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你可惹不起哟!》
第7节

作者: mrlu6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话说夷陵城内杨岔路一带,原本有一座道观,名唤关圣楼。供奉的是当年三国名将关云长。住持该道观的,是一位张法官。这张法官道行高超、法术通神,难得的是最能济贫扶危、行侠仗义。这张法官六十来岁年纪,生的一副威严相貌,颌下一部胡子如蒲扇一般张开,甚是威猛。 张法官虽是道士,却属于正一派,一样的娶妻生子。这关圣楼在张法官的盛名之下,香火十分旺盛。

  龙泉镇的父老托了镇上的学官携了礼物香金来到关圣楼,要请张法官出马降妖。 张法官一听,有这般妖孽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当即拍案而起,连香金也不要了,说好第二天就带了徒弟到龙泉镇,去捉那妖龙。 第二日恰是一个晴天,万里无云。张法官带了徒弟陈丹云、付丹生二人,备了桃木剑、雄黄酒,并朱砂黄表,直奔龙泉镇来。

  到得这潭边,众乡亲早已摆下香案,点起了供烛。这孽龙倒也有灵,知道克星来了,也不出头。只老老实实躲下水下。任你如何呼喝引逗,绝不出来。 张法官取了三通黄裱纸,用鸡血朱砂写了三道符咒,钉在一副高悬的太极图上。又取出三块桃木令牌交与徒弟。用桃木剑在潭边划了一个太极八卦图,张法官在八卦图上,身合天罡、足踏北斗,拜了玄天上帝,又将一道降魔文书烧化了投入潭中。那妖龙任你如何摆布,就是不肯出来。

  张法官手持降魔铁叉,身背桃木宝剑,转身交代两位徒弟,要他们紧盯水面,一旦有变,听他号令,依次将三块桃木令符投入潭中。言毕,张法官一个纵身,跃入深潭与那妖龙斗在一起。霎时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话说张法官早年在江西龙虎山受了张天师的法録,降妖伏魔的手段,与龙虎山一脉相承。最拿手的就是降伏这些修炼成精的畜类。 只见张天师在水中与那妖龙翻翻滚滚,斗得人眼花缭乱。那妖龙也好生了得,一个翻身,将张法官压在身下,直往水底拖去。张天师虎目圆睁,大喝一声:“丹云!头道符!”。岸上的徒儿急忙高举令牌,投入水中。只见一道金光划过,那黑龙顿时失了威风。张法官一个回头望月,将手中钢叉直朝黑龙眼睛刺去。妖龙一声狂吼,正中左目。 说时迟、那时快,张法官从腰间解下伏魔锁,正要将妖龙捆住。那妖龙瞎了一只眼,越发疯狂起来。卷起满潭浑水,要将张法官一干人等,尽行卷入水中。 张法官大吼一声:“妖孽,还不受死?丹生!二道符!”。张法官二弟子付丹生闻言不敢迟疑,高举第二道桃木令牌,一声暴喝,投入潭中。 那妖龙本已受伤,又受了两道符箓的镇压,顿时全身瘫软,再也无力挣扎。张法官将那伏魔锁链牢牢将它捆住,正待拖将上来。那妖龙修炼了千年,也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此番被张法官镇住,千年修行,就要毁于一旦。那妖龙怎能甘心?

  那妖龙被伏魔锁链锁住,动弹不得。心里可惜了千年的道行,实有不甘。乃用尽最后的气力,卷住张法官的一条腿,要将张法官拖下深潭,同归于尽。张法官一声冷笑,喝曰:“丹云!三道符!” 张法官这两位弟子,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张法官择徒,不仅看重天分八字,更重道德人品。这陈丹云、付丹生二人,都是张法官磨练了多年,从诸弟子中拣选出来的。这陈丹云万般都好,唯有一样,因少年家贫,得了伤寒却又延误医治,落下个病根。一到紧张恐惧,就双手发抖,不听使唤。 张法官一声大喝:“丹云!三道符!”。那陈丹云偏偏在这个时节发起病来,将令牌仅仅攥在手中,却不知投入潭水,镇住妖龙。那妖龙得了喘息,顿时发作起来。一时张法官失了先机,竟被那妖龙卷着,一同沉入了潭底。

  岸上诸乡邻一看不好,顿时一哄而散,逃命去了。
  日期:2011-12-5 13:55:00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张法官随那妖龙沉了下去,生死未明。关圣楼中,张法官的老婆也在焦躁不安。去关帝爷前求了一注签,却又是纯黑全煞,下下大凶。这老婆子姓刘,人称刘氏。为人倒也热心快肠,只是不曾读过书,说起话来,不免粗声大嗓、口无遮拦,常常被街坊唤作大嘴娘子。
  话说陈丹云、付丹生两位弟子一路跌跌撞撞跑了回来。见了师娘,跪倒在地,报称师傅捉妖,一时失手,丧了性命。刘氏一听,哭的几番死活。关圣楼中,闻说住持师傅死了,顿时乱作一团。这刘氏哭了半天,思前想后,总是要收敛丈夫,完了夫妇礼节。于是召集了张法官一干弟子,又求了衙门里的老爷,派了几个官差,抬了棺木,一同前往打捞张法官遗体。 到了潭边,刘氏放开了哭诉。只见天边一层黑云缓缓而来,渐渐蒙住了青天。水中一阵翻滚,张法官的遗体慢慢浮了上来。虽面色如生,却早已气绝身亡。 刘氏同一干人等,抬了张法官遗体,敛入棺中,伏地大哭。

  正在众人痛吊先师之时,不知何时,也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长身老道。这老道生的倒也异象。颧骨奇高,口阔斜目,身长八尺有余,一部雪白的长髯,垂在胸前。老道见众人哀号,也不言语。径直走到棺前,看了看张法官的遗体,突然仰天大笑曰:“老张!老张!说到底还是要我来救你!”,众人闻言,一起跪倒在那老道脚下,口称救命。老道对那刘氏娘子曰:“附耳过来,我有救他之法。”刘氏一听,真是绝处逢生。忙不迭的请教老道。老道曰:“你且将老张的尸身抬回去,做个极大的笼屉。将他放在笼屉之中,用松柏做柴,蒸他七七四十九天。七七四十九天不可断火缺水,定要着人护法,到时他自会醒转过来。”言毕,又对刘氏讲到:“这七七四十九日,要等老张自己出来,切切不可有人掀开笼屉,泄露了阳气。千万!千万!”。那刘氏还在诧异之间,抬头一看,老道早已不知踪影。

  众人一看,知是仙家来救,忙不迭的抬了张法官,飞也似的奔回到关圣楼。
  张法官一向济贫救危,口碑甚好。众街坊四邻一听说要救张法官,一应物事,须臾皆备。就在这关圣楼中,架起大锅大灶,上了笼屉,将张法官放了进去,点火蒸了起来。如此蒸了日复一日,那刘氏见毫无动静,不免焦躁起来。对那老道,也有些将信将疑了。
  这一日,屈指算来,已是第四十八天,在有一天,就看张法官能不能活的转来了。刘氏等了这许多日子,早已不耐,心下私念:这大锅大灶,蒸了许多日子,是石头怕也蒸烂了。于是乘人不备,偷偷掀开笼屉,要看看张法官有甚动静没有。
  这一掀不打紧,张法官已坐在笼屉之中,正在穿鞋袜哩!刘氏这一掀,阳气尽泄,笼屉内的张法官仰身便倒。刘氏后悔懊恼,嚎啕大哭。隐隐耳畔有人曰:“你不听我言,泄露了生机,老张这番是死的通通透透了,纵然是玉皇大帝,也没了主意”。刘氏悲痛欲绝,却又无奈之极。只好置办了石灰香烛,好生穿戴了张法官,准备择日下葬。

  日期:2011-12-5 14:02:00
  张法官生前早就为自己选了寿宅,乃是在凤凰山下的一块宝地。刘氏选了吉日,一众弟子抬了棺木就要下葬。棺木停在一边,众人挖好了坟圹将棺木落入圹中,就要掩土。说来也怪,这墓坑怎么填也填不满,刚刚填入的土,像流水一样,转眼失了踪影。那刘氏看出了怪事,就上来帮忙众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