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你可惹不起哟!》
第8节

作者: mrlu66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时节的女人,不是现在这般穿着,都是穿的罗裙。这刘氏就用这罗裙兜了一兜土,往那墓坑倒去。一霎那间,墓中的土竟疯涨起来,越长越高,瞬时就漫过了平地。且毫无停滞之意,继续疯长。众人唬的丢了锄头扁担,转身就跑。那刘氏眼看坟墓长成了一座小山,还在继续往上涨,眼看直冲云霄。把个刘氏唬的双腿乱战,瘫软在地。 眼看这坟山越长越高,毫无停意。正在此时,张法官的弟子搬起一块巨石拼命往坟顶上一扔,镇压在坟顶,这坟山才停了涨势,却再也矮不下来了。

  这一潭深水,因张法官失了性命,后世就唤作法官泉。这法官泉有两宗巧处。第一是这潭内的鱼鳖虾蟹,乃至蛤蟆青蛙,都是一只眼。离了此潭十丈开外,凡属物类,又都是一般,并无异样。原来这潭中的水族,都是那妖龙的后代。那妖龙被张法官刺瞎了一只眼,生下的后代,也全是一只眼(此宗怪异,乃是传说,俺没有亲眼见过)。其二是但凡有人从这潭边走过,使劲跺上两脚,吼上两声,潭水深处,必有浑水涌出。这是那妖龙在水底作怪,虽被降魔锁儿捆住了,不能兴风作浪,却也能摇晃扭曲,翻出些浑水来(此奇景敝人年幼时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在潭边不远,就是张法官坟。乃是一座小山,山顶突兀出一块巨石,如同帽子一样,恰恰生在峰顶,甚是奇特(如果不信的话,你也可以亲自去看看,进坟前的碑文你们也可以仔细看看,都刻有谁的名字)。
  可是这法官泉现在何处?这法官泉就在龙泉镇附近,现下是稻花香酒厂的取水之源。诸位老哥如有兴致,可以前往一观。并请顺带访一访周围的父老,当知我老人家说的这一段故事,再次声明,本人不是在做广告。
  日期:2011-12-5 14:04:00
  其实法官泉那里的青蛙、虾子、螃蟹等动物都只一只眼睛有一次我亲自去见过,确有其事。只是现在那股泉水都被一家私人企业买了,给城里人制造矿泉水,矿泉水的名字就叫:“法官泉”,这种矿泉水经过多次检验,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首先声明我不是在给它做广告哦!
  类似于法官泉的动物只有一只眼睛的奇怪事在宜昌还多的是。比如当阳玉泉寺境内的青蛙从来不叫,把它们抓到其他地方去以后,就会叫;相反,把别的地方会叫的青蛙抓到玉泉寺周围的水塘里,它们又都成了哑巴!还有,在夷陵区樟村坪镇,耕牛都从来不需要拴任何绳子,耕田都是女人,不过必须要两头牛并肩耕田;男人使牛耕田它就不听,一头牛它也不干,这个镇的牛到了别的地方就成了脱缰的野牛(因为没有栓绳子)不听人使唤;别的地方再犟的牛,再不听使唤的牛,一拉到樟村坪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可以取掉绳子,任凭女人摆布!我不是在说瞎话,这都是有故事的!

  当阳玉泉寺青蛙的事,可能大家听说过。玉泉寺乃佛教圣地,这寺里有三件奇事,一件奇事那就是玉泉周围所有的青蛙可是从来不叫的,捉到别的地方就开始叫唤了,别的地方会叫的青蛙只要一到了玉泉寺就不叫了,为什么不叫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据说这与北宋时宋真宗的明肃皇后有关,她本是四川成都人氏,一次远游,路经玉泉寺,于寺中借宿。寺中大和尚慕容禅师,心生慈悲,吩咐客堂好生招待。

  慕容擅长麻衣相面,见了这位刘氏女子,观其面貌,知其日后必是大贵之人。第二天,刘氏告辞,慕容取出白银一百两,赠与刘氏做盘缠。刘氏临行,又到大殿顶礼膜拜,许下心愿,日后交上好运,一定回寺还愿修庙。
  刘氏到了京城,经人引荐,进入宫中,先是被纳为德妃,后来册封为宋真宗赵恒的明肃皇后。明肃皇后念念不忘玉泉寺,由京城东下,到玉泉寺还愿。慕容禅师听说皇后将到,于是调集工匠,在山门外的水塘边兴建了一座梳妆台,专供皇后安居。明肃皇后驾临玉泉寺,见过恩师慕容,又到大殿内礼佛还愿,乐捐白银三千两修庙,这是后话不提。

  明肃皇后在玉泉寺每日上香拜佛,起床很早。一天清晨,起床梳妆,听得楼外的水塘里,无数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皇后听了,一时心烦,随口说了声:“这些畜牲,一时不叫,让我安心梳头吧!”
  水塘中的青蛙听了皇后的话,一个个闭口不叫了,青蛙将“一时不叫”听成了“一世不叫”,于是直到现在玉泉寺的青蛙再不开口叫了。
  日期:2011-12-5 14:08:00
  关于樟村坪镇双牛耕田的由来,也是有故事的。屈原的故乡三闾,耕牛就非常特别,有“三闾耕牛真特别,农夫耕田不用撇”的说法。屈原故乡秭归县(樟树坪古属秭归)千百年来,耕牛不用牛绳,只须吆喝一下,牛就行动自如。这话既反映了一种劳动方式,又展示了三峡耕牛不用绳的风俗。
  这种风俗保持至今,在樟村坪镇,耕牛都从来不需要拴任何绳子,耕田都是女人,不过必须要两头牛并肩耕田;男人使牛耕田它就不听,一头牛它也不干,这个镇的牛到了别的地方就成了脱缰的野牛(因为没有栓绳子)不听人使唤;别的地方再犟的牛,再不听使唤的牛,一拉到樟村坪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可以取掉绳子,任凭女人摆布!

  其实这俗语源于三国时的一个传说,蜀汉名将关羽路经宜昌县樟村坪回马坡时,马缰朽断了不能再用,便向当地农民借牛鼻绳。农民说,“那我用牛怎么办?”关羽说,“不用牛鼻绳了。”农民看他气质非同一般,急着说:“大官!你可要同情我们啊,我们这里地广人少,男人忙不过来,牛儿也累得要死啊!”,关羽说:“男人忙就叫女人来耕地,牛儿累就让两头牛来耕!”从此,那儿便形成了用牛犁地不用牛鼻绳、女人使唤两头牛并肩耕田的习惯,用牛鞭或是喝声来指挥牛的行动。但是这一习俗是怎样流传下来,而且被发扬光大,一直保持了这么多年,关羽是不是在回马坡(樟村坪镇的一个村)借了牛绳?至今仍然是个谜。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你不信也得信,因为不信的话你可以眼见为实,你现在还可以去看,这个风俗至今未改!

  玉泉寺照片
  日期:2011-12-7 22:16:00
  张*寿张石匠有四个徒弟,不过前面三个都是半掉子货,都是冲着他的法术去的,学了几招法术就觉得自己不得了,出门在外耍威风,结果有的是露了马脚夫,有的是最终因为恶太多得了恶报^%$$$.
  先讲他的第一个徒弟,开始这个徒弟长得十分瘦弱,名字叫温*红(文中的名字都是为了保护别人的隐私);为什么长得这么瘦弱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兄弟姐妹太多,家庭状况又不是很好,他在家里排行老五也是最小;小得时候,他出生不久,有很多人看到他的眼睛与别人不一样,看什么东西的时候,瞳孔里老是有两个影子,比如他正面看你的时候,你看他的每个眼球里有两个你自己的影子.最开始别人还没有注意,说是等他第大了再看看他是不是散光眼,如果不是散光眼的话,就有有问题.

  刚刚长到5岁的时候,他请了一个高人来看,那个高人看了后对他母亲说:"你这孩子不得了,他有两个瞳孔,说明是天子之相,但可展的是他下巴是没有长一颗痣,要是下巴正中长有一颗痣的话,他将来不是个中央干部也是个省级高长官!"他母亲说:"那有什么办法让他长一颗痣呢,您能不能让他长一颗痣出来?"高人笑了一声说:“哈哈哈哈,这种事都是天意,强求的事是不行了,闹不好要出大事的。”

  他母亲:“那没有长痣是个什么意思呢,好还是不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