏孩子遇到一块,正好是青春期,叛逆得紧,所以坏的学的比好的多,也学得快,好多人出去没几年,又犯了事,但那个年纪已经不归工读学校管,直接就发到天堂河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