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传说中的钻石:现在却成了安利人所谓的“尸体”》
第6节作者:
笑非OO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是[演讲与口才协会]的理事、校辩论队的四辩,身经百战,那时的K还是个新人,根本不是对手。
所幸很快“4.21事件”就发生了,K刚全职投入2个月,就不得不偃旗息鼓开美容院去了,我心中着实开心了好一阵。直到99年9月,K又重出江湖了。
日期:2009-10-24 14:02:07
八、漫长的期待(下)
K重出江湖后,我被骚扰的生活就又开始了。那时她又影响了我另一个高中同学[邬子],于是两个同学对我左右夹攻。99年12月的一个冬日,[邬子]打电话来说有很重要的事找我,于是七点多下了班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赶紧顶着寒风骑了十几公里赶到她家。进了门才知道她跟着K做安利了,我的心一下凉到了极点。连示范都没做,[邬子]就狂热地开始介绍起伟大的跨国生意:“1959年两个年轻人……”
我根本无心去听,不是因为讨厌安利,而是她狂热的劲头实在有些让我吃不消。不等她讲完,我很快就从她的逻辑当中找到了若干漏洞,不消十分钟,以我涛涛不绝的口才很快就让她节节败退,[邬子]为此一个多月状态不佳。
在那次跟进后的一年,[邬子]还是死掉了。我出山后曾多次又跟进过她,她最后续了两次约 ,最终还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同“安利尸体”打交道,在我还是一个3%的时候就开始了。那之后,随着功力的不断增强,我又将很多安利“尸体”从太平间里弄了回来,其中就包括好几户DD。
[邬子]那时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做前台,因为难以适应公司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加入了安利,她以为安利是一个纯洁的天堂,而无情的现实最终击碎了她那稚嫩的梦想。那时,我只是简单地认为[邬子]过于追求完美,以为她心态不好……[邬子]最后留下了一个大组,我们后来的江西市场、贵州市场和加拿大市场都是从她下面出来的,因为是大象腿,[邬子]是没有钱的。[邬子]完成了她在安利中的历史使命,就像一只再也不能下蛋的老母鸡,安利就是这么残酷!
K还是一如既往地约我去开会,我也不会拒绝。哪怕八点半才下班,我也会赶到会场去露上一面。我是个很给朋友面子的人,答应朋友的事就一定会做到。那时,我想,从安利中学学东西也还是不错的。安利,我是不做的。自用、开会、跟进、借力,几乎所有办法都试过了,K拿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于是麻雀战成了K对付我的唯一战术。那时我一个人在外面住,因为做旅游十分投入,十一、二点下班便成了家常便饭。K就经常午夜十二点半做完跟进后跑到我家里来小坐(那时我刚到家不久)。先是一通闲聊,然后就是变着法儿的往安利上扯。这方面,安利人的功夫可是十分强大的。
这样的拉锯运动进行了好几年,K真正的转折终于出现了。
01年4月的清晨,早上7点,家里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那天我才刚从缅甸飞回来,出团十天已经让我精疲力竭。因为飞机在郑州经停时怀疑有丨炸丨弹,所以折腾到凌晨4点才跨进家门。接过电话一听,原来某位成功人士(后来才知道是双钻[陈先生],未来的皇冠大使)从澳洲来天津了,很重要的,我非得去不可。我当时就火冒三丈,NND,安利也太欺负人了。不过K也有杀手锏,不来,就绝交!我,不得不乖乖就范。我后来才知道,那时已经是成功岭的第三天了,K定了10张票,每张票大洋300,可约的人不是放鸽子就是翘课,那天除了我K几乎没别人了。我是她最后的选择,是替补队员,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到了水上公园附近的会场才发现人山人海,少说也有上千人在那里群魔乱舞,我当时的真实心理就是“一群没见过钱的人”---就算安利真能赚钱,也不至于疯狂如此吧!于是一整天我就躲在会场后面的一根柱子旁边补眠---K的面子多少还是要给的。
虽说一整天都几乎在昏睡,但还是被灌进去一些。特别是银章表彰的时候,我发现K也光荣地站在了台上,我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高中的时候,我是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K连课代表都不是;我在班里前三名,K排倒数第三。一个没有我帮忙补课连高中毕业都有些困难的同志居然上了银章,我的心理开始有些异样的滋味,我怎么也比她强啊。
最大的震撼还在后面,当会议临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突然宣布[陈先生]来到了会场,唰的一下,全场一千人几乎是集体起立(不象现在的会场,还要主持人宣布以国际礼仪……),雷鸣般的掌声一波波象海浪一样,五分钟都经久不息。[陈先生]个子矮,直到他站上舞台我才终于不用垫着脚尖。
那天他讲的不是飞机大炮(因为是会议的最后一天),而是如何做产品示范,我也听不太懂。不过我的内心开始翻江倒海。我不知道[陈先生]那时有多成功,也不知道那时[陈先生]有多少钱,但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做安利可以获得如此的尊重。那时我已经在天津旅游界混了三年了,职场生涯两起两落,作为行业全市最年轻的部门经理,作为公司高层内斗的牺牲品,在被老总抛弃的时候却连条狗都不如。那时,我已经在计划流亡海外换种活法儿了,而[陈先生]却从海外跑回来……
接下来是会后会,这是让我最不舒服的环节了,好不容易熬到现在还要开会?神经!
会后会上唯一让我吃惊的是[徐],一个在英国留学5年带着30万风险投资回国创业的人居然也要准备做安利了,用现在的话形容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汗~”。我终于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
接下来K的跟进似乎颇有成效,一路过关斩将,一个近乎被催眠的人就像一只待宰的小羊羔,只有束手被擒的份儿。
不过我回去后还是没忍住问了两个我初中时最好的朋友。一个是[伟],他那时在美商尚赫做职业OPP讲师(那时只有安利人才自己讲OPP),在我眼中是标准的直销专家,他告诉我,安利是传销,你现在才开始做,太晚了!另一个是[雪涛](我们当时正计划一起留学瑞士,现居法国),[雪涛]的态度很坚决,如果我做安利就不要再去找他了。[雪涛]也因此成了我做安利后第一个失去的好朋友。
两桶冷水浇下来,我那刚刚燃烧起来的万丈雄心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心一意地准备E-MBA去了。K终于绝望了。
日期:2009-10-24 20:20:04
九、情定安利
接下来的半年日子很清淡,K再也没来找我。7月份被迫辞职后,我就开始全力备战出国、四处借钱了。
半年后的十月,K有些私事找我帮忙,圆满完成任务后K请我吃饭,那天是10月9号的晚上,华灯初上。席间几乎没有谈到安利,我想那时她对我应该是完全绝望了,只是酸酸地祝我留学顺利、前程似锦云云。她谈到安利两年(99年9月二进宫)的感受,抒情感叹间无意中提到了一句:“成功之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成功之后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听完这句话,我整整沉默了5分钟,我想起了很多,想起了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的拼搏,想起多年不断的漂泊,想起了枉死的母亲,想起了让我无尽煎熬的大学,也想起了职场四年的起起落落……或许从心弦被拨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要加盟这个“神奇”的事业!
5分钟的沉默结束了,我对K只说了一句:给我讲个OPP吧!
晚饭后来到K的中心,那是一中心后面的一套老式居民楼,我很认真很冷静地听[超](我后来安利生涯中最好的朋友,[邬]的唯一传人后来的大象腿DD,也算是个安利难民,现移民加拿大)讲完OPP,4%基本没听懂,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心里我已经默默地给自己算了一笔帐:
留学---时间成本:3年
资金成本:49万(含国内预付14万和国外未来打工挣出来的钱)
心理成本:吃尽苦中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