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专生的深圳八年漂泊实录》
第22节

作者: 傻B青年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天下午,按照“秩序”,又该我出去买菜了。我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也只有三块八毛钱了,这该怎么办呢?三块八毛钱,买几个青菜,倒也可以凑合一晚上,但依照“惯例”,我们每天晚上基本都是“一荤,几素,一汤”,现在突然变成“几素”,似乎又有些不妥;“稳坐钓鱼台”,不闻不问,王刚则自会出去买回来,但这样岂不是破坏了“规矩”,王刚又会如何看我;向王刚借钱买菜?这还不如让人家自己出去买呢。

  怎么办?怎么办?王刚在沙发上悠闲的看电视,我却躺在床上冥思苦想。
  “有了!”正当我急得不知所措之时,突然脑子灵光一闪,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打开我的行李包,从最里面的口袋里摸出了两张压得整整齐齐人民币。

日期:2009-08-22 09:14:12

  74
  这是两张旧版的十元人民币,我都不知“收藏”了有多少年。它们“跟随”我北上郑州,南下深圳,都一直舍不得用,没想到现在却派上用场了。
  “老板,买菜啊?”“老板,看下嘛,这猪肉新鲜得很,刚杀的。”在菜市场,我也成了“老板”,总算能体验一下做“上帝”的感觉。我随手挑了一块五花肉:“帮我把毛刮一下!”当“老板”的滋味就是不一样。卖肉的大叔接过肉,“啪”地往称上一扔:“老板,三块三,收你三块钱好了。”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元的“古币”,大叔接过钱,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又把钱递了回来:“老板,换一张吧!”“这不是钱哪?”我装模作样的在身上摸了半天,故作轻松的说,“唉呀,我今天没带钱包出来,就这十块钱了。”“这,这钱我真的不能收啊,用不出去的。”大叔十分为难的样子。“谁说用不出去嘛?我现在回去拿钱多麻烦啊!”我几乎用哀求的口气说道,“要不你今天先收下,我明天拿来跟你换好不好?”“真的不行啊,老板!”大叔还是那么执着。

  他妈的,有这么不给“老板”面子的吗?一连换了几家,终于遇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是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拿着钱看了看,很是兴奋的样子:“哇噻,老板你还有这钱啊?现在这种钱很少看得到了哟!”
  我靠!总算是顺利完成了这次“采购”任务,我摸摸额头,竟然是一层密密的冷汗。真的不能再拖了,今晚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借钱了。
  杨强,曾经的同室好友,铁哥们,刚毕业时,他就从工资里寄了二百块钱给一穷二白的我,“等我发达了就还”,找他借钱,自然不会拒绝。但我来深圳后,他就多次明确的告诉我,目前在经济上他是帮不了我,如再找他,岂不让人家为难?
  王林,也是当年的同室好友,由于父亲长年卧病在床,他是我们班上当时最困难的同学,欠下了不少的帐,现在也不知还完了没有,看来也不能找他。
  范军,为人耿直,待人热情,以前我们曾是邻桌,和我也很是谈得来,但毕业后很少联系,现在更是很难开口。
  林平,和我同一个镇的老乡,我和他没什么共同爱好,共同语言,但关系还是不错,毕业后也常联系,春节时我曾试探着想向他借钱,可话还没出口,他就“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刘洋,华仔,以前关系一般,但毕业后也常和我联系。刚来时他们都口口声声“这么多兄弟,不要怕没钱!”,最近却没什么声响了,找他们估计也是自讨没趣。
  王漫,红颜知已,也曾叫我“有困难一定要找她”,但找女人借钱,还真开不了口,何况人家又有男朋友了。

  向张雄借钱,是我淘汰了种种选择后作出的一个万般无奈的决定。“没钱了跟我说,我即便没钱,我也可以随便帮你借几百块钱的。”张雄多次向我这样说。所以我知道找他肯定是没有问题,但这几个月来,自己已欠他太多,现在让我再开口借钱,这是何其艰难啊!

日期:2009-08-23 16:27:31

  75
  “喂,兄弟,搞点钱来用哟!老子子丨弹丨用光了。”话一出口,整个人犹如卸下千斤重担一般,浑身轻松。这就如打仗一般,战斗开始前,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万分紧张;可一旦打响了,要死要活,听天由命,到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终于搞空了嗦?”张雄笑了笑,并没有多问:“要多少嘛?”这肯定是越多越好哟,我说:“随便你哟,先搞几百用着再说吧!”“这,你现在身上还有没有钱那?”我心里一惊,难道几百块钱太多了,张雄歉意地笑了笑,接着说:“我现在也没钱,明天周五,下午吴达他们要过来,我帮你借几百就行了。”我暗想:反正明天“该”王刚买菜了,我就不出门,在家呆一天算了。

  “没问题,我,我现在还有点钱!”死要面子!明明他妈的身上就几毛钱了,可老子就是说不出口。
  男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像张雄这样在我们这帮同学当中混得也算风声水起出类拔萃有头有脸的人,却常常说自己没钱,“老子穷光蛋一个”,说得理直气壮,气势磅礴;但倘若有一天他真的成了像我这样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一贫如洗的“穷光蛋一个”时,恐怕他又说不出这些“发自肺腑”的实话来了。
  张雄推开门看了看,王刚和何英他们几个还在客厅里看电视,于是他又关上门,坐在床上和我推心置腹的聊起天来。“兄弟,你现在这点苦算什么,你至少不用担心流落街头,想当年......”
  大凡所谓的成功人士,总喜欢用“想当年”来引导出他们曾经遭受的非人的磨难与艰辛的奋斗历程,以此来凸显今天“成功”之来之不易。他们通常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是处,坎坷不已,惊险曲折,然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最终飞黄腾达,名利双收,功成名就。
  张雄滔滔不绝的跟我讲起他毕业后坎坷经历:在长城公司时风光无限,“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离开“长城”后,求职数月,弹尽粮绝。人走茶凉,曾经的“朋友”们都避而远之,幸得范军唐奎倾囊相助,才得已在深圳苟延残喘;后为生活所迫,进入富士康作了一名操作工,像机器人一样在流水线上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干了一个月,领了八百块钱工资,自认为“屈就”于此,太过大材小用,于是愤然辞职;再后来,幸遇现在的老板,“慧眼识珠,伯乐相马”,让他进公司作了一个业务员,又与办公室的同事们经过了一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如今终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成了老板眼中的红人。

  其实几个月来,这鸟人不知多少次跟我“想当年”,但现在依然是说得津津有味,唾沫横飞。为了不影响他的雅兴,我也只得“津津有味”的听着,并频频点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