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
第58节

作者: 瓦尔登湖一滴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1-22 21:15:37

  初二的早晨,姜示范的妹妹和妹夫回到娘家,吃过午饭,姜示范、蓝维誉收拾东西要回城里。
  平时,都是妹妹和妹夫照顾父母,姜示范不愿意说客套话,让蓝维誉拿出1000块钱给妹妹,贴补家用。
  临行前,姜示范看父亲胡须太长,用热水发起肥皂沫涂抹在脸上刮脸,姜济祥借儿子的手,摸自己的脸:“这地方再刮一下,对,还有这儿……”
  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姜济祥是用这种方式,想再与儿子亲近一下。
  “爸,我走了。”

  “走,走,没事儿,别回来。”
  “嗯!要棚改了,我可能很长时间回不来,你的病要赶紧治,别太操心了。”
  “治,我抓紧治,没事儿别总打电话。”
  刮过脸的姜济祥显得年轻了许多,姜示范回头又看了父亲一眼,心口不知为何,有一股热流往嗓子上涌,心痛的振颤,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蓝维誉开着车驶出白雪覆盖的椽子沟村,情绪一直很低沉,姜示范逗她她也不理。
  关于春节生孩子的玩笑,还萦绕在她心头,这是一个结,很深的结。与老西处对象的时候,老西经常送一些漂亮孩子的挂历,畅想婚姻的未来,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就是孩子。
  老西爱开玩笑:“你这么漂亮,加上我这智慧的基因,生下的孩子,不优秀我们直接就否定达尔文的《进化论》,南丁格尔老太太也不会乐意,有多少天使在等待这美妙时刻的到来啊……”
  老西的玩笑或许是无意的,但的确给蓝维誉内心造成了阴影。
  蓝维誉有一个姐姐,在蓝维誉上中学的时候,姐姐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姐姐住在老城区,那种房子很破旧,是两户合厨的那种。那女孩真漂亮,眼睛毛嘟嘟的,小嘴红的像樱桃,在床上爬来爬去。一天,姐姐要上街买菜,打电话让蓝维誉帮助她看孩子,她走得太急,蓝维誉没到就出门了,两分钟以后,刚刚睡醒的2岁孩子,为了找妈妈顺着床爬上没有护栏的窗户,从三楼摔了下来……刚刚走到楼下的蓝维誉亲眼看到了这一幕,立刻昏倒在车来车往的路上。

  为了这件事,姐姐与姐夫打成了一团,虽然姐夫没有太埋怨姐姐,但姐姐受不了如此强烈的刺激,每当自己在房间里独处,就用刀子割自己的身体,带着鲜血的指印涂满了墙。
  离婚,离开过去的一切,即使这样,经过十年的心理折磨,姐姐再婚以后,才逐渐得意解脱。
  蓝维誉与姜示范好了以后,蓝维誉除了说不要孩子以外,再没有提出格外的条件。
  姜示范曾经试图帮助蓝维誉打开这个心结,但不行,蓝维誉说:“让孩子面对这个不可预知的世界,我们要他们干什么?”

  有些事,只能尽心努力,而无法预料,这大概就是命运吧!
日期:2010-01-23 20:18:21

  左英红春节值班这几天,几乎没有消停。
  棚户区再穷,到了春节,流落在天南地北的孩子们也要回来看看父母。人多嘴杂,事儿也就多,哥们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一言不合,就会杠起来。左英红这几天,与负责值班的社区书记、主任,每当有了家务事,都要去当和事佬。

  姜示范、蓝维誉回蓝维誉家给父母拜年以后,赶紧回到了金凤街道办事处。
  他们在家带回了现成的吃食,冰镇肘子、油炸丸子、粘豆包、烤鱼……蓝维誉准备下厨炒菜,留左英红一起吃过,再让她走。
  正说着,左英红爱人和上大学的女儿来了,邀请姜示范两口子到他们家过年。话音未落,一拨又一拨请客的来了,区委书记李书记、徐文婕两口子、民政小姚……前后脚都来了。
  蓝维誉说:“既然大家都来了,谁也别走了,都在这里过年吧!”
  两人赶紧张罗做饭,住在附近的左英红、徐文婕也从家搬来了酒菜,大家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还在们在院子里放起了焰火,一度落寞的金凤街道,也有了年节的气氛。
  李书记先举起酒杯:“我先提议一杯。要棚改了,这杯酒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此大规模的棚改,我们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莫地沟、锦阳棚户区过完正月十五开始搬家,这是对我们全体社区干部和街道干部的考验。这酒,是过年酒,也是壮行酒,来,干!”
  喝完第一杯酒,李书记问:“英红,示范,签协议的有多少家了?”
  左英红:“96%都签了,比我们想象的要顺利,这都是文婕他们这些党员,工作做得扎实。”
  姜示范:“剩下的4%,基本都是没有能力交扩大面积款,棚改房要比他们原来的面积大,多少都要交点。我和左姐正在想办法。”
  左英红:“莫地沟李德水、蔡温义,锦阳棚户区隋明怡家似乎有点麻烦,他们几家人口多,棚子套棚子,在前期摸底调查中了解,这些棚子都有30多年的历史。”
  李书记:“不能让这几户拖棚改的后腿,先讲明政策,做工作让他们搬出去。市棚改指挥部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正在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
  姜示范:“如果他们坚持不搬呢?”
  李书记:“不搬?只好采取强制措施,那些棚子本来就是非法建筑,一开春,大批施工人马就要进驻施工。市里已经下了死命令,当年搬迁,当年施工,当年把新房的钥匙交给老百姓。总不能让这几户人耽误几千户的大事吧!”
  左英红:“虽然说那些棚子属于非法建筑,没房照,没地契,但归根结底也住了几十年了,就这样把他们轰出去,给谁都不干,肯定会引起对抗,闹不好容易出大事。”
  李书记:“是啊!我听说金凤街这边有人请施工队正在套棚子,准备趁棚改大捞一把。”
  姜示范:我们已经做了准备,在对莫地沟、锦阳棚改的时候,已经着手对整个街道棚户区情况进行了普查。非法建筑与非法建筑不一样,这是一个历史问题,我希望上级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区别对待。”
  李书记挠挠头:“这事儿,如果开了一个口子,好事兴许变成了坏事儿。有些事儿,不是区里能解决的。”
  李书记说的是实话,由于莫地沟动作快,搬家协议大部分都签了,而随后开始二期棚改,金凤街道那帮想占便宜的混混,就是难啃的骨头。如作为负责搬迁和回迁工作的姜示范,已经感觉到将有一场恶仗要打。
日期:2010-01-23 21:34:26

  姜示范、左英红从初三开始到莫地沟、锦阳两个棚户区拜年。拜年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们要通过拜年,让另外没有签协议4%动迁户把协议签下来。
  不签协议的人主要分两类,一是没钱动迁的贫困户,而是因历史遗留问题,非法扩大棚户建筑的人家。
  其中,有几家老人还行,而他们的子女却非常不客气。刚进去给拜年,说话还客客气气的,当听说立即签协议,李德水的两个儿子立即就火了:“你们说非法,就非法了?我们在这破棚子里住了30多年,你们谁管了,谁说非法了?现在,搞棚改就说我们非法了,你们当官的嘴,还叫嘴不?”
  姜示范连连点头:“市里、区里正为你们的事儿,想办法。”

  “啥办法?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想骗我们把协议签了,然后,把我们全撵大街上去。我告诉你们,来这一套不好使。”
  “你们先发扬风格,把协议签了,好让棚改顺利进行……”
  “没门儿!等动迁那一天,我把老婆孩子都弄房顶上去。谁敢扒我们的房子,就把我们一堆儿埋了!”
  ……
  与旧棚户共存亡,似乎成为李德水、蔡温义、隋明怡等人家的共同决心。
  姜示范他们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但整个春节,他们还是签了一半协议,那就是几个没钱交扩大面积款的贫困户。害怕大规模动迁以后房租提价,姜示范提前给者几户人家租下临时住处,解决了他们的搬家问题。另外,左英红、姜示范等几个街道干部,从自己家里拿出积蓄,暂时垫付了扩大面积款。4%的数字,立刻下降到2%。
  听说是街道干部自己拿钱垫付了扩大面积款,几个贫困户抓着姜示范等人的手,千恩万谢。特别是有病在床的李肃刚,抱住姜示范放声大哭:“兄弟哎!兄弟哎……”

  李肃刚想好了,准备开春了,到街上给人擦皮鞋,挣一点,总比窝在家里强。
  姜示范给有有带来新书包,打开书包,是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和一摞本子。
  姜示范对有有说:“开学,叔送你去学校。”
  有有的形象思维很好,用笔画下了正与爸爸唠嗑的姜示范,画面虽然很抽象,但姜示范厚厚的嘴,浓重的眉,还是被他稚嫩的笔法抓住了。
  春节,对整城市居民是一个节日,而对市委、市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棚改工程并不是老百姓自己建一个房子那么简单,几十亿的棚改投资涉及市政、工程、混凝土、水泥、供暖及配套零件等众多项目。不用多,如果拿下一个小小的水龙头和开关,就能赚上一笔。
  ——棚改其实是一块肥肉。
  春节前后,来自全国、省内外几百个大小老板,把市内仅有的几个上档次宾馆几乎全住满了。这些老板真有神通,一些要害部门的主任、局长、处长,只要参加朋友、同学聚会,他们就会出现在现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场声势浩大的节日公关开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