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太息以掩泣兮--北京流氓编年史》
第36节

作者: 我不折花花亦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1-25 12:24:14

  作者:哥不想说 回复日期:2010-01-25 11:31:16 
  很多文物发还的时候家属都不要,愿意要钱,有个大官的东西除了文件和手稿算D产不能还,其他满满一车,包都没拆就让家属分掉了,,,
  --------------------------
  您说这事我自己家就发生了,子女都盯着补发的几万块钱,其他的一律都不要,没文化啊,念书的时候全荒废了。我妈手里的,还是文革前姥爷看他们清苦,自己又给不出现钱来,就给了些东西,他们把认识的卖给了荣宝斋,不知道的送人,嫌坏了没用就扔了,比如表和笔,衣服改了一家子穿,这个还是有文化的呢。日后两人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钻戒,6克拉卖了65,一克拉10块,另外5块是金子打的托。两人用这个钱,加上自己攒的,一共凑了不到200块结的婚,那戒指钱买了套铝锅,相当于现在的整体厨房。

  改革开放后两人一吵就扯上这个,我老爸就说,那东西又不好看,跟个玻璃一样,谁知道呢?哥哥我听着气啊,说真是钻啊,老爸说是,就是没那么亮,就跟个玻璃差不多。长大了哥还特地研究了一下,估计那时候切工不行,所以看着就象个碎玻璃,什么鸽子蛋啊。
  有时候两人吵急了,老爸就说,当时要是不卖,文革的时候不定怎么整你呢!后面再加上一句,文化大革命那么多年都没把你那些资产阶级思想改造过来,刚刚吹点风你们就蠢蠢欲动,我看啊,还得来一次文化大革命!
  后面这种吵法,哥从小听到大,直到现在,不跟老爷子聊时事,见面放下东西就跑。话不投机,没办法。
  看到常家后来房产补了好多钱,哥看着心痒啊,回去问,不是说咱老家是老大的地主了,房产没收不少吧?那人革命了东西还是自己的吧?我爷爷就没交待过?

  老爷子那时候还是壮年呢,一拍桌子,革命是为了什么?啊?你这样,不怕人家说反攻倒算吗?亏了你还受党教育这么多年,满脑子都是钱,思想觉悟怎么这么低?
  哥上面说的都是复读机出来的,除了没把有口音的那些放进来,其他都对。反攻倒算这还是解放初的词呢,他居然用在自己身上,服了。
  后来哥没辙啊,自己挣去吧。现在,以北京的物价,要不是哥贴补,老爷子还有心看时事骂娘呢,盘算那点菜钱去吧。一辈子,改不了了。人啊,投胎的时间MS更重要,timing, timing啊。
日期:2010-01-25 12:50:59

  借着兴,再补点哥家里的闲篇儿。
  哥的老爸这辈子,做过一件让我妈及其娘家感激一辈子的事,这事让我老爸一生做了唯一的一次hero。
  文革快结束的时候,斗争特别激烈,当时邓上来又下去,为了保护一批老同志就把他们全送到干校去了,就是所谓的牛棚。牛棚也分级的,这个也是后来听说,不同级别的关不同的棚。哥的姥爷就是其中一个。
  老人家这辈子就毁在当愤青上,可怜啊!大概说一下吧,学建筑出身,抗战初期加入国民党,作为先遣部队撤离南京,这算是躲过了一劫。到了陪都重庆,看到流亡政府醉生梦死,一气之下投奔西南联大教书去了。抗战刚一胜利,辗转香港绕道福建,用了半年才回到南京,参与战后重建,后来作为少壮派支持经国先生打老虎,完败。国民党拉他,美国伸手,他都没走,自投GCD,建国初期受重用,57年开始断续牛棚中。说起来跟故事中的柳老先生比较象,只是结局更惨一些。

  进了牛棚之后,以为又要挨整,身体不好,快不能自理了,觉得没有颜面,自绝了。走前自己把裤脚扎好,怕失禁脏了别人。尊严大过一切,深究起来真的不是挂在嘴上。
  当时,哥的老爸作为家中唯一成年男丁,出面处理后事。据说我老爸和组织派来的各种人谈了三天三夜,把毛选、列宁选集、马克思选集能用的都用上了,干嘛啊这是?就是为了给老人的去世定个性。从反革命畏罪,最后谈成了因公去世。
  各位说这个有那么重要吗?当然,这个反革命的结论你要是认了,以当时的情况,哥哥我上学的时候都得被歧视,不用说直系子女了,上学工作都没戏,这辈子就完了。另外,我老爸就说了当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钱。谈成因公,一个月家属有36块的补助,要不然我姥姥一家连生活来源都没有,子女都插队。
  据说老爸的这次表现给那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姥爷平反后,父母的工作调动也比其他人顺利,这后面听说也有老爸当年的英雄气概起的作用。

  象笑话吧?都是真事,艰难环境里,哥一个孩子差点因为没人管病死了。对当时的父母来说,政治生命,那个比真正的命都重要,一个孩子算什么,不怪他们。
日期:2010-01-25 13:31:51

  时间差不多了,讲故事。
  -----------------------------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夏天就过去了,而远峰的身体越来越差,人也越来越苍白,老叫着胃疼。起初他和梅姑娘都没在意,两个人的心思都在新出生的孩子身上,洗尿布喂奶做饭收拾,过了五十六天出了产假又得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这么小的孩子又没地方收,可把小两口给急坏了,哪顾得上自己不舒服啊。
  最后孩子入托这事,还是远征的妈,也就是孩子的奶奶给托的人,送进了北海幼儿园,办了个日托,全托的话梅姑娘是真舍不得。所以这小两口白天工作,晚上带孩子,忙忙碌碌的。有时候单位晚上开会政治学习,连孩子也得带着,饭就在食堂解决,开完会半夜里从单位打壶开水,回家洗洗涮涮,一天的日子就过去了。

  刚刚入冬,有天后半夜,远峰生生的给疼醒了,手顶着肚子说不行了,我得去趟医院。梅姑娘开灯一看吓一跳,只见远峰脸色惨白,手顶着肚子,头上大颗的汗珠子往下掉,疼得脸上眉毛眼睛都拧一块去了,不难受到一定程度远峰不会这副模样。
  梅姑娘帮着远峰穿上衣服准备去医院,回头看看床上孩子睡得正香,说还是我陪你一块吧,挂号抓药的我也能给你上下跑跑。此时远峰已是疼得直不起身子,不答应也不行了,于是小两口锁上门,推上自行车往医院走。
日期:2010-01-25 13:34:2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