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次的顺利过关,这俩破孩也就来了胆子,头一次吧,也就大半筐青草,小部分石头,后面几次倒好,青草和石头的比重直接对调!筐子的重量也是与日俱增。
“郝家小兄弟,今天下午割草110斤!”
“郝家小兄弟,今天下午割草120斤!”
“郝家小兄弟,今天下午割草140斤!”
。。。。。
郝家小兄弟几天时间红遍全村!郝老汉那个得意啊,自己的儿子这么本事,虎父无犬子嘛,逢人便夸。连秀才村长都打算贴个嘉奖的告示。关于嘉奖的告示,还是蛮有风趣的,在那个浮夸的年代,如果你插秧插的快,标题就是“社会主义插秧手”;杀猪杀的快,标题就是“社会主义杀猪手”,以此类推,郝家小兄弟的嘉奖标题就是:“社会主人镰刀手”!
有了这些虚夸与赞美,郝家小兄弟更是得意忘形,石头越放越多,筐子越来越重,重到他们哥俩把筐子拖回来的时间比割草的时间还长!
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周的时间,事情败露了。
随着筐子重量的增加,陈嫂愈发觉得古怪。古怪在于同样大小的箩筐,为啥郝电台的草这么重,一两次也就罢了,不可能回回都这么重吧?那个年代,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往青草上洒水,或者干脆把草淹在河里再捞上来从而加重重量的事不算是秘密,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过称的陈嫂家里也是这么干的。即便如此,郝电台的一箩筐草不至于重到一百四五十斤啊?
终于,陈嫂当着大伙的面儿,掀翻了郝电台的箩筐,真相大白了,框里除了砖头块子,就是石头蛋子,青草只是表面!
这事在村里炸开了锅,谣言开始四起,
“郝家小兄弟用石头当青草!”
“牲畜吃了郝家小兄弟的青草,咯掉了6颗牙!”
“母猪吃了郝家小兄弟的青草,生出一头石头猪,还被送去市里当文物!”
。。。。。
日期:2011-12-6 21:05:00
过去有人挖社会主义墙角,有人拔社会主义羊毛,这回倒好!你郝电台这回可真是为了社会主义添砖加石头了。村长首先发话:
第一,嘉奖告示不予张贴,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告示!
第二,扣除郝家500工分
第三,开除郝电台入学名额,
第四,郝家割草任务每天定为70斤
这事差点把郝老汉气的翘辫子!追着电台满村子打,路过陈嫂门口的时候,郝电台还不忘嘟囔着骂上几句!气的陈嫂也跟在后面给郝老汉打气,让他狠狠的打,这屁孩子不好好教训,以后无法无天了!一路跑,一路围观的村民也是嘻嘻哈哈嘲笑着,还不忘喊着“镰刀手,耍起你的镰刀来,跟你老头拼了!”,郝老汉更是气,舞着棒子直追!
郝家挨了处罚,任务加重。郝老汉气的要了老命,骂道“狗日的,就不能让老子好过,咱们才来了几年啊,你就这样子,孬种一个!算了,草你也不用割了,我跟村上求个情,让你上山跟着开采石头吧!这个活重,可是工分拿的多,不然咱们家到了过年就亏大了!”
郝电台知道开采石头的苦,可是也没有办法啊。自己的小聪明害了自己啊。
第二天一大早,郝电台就过去采石场报道,整个采石场50多号人,郝电台的年龄身高都是最小的,大人们走过郝电台身边都会乐呵呵的说道“小子,是个料!”。
每每此时,郝电台都会瞪大眼睛,怒目而视,“我就是个料,还是个好料,你们都是石料!”这个时候,大人们更乐了。也好,采石场都是大老爷们的天下,这回来了个小鬼头,倒是挺好玩的。
跟郝电台分到一个组的是村东头黄大留子的儿子,年方16岁出头,也是个愣头青,他是因为偷了生产队玉米被分到采石场悔过的。。说道黄大留子,这可是真人真姓啊。
关于这人的名字还有个来历。说是黄大留子头上有3个哥哥姐姐,没有一个能活到周岁的,都是莫名其妙的发热后死掉!黄大留子的老爹黄老汉就半夜里偷偷的去找神麻麻,神麻麻跟他说,你跟你媳妇八字太冲,子孙薄命,不管生男生女都留不住啊。黄老汉苦苦哀求之后,神麻麻跟他开了一剂:在媳妇怀孕的时候,找个十里八村最穷的人家,让孩子在娘肚子里认个干亲,不 管生男生女,名字里须有个“留”子,就是留住命的意思。第一个孩子留住了,以后的就可以保住了,不过你媳妇的寿命也就减了。至于减了多少,神麻麻没说,只说天机不可漏。
能留住孩子,媳妇也无话可说。黄老汉依旧照办,不仅在儿子名字里加了个“留”字,还希望他能留个彻底,所以又加了个“大”子,就是“大大D留下”。说来神奇,黄大留子不仅过了周岁,底下还多了几个弟弟妹妹,更是在16年前生了自己的大儿子-“黄机动”,这是黄大留子在村里喇叭中听广播听到的新词汇,来源于老毛的“中国人们解放军机动部队”。
日期:2011-12-7 13:34:00
一个少年单调,两个少年胡闹。这老话一点不假。一个机动,一个电台,没过一天时间就混熟了,黄机动觉得郝电台是个人精,鬼点子特多,郝电台觉得黄机动胆子够大,人挺憨厚,两人一天时间就整了一个“机动电台”组合。第二天就在采石场面向龟头山头方向拜了把兄弟,信誓旦旦生死与共!
“机动电台”这组合名字是场里的大人们取的,他们觉得这名字叫起来特顺耳。“机动电台”你们俩过来把这堆石头放到板车上,“机动电台”你们俩过来帮忙把板车推上坡子。采石场的活儿不轻松,不过有个伙伴陪着倒也乐呵。
午后饭饱,打个咯,郝电台躺在采石场的坡子上,嘴里叼根狗尾巴草,一边扣着手上的水泡,一边听着大喇叭里老村长铿锵有力的讲解《三国演义》,开场白总是这样子“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最热爱的书籍,我们必须人人熟记。听不懂没有关系,我会每天一遍又一遍的给大家讲解下去。下面开始第四回,话说,云云。。。。”
这时候,他总是象着书中情节,幻想着自己就是关云长,赵子龙,身披战甲,征战沙场。 黄机动则坐在一旁傻愣,回想着自己为什么会被别人冤枉成偷玉米的小贼。
话说,那阵子,村里老鼠横行,谷仓总被糟蹋。村长急得团团转,想到了黄机动的老头黄大留子!黄大留子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捕鼠能手, 所以被安排在农作社里看大门。这活轻松,不过特别熬人,白天进进出出人来人往,共产主义社会无人敢光天化日下偷东西,到了夜里稍有不同。人饿得时候,啥都能整出来。所以,黄大留子多半时间守夜班,夜班不好守,大活人易堵,小老鼠难防。
村里对黄大留子明确下了任务:
谷物一颗不能丢。
围着麦子的苇褶子不能有损耗,意思很明显,就是提防老鼠啃咬。
(备注:苇褶子-将芦苇晒干,劈成篾子编制而成。宽约40-50公分,长度任意,一圈圈像龙绕柱子一样绕上去,然后把谷子,麦子放进去,用来盛粮食,我小的时候家里就用这个。现在没了,连耕地都被征用做工厂了,哎。)
五只大老鼠可兑换一个工分
村里老鼠增多,估计和割草也有关系,你想嘛,村里分派割草任务,村边的草木都给割秃了,原本活跃在野外的田鼠无吃的,只能加入家鼠队列,过来谷场糟蹋粮食。
黄大留子确实是个捉鼠的能手,他也是享有“社会主义能手”称号的人。当年大留子使用竹签,细丝麻绳一个晚上能逮到10多只老鼠。
方法看上去很简单:
竹签一端削细,另一端留粗些,上面开个楞口,用来绑上麻线。
麻线在水里泡上几天,捞上来,搓实
将搓好的麻线绑在竹签上,另一端打个活扣,形成一胳膊粗细的圈状。再泡在水里几天,这样可以除去上面沾有的人的气味。老鼠的鼻子特别灵巧,人碰过的东西,它们总是小心翼翼。
傍晚时候,将竹签插在老鼠洞口,或者老鼠经常出没的喀喀拉拉地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