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15 22:42:00
第四十五章 宇宙基本计划(2)
我相信,暗杀行动百分百和地下组织有关,我们必须前往日本,亲自对遗留线索进行新的评估,有些看似无用的蛛丝马迹,也许对于我来说会是重大的线索。
我和老顽童风风火火赶到了日本东京,在机场迎接我们的就是我事先安排好的何涛。
何涛是老顽童推荐给我的联络人,他自己却不认识,我介绍老顽童是我的领导,何涛更是毕恭毕敬。
这次来日本是公事公办,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无需动用何涛那些暗藏的关系,他唯一的任务是充当司机和饮食起居等接待工作,顺便当好翻译。
因为本案涉及航天计划,到警局的第一步是索取相关的资料,让我们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
“宇宙基本计划”是一个公开的计划,根据2008年日本出台的《宇宙基本法》制定的,基本计划是将过去以研究开发为主导转为重视产业振兴、安全保障等领域的航天活动。
具体实施方面,是要加大人造卫星发射次数,拟在2009年度至2013年度内总计发射34颗人造卫星。初步估计,要实现上述目标,在5年内需花费大约260亿美元,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惊天的计划。
日本有这个经济实力,要发射一万颗卫星我也不关心,我只注意到其中一个环节,里面涉及到增加情报安全类卫星的研究与发射,并已于年初成功发射了一颗以此为目的的同步卫星,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文章。
一颗同步卫星对于激光事件是不够的,但地下组织不仅是一个国家参与,不会只有一个渠道,至少这一颗就值得怀疑。
所谓用于情报安全的卫星,主要是探测导弹发射和早期预警的功能,里面涉及到一个传感器的技术,其核心就是以激光技术作为基础的,如果地下组织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自己的激光发射装置安放于卫星之中,就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以掩人耳目。
案件的死者正是该计划的关键人物之一,我和老顽童初步分析,死者有可能是地下组织的成员或是被买通的知情者,他的死,可能是地下组织担心事情败露,舍车保帅的举动。
对事情的背景进行一番了解之后,就是要尽量去寻找细微的蛛丝马迹,死者不是个一般人物,如果留下了什么线索,必然是至关重要的。
这方面我是外行,具体案件由老顽童来进行。
“请问,死者是如何被害的?”老顽童问。
“在自己家中被人用枪集中头部死亡。”负责接待的警员回答。
“家里还有什么其他人没有?”
“他目前独生,只有一个菲律宾女佣,也被害了。”
“哦,现场有什么特别值得留意的地方吗?”老顽童职业性的询问。
“家里都搜遍了,只有一个唯一的小疑问,只是看不出来里面有何用意。”
“哦?那是什么,说来听听。”老顽童机敏的问道。
“要不我们一起去趟现场,再具体说吧,在这里说不清楚。”
“也好。”
一行人来到死者的家,一幢位于东京市郊绿树环绕风景幽雅的豪宅。
日期:2010-1-16 18:52:00
第四十六章 死亡迷局(1)
日本的豪宅和国内有所不同,不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文化背景不同,二是设计观念不同。
中国的豪宅容易和“大”划上等号,十大九不输,有钱就购大房子,一块地方全是大房子,谁家是谁家分不清楚,进去就迷路,造型千篇一律,普遍缺乏个性,可能和中国人较于保守的传统思想有关,不宜过分张扬。
日本的豪宅则不一定大,大倒也大不了哪去,因为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没地方修,也不显得高大宏伟,这和民风有关,日本人习惯榻榻米、推拉式门窗,都是长期人口过密造成的,尽量不占地方,层高也不很高。
但两者有个最大的区别,看他们的房子,豪与不豪,从外观就一目了然,极具设计感和个性化,不用贴标签就知道是哪家,房子的很大一部分成本估计都耗这上面了。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人比较富有创造力,虽然这个民族相对比较矮小,但这点极其值得大家学习,创造力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比较匮乏。
如果你在日本看到一个奇丑无比的超级大胖子和一个翩翩美女从这样的房子里携手走出来,请不要大惊小怪,因为男的极有可能是相扑选手,在日本收入最高的人,老天是公平的,他们彻底的牺牲了自己的肉身换来大量的金钱,代价是极大的,好在都有美女簇拥着,找回一点平衡,可惜她们簇拥的不是肥肉,是这身肉换来的东西。
然而,如果你看见一个官员从这样的房子里走出来,就比较少见了,因为日本的官员大多住不起这样的房子,不是官越大房子就越大,这点和国内正好相反。
腐败,在哪都有,有人有贪欲的地方就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拿日本和我们日常所见的情况来比较,日本就算是清正廉明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反腐机制,在反腐倡廉方面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不要说调查一个芝麻绿豆丁点屁大的官,就是调查首相也不用开常委扩大会议集体研究,其实很简单,他们的反腐机构是完全独立的,不是由组织部门任命的,只要是被任命的,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看一个反腐机制是否先进,本质要看这个机制是从打击还是保护的角度出发,显然不言而喻,一个积极有效的反腐机制可以大大的激励老百姓的革命热情,相反则是丧失,民族惰性会愈演愈烈。
言归正传,看到这样的症状,我和老顽童都习以为常,在警员的暗示下,我们得知,死者死在这个房子里本身就不正常,他们怀疑死者曾经受贿,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因为房产不是在死者的名下,而且有其他专门机构进行调查。
我觉得这是个突破口,提示道:“如果找到真正的房主,不就可以找到受贿的来源了吗?也许是个线索。”
警员平静的说道:“我们已经向相关机构询问过了,真正的房主早已不在人世。”
原来如彼,找了个死人充当房主,此举比较高明,但不提倡采用。
进到室内,装饰陈列极尽奢华,如果不事先声明这是民居,你会以为来到某处艺术博物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