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是这样炼成的---祝由术揭密》
第37节

作者: 秋叶飘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2-3 11:15:00

  第六课
  天医派纠偏十八法
  练功偏差,古今皆有之。即古谓“着魔”出偏。古人练坐禅(打坐)怕“着魔”(即狂幻不止),常有明师一旁监护,是为护功。这就是说大动不已出偏。即阳性反应(神经错乱)。另有一种阴性反应(即九窍不通,窒息而死),这种出偏一般人缺少了解。有的反从宗教迷信角度出发认为这是“得道升天”了。《内经·素问·生气通灭论》中说:“阴不胜其阴,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净,九窍不通”。这段话就是指练功发生偏差的原因。现在一般练功出偏都以阳性反应为主,临床症见:轻者头痛、胸闷、腹泻、狂舞,重者精神失常。可见练气功而出编差,深受其害者,不乏其人。那么气功偏差究其原因何在?

  一、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1.为师不明,误人子弟
  有的教功师自己不求甚解,以错传错,以讹传讹。有的则自鸣清高,故弄玄虚,将练功中出现的幻觉进行大肆宣扬,将学者引入邪途,使人想入非非。更有甚者,宣扬迷信,使人着魔入邪。
  2.学者自惑,急于求成
  的学功者认识不足,好高鹜远,道在近而求诸远,道在易而求诸难。总想-口吃成个胖子,或者朝秦暮楚,功法频换。当然,还有些是因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不适合练功,或不适合练某种功而换功的。

  3.明其静而强求其动
  练功应以清静为本,无欲才能静。练静功者先要摒除一切私心杂念。只有无欲,才能入静。有不少练功者为片面追求气盛,狂热地导引气机发动,在内气尚未充盈之时,急于求成,导致气机出现各种紊乱状态。练动功者如不明动静合练互用之理,盲目追求所谓动,势必走向反面。练功者首先要明动静之理。盖动极当静,不静则阳盛而伤神;静极当动,不动则阴盛而伤气。动静失宜,则有阴阳偏盛之患。练动功须以动求静,动中有静,自然而练。

  4.不明其柔而强练其刚
  练硬气功者首先应请教明师,务必获得正确的方法。有许多学功者欲求神奇硬功,单纯追求,急于求成,以致产生偏差。练功者应明刚柔之理,刚柔兼具,是谓阴阳合德。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刚柔相济,是为得其自然。具体应掌握以意运气,以气拨力,内外兼修,半练半养等运动原则,而不误入歧途.
  5.不知其意,但知其宜
  的练功者出于无知的虔诚,以为不必避忌,肆意习练。殊不知天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如不知避忌,处置无方,均会种下各种偏差的祸根。故练功者应明天时、地利、人和之宜,应避天之六淫、人之七情之忌。如:练功者应选择风和日暖的清晨为最佳练功时间。春、夏、秋应早起,冬季必待日出方练。至于练功场所,应尽量选择景物清幽、花木相映,或青山绿水之地。忌在荒山、坟地,或阴暗潮湿之处练功。风、雪、雨、雾、雷鸣、电闪之际,应避免练功。又如生活方面,应节制“七情”、“六欲”。在情绪波动过大的情况下要避免练功。

  二、常见出现偏差现象及原因
  1.气贯头顶,头晕脑胀,精神失常,不能控制。其原因主要是不得练功要领,用意领气,使劲催气,精神紧张,肌肉用劲,经络紧缩,因而形成气往上冲,积聚头部,不能及时下降。
  2.气往上冲,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意乱等症。主要是姿势不准确,全身没有放松,特别是意念用的太重,或是机械地进行呼吸。
  3.气胀横逆,到处乱窜。练功时腹部、腿部等处的肌肉没有放松,致使元气运行到此处时,因为经络不畅通,结果造成气胀乱窜,有时伴有痛感。
  4.气机失调,阵寒阵热。冷如寒冰,热如汤煮。初学不得要领,心情迫切,急于求成,没有按照练功要求进行,致使练功时操之过急,错误地紧紧地以意念引气,结果形成气机紊乱。在一般情况下,首先全身燥热发汗,继之又冷得全身发抖,以致耗气伤神,身体疲倦。
  5.忽然受惊、心跳、心慌,甚至遗精、漏气等症。这是在练功的“入静”中,突然受到一声巨响,或者有人猛然呼喊,或者有异物触身致使受惊,引起气机紊乱,形成心跳、心慌等症。

  6.在练功中不由自主地动起来。无论是站桩或是坐功,如果身体突然不由自主地动起来,请不要惊慌,这是由于在气功的状态下气机发动的结果。手脚产生舞动的现象,应当顺其自然地动作,意念不要制止它,意念也不要支持它动,思想要保持安静。意念守住丹田,不去想它动与不动的事。这样动完了,就自然地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后,用收功法将元气收回丹田即可。
  7.练功时手脚发凉是什么原因?原因有两种。一是在练功中体内脏腑的血液循环畅通,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强,产生大量的热能散发出来。由于内热增高,体外温度较低(特别是冬季练功),两者之间的温差增大,“凉”的信息传给大脑,所以手脚发生凉的感觉。二是内气散发体外,而体外温度高于体内温度,所以自身凉的信息传给大脑。故而手足有凉的感觉。
  练功一旦出现偏差,应请有经验的气功师帮助纠治。如无此条件,也可暂时停止练功.
  三、纠偏十八法
  1.心脏病患者功后出现心跳。或因巨响、幻觉受惊吓,产生心惊、心慌难受者。纠治方法:端坐、松身、静心,搓热劳宫穴,左手置在左膝上,右手轻轻拍打左手内关数次。再搓劳宫穴,右手置右膝上,左手轻轻拍打右手内关数次。继以右手拍打左手神门数次,再左手拍打右手神门数次。
  2.因出偏心神不安,心惊失眠。纠治方法:于睡前搓热劳宫穴,上下擦耳后安眠穴数次;再搓劳宫穴数次,分别拍打两手内关、神门各数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足三里、涌泉穴各数次后就寝。
  3.因精神紧张,造成功后头昏脑胀。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上下搓风池数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数次。

  4.因意守太重腹胀,脐痛。纠治方法:端坐,闭目垂帘,内视意守两脚大趾片刻。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数次。
  5.动怒心烦练功,功后肝区发闷胀痛。纠治方法:傍树,面东站立,迈出右脚,跷起脚尖,意守大敦,意想肝区,胀气从大敦穴排出。
  6.功后发冷。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内关各数次;再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数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