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是这样炼成的---祝由术揭密》
第23节作者:
秋叶飘伶 "祝由师"是通过能和鬼神相通的姿态给人信心,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远古时代的人类,将患病看作是神灵惩罚,恶魔作祟。因此,或是祈祷神灵的保佑、宽恕,或是采用驱鬼、避邪等手段来治疗疾病,"祝由师"就是利用了当时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不可抗拒的现象的恐怖、崇敬心理,把自己扮演成可以与鬼神沟通的导体,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当他在演示与上天沟通的过程时,患者的心态高度地集中,并且处于绝对的至诚状态(现代医学证实,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可以增强免疫力)。这肯定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根据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在远古时代,由于生存条件的原因,人类的寿命很短,只有15~30多年,而且所患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节气变换导致的外感伤风,因为饮食不洁导致的消化不良,因为各种外伤导致的感染以及皮肤病等。这些病,在现代,不会造成生命的终结,而在当时,只能是凭借自身的抵抗力来碰运气了。当人在有了信心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强,红血球、白血球,特别是淋巴细胞会大量地增多,这些细胞都可以杀死进入体内的各种细菌、病毒。"祝由"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利用了人类对于因无法控制痛苦,而产生的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因不知道痛苦原因,而对于鬼神的崇拜心理所诞生的最早的心理疗法,当然能够获得一些疗效。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实施"祝由术"的同时,在病人身边总是要生起一堆火的。根据当时的说法,火可以驱鬼避邪。从现代看来,不管是伤风感冒发烧,还是上吐下泻肚子痛,在火堆旁边烤出汗来,肯定是可以达到治疗效果的,就是在现在,医学治疗这些病时,依然没有离开"发汗"这一治疗原则,只不过是通过吃药发汗而已。其实在最早期的医疗活动中的"祝由术"中,不光蕴藏了"心理疗法"的雏形,而且是"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的早期探索。如果我们仅仅用"迷信落后"来否定"祝由",就是对我们祖先当时的科学进步的否定,对现代医学基础的否定,对于自己古老医学文化的否定,那才真正是无知的表现。
当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再用"祝由"这种方式来治病了,但是,利用病人的心理,采用一些"咒语"治病的方法,至今还是存在的,特别是流行在少数民族中。而且不光在中国,这种方法,散布在世界各地,例如东南亚的"降头术"、"扶乩术",欧洲的"催眠术",都可以看到"祝由"的影子。
在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的远古时代,治病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用言语、行为进行开导、说服。这种方法,开始由亲近的人随意而作,慢慢地从家族、部落、地区中涌现出威望较高的长者,或者由知识较多、经验丰富、能说会道的人,在某种仪式下,通过他们的方言、行为、舞蹈等方式为人治病。
据古书中记载的一个叫中庶子人说,他见过一位叫"苗父"的"祝由"高手,是一个"上古为医者"。 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苗父的治病手法要比当时的普通"祝由师"在治疗方法上更进了一步,他的方法简单了很多,也有效了很多。当时的"祝由师"在治病时,祝词繁复,手法繁琐。除了念咒,还要助之以画符、烧符、焚香、化纸等等,不一而足,并且通常只能治一些简单的病,而苗父只用一只草狗、十个字,就能治大小各种疾病。
苗父就是一个成功的"祝由医"了,因为他念的十个字就是祝祷的祷词。他那个特殊的席子和草狗,是用什么草药编成的,在病人身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可以推测,席子和草狗的药效功能,肯定胜于那十个字,可是,当时的患者最信任的,却是那十个听不懂的字,正是因为自己听不懂,所以更相信鬼神听得懂,更坚信自己会在鬼神的帮助下痊愈,这就是心理疗法的功效。有了这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席子和草狗的药效得到了最高的发挥,多么伟大的苗父啊!他应该是心理学的鼻祖了。
这些在医学萌芽时期的治疗方法,是世界各民族在文化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巫医并存的,早期是巫盛于医,根据现在的一些文献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尧帝时代,"祝由"是医疗、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那个时代的著名医生叫"巫咸",在史料上称他为"神医",他就是用"祝由"的方法治病("巫"在当时是一个职称,"巫咸"在今天就称为"咸医生"。根据《山海经》记载的著名巫医就有十几个,他们是: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号称"十巫"。《海内西经》记载六巫: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古书上说他们"皆操不死之药"。我把他们的名字留录此书,以示对他们的纪念)。所以我们常说"医巫同源",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医生的根源来自当年医学先驱--"巫"。后来随着儒学的发展,医学在儒学的理论基础形成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医学从巫术中独立出来了,中医学诞生了。春秋时代,一个新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学建立了。
从我国文字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原始医药发展的大概,古"殹"字有防役的意思,在巫祝盛行的时代,"殹"字下面加了一个"巫"字,而写作"毉"字了。后来,人们在储存粮食的过程中发明了酒,并把酒的功效应用到了医药上,酒成了制造药物的基本原料
日期:2010-1-12 13:57:00
祖师爷的故事
我们这一派有个规矩收徒时要先讲祖师爷的事,再讲自己的修炼过程徒弟认可了才可以教.
我们祖师名叫石大,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人,他略懂一些医术,只能为人治疗一些小病小灾.
一天,来了个祝由师,法术高明.石大便拜其为师行走江湖.
三年后的一天,祝由师要为一富户治病,不料家中有急事.祝由师只好让徒弟石大替他治病,自己急速回家.石大跟师三年,学会不少治病本领,只不过未曾独立行医,这次师傅要他去为富人治病,石大即担心又害怕,又特别高兴.
石大经过充分准备,按照师傅教给的方法去给病人治疗.可没想到病不但没好反而更加严重了,师傅回来后大骂石大,将他赶出师门.
石大返家后,仍为人们治个小灾小病.有一天,石大正在打坐练功,有一人妻子得了急症眼看就不行了,求他去治.赶到病人家中,只见病人两眼发,囗吐白沫,经脉全乱,查了半天也没结果.此时病人的孩子哭喊叫娘,病人满脸痛苦,家人也急的团团转.瞬间,石大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救人如救火"
只见他,身体晃来晃去,似倒非倒,似站非站,手指恍兮惚兮在病人身上乱扎.一个时辰过去了,奇迹出现,病人气脉通调,面色红润,能够站立行足.更奇怪的是病人身上凡是石大手指过之处.均留下像针刺一样的针眼.
从那以后,石大似有所悟,画符念咒无不灵验.特别是指针更是神奇,人们不理解,就给这种方法取名"疯针"
从此"疯针"名扬四海.
-----------------------------本门的十八针即在此基础上演变来的,所以特讲究悟性.
日期:2010-1-12 20:49:00
故事外的故事12
听朋友说的,原文照搬.
前两天的下午,我约了四个儿时的朋友们一起去打麻将。这其中有我、一个叫做婷婷的女孩,还有另外的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大家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拘束,直接就谈笑风生地上了桌子开打。刚开始的时候打的两圈还非常正常,大家是一边打一边聊着儿时童年的往事。不过打着打着,我们就渐渐的发现婷婷有点不太对劲……
在我们这四个人当中,应该数那个叫婷婷的女孩子最活泼、开朗和调皮了,而且她的话也最多,总是一副阳光的笑脸;更重要的是,婷婷是那种很单纯,没有什么心计,有什么情绪全都表现在脸上的那种女孩子,而她的这种性格在麻将桌上的表现就是那种和了把一块钱的小屁和也能够兴奋半天,当轮到自己自摸和牌但是恰巧被别人截了就会龇牙咧嘴恨不得杀人的那种形象……
可是那天随着牌局的进行,我们发现,婷婷脸上的表情渐渐的由丰富变的很单调,而且是越来越单调枯燥,等到了后来干脆就是一直绷着脸瞪着眼睛不笑也不说话,只是机械地打牌。最开始我们三个也没太留意,只当是婷婷她的牌运不佳在那郁闷着呢,我还在心里偷偷的暗笑原来婷婷你也有憋闷的时候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