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史记-纯真年代已渐行渐远》
第5节

作者: 舞魄中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那个叫益寿的台湾人去了洗手间。我听老林压低声音对常总说:“这人到大陆二十几年了,和台商协会混得烂熟。说有几个客户要介绍给我们。”我看到常总脸上色气好了点,“哦,这回事。那今天晚上怎么安排他?”老林顿了一下说,“晚上安排个小姐给他,小费我给付了。”常总高姿态地说,“那怎么行,我来我来,今天给你过生日,所有的费用都由我来”……在我记忆里,我们老板是非常小气的。有客户来看厂,他不出面,都是由业务带到烧鹅店里去吃快餐,几片鹅肉几条青菜搞定。不过,他对自己也是非常苛刻,冬天就一套灰不溜秋的西装,从来没有干洗过。夏天也就那么三二套衣服,换来换去的穿,从来没有推陈出新过。去桑拿,从来没有过问过部长级的,模特车模洋妞那就更不用说了,从来都是最低消费,清一色的学生小妹妹。我不知道,这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听说,他们常家从台湾起家的时候,那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他老爸有粒米掉到地上都要捡起来,由此积米成囤,一分一厘的创建起了常家金融体系。

  门开了,一群小姐鱼贯而入。
  妈咪的声音显得有点威严:把队站好,先给客人们介绍一下自己。从左边的第一个起,一直到右边,我大概清点了一下,约有二十个左右。她们的名字分别叫红红、翠翠、青青、曼曼、娟娟,我心里说,操!怎么没有叫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取这样的名字不是更好,还可以出口。她们衣着都很简单,红色的旗袍下面是白色的丝袜,乳大乳小的都把沟暴露的很明显。胸大的昂首挺胸,胸小的暗送秋波,还有他妈的装纯情,你不看她,她不看你,羞答答的玫瑰静静悄悄的开,好像刚满16岁,连吻都没有接过。

  酒上来了,小姐也亦分配到每个人的腿上。我看到已逾不惑之年的林副总一口一口地喝酒,一把一把地在小姐身体上摸。想我爸爸如果活到现在,也到他这年龄了,现在,可能还没有睡觉,或者和我妈在相濡以沫,或者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照看鸡狗。他可能一辈子连小姐都没见过,但我想,他的生活,绝对要比此刻的副总幸福。

日期:2009-06-06 16:34:35

  (7)
  29年以前,我出生在江西中南部的一个农村。
  家境贫寒。我爷爷在地主的压迫下成长,娶了同样是做长工的我奶,生下了苦命的我爸。由于家庭环境的恶劣,我爷爷很早就得病去世。我奶改嫁。我爸爸一直说他自己,是黄连木刻的娃娃——苦孩子。娶我妈妈的时候,就借了两升黄豆,磨成浆,加了几把米,放了几根酸菜,喊邻居们来吃了顿饭。晚上,又借了床被子,在寒冷的冬天里造就了我。虽然我是个男孩,但从小就把我视做掌上明珠。而且,由于条件不好,对外说是支持国家的生育政策。对内其实是怕孩子多了苦了我。所以,就生了我一棵独苗苗。

  从小,我就背负着家庭的祖训:要好好读书、上大学,出人头地,做国家的人,其实就是说现在的公务员。我是我爸的好孩子,从小到大,从小学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首位。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里穷的连电灯都照不起。那时候,国家还没有搞“光明工程”,电灯在农村还是奢侈品。都是用的油灯。就是那样的油灯:一个瓶子,装满油,用棉花搓一条线,放在油里浸湿,棉线的底部在瓶里,顶部点亮。虽然是星星之火,却也满室有光。

  那时候,全村点油灯的不是我们一家。但就数我们家的油灯最亮。我爸爸为了节约能源,吃饭睡觉和我妈恩爱都是摸黑进行。只有我写字看书的时候,那盏灯才会大放光明。许多年以后,我读过一部外国作家的小说,名叫《神灯》。我想,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一盏神灯。这盏灯能驱赶黑暗,迎来光明;这盏灯能让邪恶远离人心,正义永驻人间;这盏灯能让达者兼济天下,困者发奋图强……

  但是,现实和原意总是背道而驰的。
  高三那年的夏天,我爸从地里干活回家,到一条大渠里洗手,不慎从长满青苔的台阶上滑了下去,被滚滚的急流卷到了20里以外的邻县。七天过后,打捞起尸体的时候,人已不复原形。我跪在苍茫的天地间欲哭无泪,心目中的神灯瞬间熄灭。再一周过后,我收到了浙江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把那张纸放在枕头下压了一个晚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第二天,瞒着我妈悄悄地到我爸的坟前把它化成了灰烬。

  我准备扎根农村。只要有决心,黄土变成金。正逢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兴起,“科技兴农”的口号一夜之间如梨花盛开,传遍了大街小巷。镇上便积极响应党中央江总书记和江西省委的号召。决定发展特色经济,要求“一村一品”,每个行政村都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项目。西瓜芝麻,柑桔梅子,都可以,但要做大做强,上产量,出精品,“江西特产”的牌子也一定要在中部崛起。但那时邻近江浙广东的江西,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老农都跟古人一样,斗大的字不识几筐。要不就是妇女同志们,但大半都有孕在身,要不就得奶孩子。在这种背景下,我做为知识青年,决定被派去陕西杨陵农科城学习半年,回来后学以致用,领导父老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振兴江西经济。

  日子已经基本定好了。过了端午节后就得去陕西了。我妈帮我到街上去扯布,找裁缝做了几身新衣服。我用手摸着那料子,硬格铮铮的,可都是好布啊。可我妈,她身上的衣服有哪件不是打过补丁的!补丁重补丁,没有一块布是完整的啊。可端午节这天晚上,村长到我们家里来,说支书家小宝前几天从广东回来了,也想留在农村发展。你有知识有文化,去不去杨陵都能干个样子出来。这次,就先让支书家的小宝去,等下次有名额了再给你。我的拳在心里早握成一团,恨不得一拳冲出去把那张像花一样的笑脸打落下来。我看到我妈送村长出去后,笑着流泪对我说,“方儿,我们孤儿寡母的,遇事,你要受。”

  我伏在妈的怀里,哭着说,我没事,我受,妈,你别哭。

日期:2009-06-08 08:08:31

  (8)
  时光飞逝,我慢慢长大。
  二十多一点,我妈就托人给我找对像。我一直发育很晚,青春的骚动似乎不是很明显。白天干一天活,晚上搞热水泡泡脚,躺在床上看看书,然后一觉睡到鸡鸣狗叫,就这么过了好几年。偶尔看到书上描绘的那些情节,也曾热血沸腾。但喝口凉茶压压,也就过去了。相亲的次数不在少数,不是人家嫌我们孤儿寡母,房子太矮。就是我嫌人家姑娘膀大腰圆,不讲卫生。有一天,远近闻名的媒婆黄四娘却领着一个姑娘到了我们家里。进门的时候,我偷偷地瞥了那姑娘一眼,那姑娘也在偷偷地瞥我,这四目相对,总算找出了一点感觉。就像书上写的,那心,我的妈,怎么跳的这样快。

  黄四娘给我做介绍,说姑娘姓白,叫白雪,是北面大木场的。大木场我知道,是一个山寨。条件恶劣,海拔至少几百米。光知道盛产木材,谁知道还出产大姑娘。我对黄四娘说,辛苦你了,四婶。走这么远的路,先坐下歇歇,我去洗把脸。我进屋的时候,又偷偷地望了一眼那姑娘,看到她的脸一片朝霞,像西天的云彩。那时候,我看女人,首先是看脸,而不会去注意胸部,现在想想,那个叫白雪的姑娘虽然胸不大,但就像她住的山寨,海拔绝对不低。我也知道,在这样的海拔上面,男人也绝对不会高处不胜寒,只会高处更加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