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1-11 12:05:56
第55节我在桥头等你
《A省都市报》再次在C市成了抢手货。用半个版的篇幅,强势报道橡胶厂赌窝人去楼空的事件。从读者哭诉,到记者暗访,到被带进派出所,到返回赌窝人去楼空,到访问周边工人和住户。
黎四的稿子给读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现场没了,依旧可以做新闻。
王大婆子起床后,在家里吃鸡蛋肉丝汤面,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王大婆子开门迎接了一个熟悉的不速之客:马雅派出所副所长薛仁。
“王大婆子,记者还是报出来了,你跟我回去,如果上面来调查你应该知道怎么说,其他的我会安排好。”薛仁交代说。
王大婆子立即收拾着东西,说道:“没事,又不是第一次,我知道,最多法院判我拘役3个月,再罚个千把块钱,我不会乱说的,不是薛所长你关照,我还能过这样安稳的日子,我心里有数。”
薛仁点了点头,说了句:“在里面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王大婆子笑了笑,说道:“我不欺负别人就算好。都进进出出这么多次了。”
把王大婆子送进去了,薛仁给马应光回了电话,电话那头,马应光声音低沉的说:“好,早点回来吧,市局纪检马上要过来。好在我们没对记者怎么样,前后才三小时不到,还特别优待,应该没大问题,橡胶厂那边我们彻底装傻,大不了就是失察之过,唉,就怕个别人借题发挥。”
马应光在忙碌着,此时,一个车子急驶在B市来C市的车上,车上坐着一个瘦削的阴冷的年轻人,脸上一道刀疤从左眼皮下划过鼻梁到右下巴处。这人脸色很阴森,看着车子,目光看着前方,如刀,如电。
更象毒蛇。
“铁男大哥,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阴森人心里暗暗的发誓,想着自己坎坷的人生,想着自己犯下大案在牢房里的寂寞日子,想着大刚为了帮自己日夜奔波,这次,大刚的大哥章铁男先生遇到如此大的伤害,我毛伢怎能束手旁观。”
几天前知道章铁男出事后,毛伢当即打了电话给大刚,大刚严厉的说,这个事情警方会介入,毛伢你别乱来。
警方迟迟不见动静,连日来,毛伢不露声色的和一些社会上的人加强了来往,初步获知,前段时间,有个叫骆亮的,认识了两个刚出来的兄弟,混的很热乎,最近几天,连人影都没见。接着,毛伢进而获知,骆亮是C市人。毛伢知道,大刚和章铁男是在C市发家的,这样一来,骆亮的嫌疑又多了几分。
毛伢翻遍了省城的角角落落,没发现蛛丝马迹,于是决定去C市走走看看。
毛伢当然不知道,就在他启程前往C市时,B市公丨安丨局河西分局副局长左剑带着刑侦大队的凌涛、阿南、阿济也在前往C市的路上。
骆亮的确在C市,但不是在市区,而是在一个紧邻市区的小镇上,金针镇。
金针镇,一个逐渐富裕起来的乡镇,由于地处国道,是C市通往省城的必经之地,金针镇沿着国道修建了一条商业街,修车住宿吃饭理发等服务行业一应俱全。
出了C市市区,快到金针镇时,有一条小河,河上架了一座桥,叫金针桥,(星期六,三疯去探望故人,路过这里,发现桥头竖立了一个交警的塑像,很威严,对过往司机很有醒脑作用。)
按照区域规划,过了这条桥就属于金针镇了。桥头是一条长长的堤坝,和国道交叉,堤坝下,沿着小河,有人搭了一排小小的房子,用来圈养生猪。后来没养了,房子也就荒废了。风吹雨打的,日益破烂。
这天上午,看到自己兄弟骆明在橡胶厂开的赌楼被省报曝光了,一看名字,又是记者黎四,骆亮心头万丈火起。这个鸟记者看来是盯着咱家了。这次自己回来,骆亮没和家里任何人联系,看到报纸,看到黎四写的记者接到群众举报立即赶往暗访,骆亮突然有所领悟,沉思一番,决定好好修理修理这个鸟记者黎四。
留着章三住了一晚,清早起床后,黎四陪着章三吃了油条豆浆,章三就夹着两条烟回东方县去了。
黎四回到交通宾馆404房间,新的报纸也来了,看到自己昨天辛苦谋篇布局写的稿子又打大篇幅见报了,心里很是安慰。《A省都市报》是新创办的报纸,特别注重舆论监督,注重展现新闻的力量,对采访中心的记者,要求发现更多的独家新闻,尤其是驻地记者,更是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一个新办的全省性的市民类报纸,不可能和党报一样,靠发文来带动发行,报纸要让读者自己自愿掏钱订,靠的就是报纸的品牌,靠的就是咱的新闻要说出老百姓的声音。驻站记者的工作成绩,直接影响到报纸在当地的发行,黎四驻站C市后,和报纸驻C市发行站站长时常沟通,1998年报纸征订结束后,在C市的发行量上升很快。
翻看着报纸,电话响了,报纸的地方新闻版每天都会刊登驻全省各地记者站的新闻热线。
“请问黎记者在吗?”一个带有浓厚C市口音的声音传来。
“我就是,请问你哪里?”黎四打开热线记录本,准备做记录。
“黎记者你好啊,我们非常喜欢看你的新闻,写的太好看了,今天的报纸我看了,写的好啊,我们老百姓很喜欢看。”电话那头,是一阵子夸奖的话语。
“谢谢,我们的新闻工作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黎四说道。
“黎记者,你们报纸是急事难事烦恼事,事事可找都市报,我想向你求助啊。”
“什么事,请讲,我们报纸不仅曝光丑陋,更愿意帮助群众,你说吧。”黎四说道。
“这样的,黎记者,我姓王,是养猪专业户,养了很多猪,快到年底了,准备卖掉,但是最近我们C市生猪价格很低,所以,我想,希望你来采访,报道我们养猪专业户的困境,你们是省报,通过你们的报道,说不定能挽救我们的命运啊,黎记者,你能快点来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凄惨惨的哀求着,甚至流露出哭腔。
“好的,我现在就来,你具体在什么位置?”黎四心里也挺焦急的,何况,这也是一个好新闻,帮助困难群众,很有助于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金针桥知道吗?我在桥头等你。你早点来哦。”
“王师傅,我马上赶到。”黎四挂下电话,马上提着采访包就下楼了。
“王师傅”挂了电话后,哈哈大笑起来。他心里骂道:“黎四啊黎四,今天你骆亮爷爷要亲自教你的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