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年,一点经历和感受》
第5节

作者: 土行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的心念也是这样的,其实弹指刹那的瞬间,我们的念头都很大,只是有的细小(我们暂时无法察觉),有的粗大,容易让人觉察,比如你工作上的一个任务很重,你就会时刻惦记,可是你也许念头里还惦记着自己的自学,晚上的唱K,或者打雷了,下雨了,家里的衣服收好了没?:)
  而当你试图静下心来的时候,你的原来时刻占据的粗大的念头被你力图放下了,而那些细小的心念开始冒出来了。然后你想要什么都不想的做法会失败,一会会想到自己很莫名其妙的过去,一会担忧未来,一会又觉得错失了现在的机会,这些就象透过天窗射下来的阳光下的微尘,他们一直在,只是当你试图静心的时候,会更加明晰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那怎么办呢?这个说起来有些难,发现自己开了一个比较难的话题,因为这个涉及到止、定和观的概念了,呵呵。儒家的《大学》里有句名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思路是相通的。
  自己修行太浅,只能简单的粗陋的说下了,不到之处,请方家指点。
  在这个情况下,其实如同《圆觉经》里讲的: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你知道幻的时候,就已经清净了,就象你知道这个念头是杂念的时候,你刹那就是清净的。最怕的是你觉得这个是杂念,却去追这个念头,因为你追的念头也是杂念。
  所以,要安静的时候,发现杂念,就“看”杂念好了,知道是杂念就好了,继续回来,慢慢训练,杂念会少很多。这个说起来比较容易,不过做起来难,慢慢来吧。

日期:2010-01-17 12:22:45

  学佛最重要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解脱而要成佛的心。
  所谓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都是这个菩提心的表现。佛法是心法,心有多大,就会表现出多大的奇迹,当你的心无量的时候,你获得的成就也是如此,当你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学佛时,获得的成就也就不过如此了。
  为自己学佛,就是一个人孤独的走,为千千万万,无量无边的众生学佛,就是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背后推,在前面拉着你学佛进步了。

日期:2010-01-17 13:14:55

  佛教中的布施:
  佛教中有施主一称,即布施之人。布施分三种: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所谓财布施,就拿出钱财来帮助别人急难;所谓法布施,就是以思想智慧教导别人,让别人从根本上来认识世界,获得身心的解脱;所谓无畏布施,则是救众生于生死边缘,比如施药给急病人。
  这些布施往往是混合的,而在佛教里,法布施是最殊胜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财物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可是从思想上根本解决是更重要的。
  而我一直很提倡的放生就是这三种布施都有的,因为你买生命需要财布施,你在放生的时候需要按照佛教的仪轨(念一些经咒)是法布施,而你救了它们的命是无畏布施。

  所以放生功德不可思议。

日期:2010-01-17 19:46:48

  金刚萨埵心咒:嗡 班杂萨埵(duo)吽!
  金刚萨埵为消业灭罪之唯一主尊,行者为忏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为成就无上菩提必经阶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烦恼,止诸恶念,生诸功德。

日期:2010-01-17 19:49:52

  金刚萨埵的六字真言,如果诵十万遍,那麼失毁根本誓言的罪业也能灭尽,这是《金刚萨埵猛尊三调伏续》中所说的。密咒百字明实际上也可以包括在此金刚萨埵心咒中,因此是净除一切罪业的咒王,因为往昔金刚萨埵曾发下这样的宏愿,亲口承诺说:「愿我住於具有业障者面前,从而净除他们的一切罪障」。
  《殊胜灌顶王续》中亦云:
  「金刚萨埵说此语,清净无间罪异熟,恢复密乘之誓言,一般不善何须说?
  何者为病所折磨,亦定脱离彼痛苦,传染瘟疫出现时,自己明观为本尊,
  诵此心咒不受害。何者受恶咒刃击,持诵此咒返回己。求义启程诵此咒,

  必定脱离畏惧声。魔障畏障损害时,诵此明咒彼魔逃,任何有情虽求子,
  依此明咒传宗代,遭受烦恼贫困者,念诵此咒得珍宝,何者摄眷若诵此,
  三有亦集为眷属。四种事业定成就。自己持诵能清净,冒犯晦气百字明,
  依此酬补诸失戒,根除恶趣诵此咒。若於时机成熟时,明观见修诵此咒,
  三七十四二十一,抑或一百零八遍,则能酬补诸失戒,从三恶趣得解脱。
  观想本尊诵此咒,成为三世佛之子」。

日期:2010-01-18 18:49:10

  地藏菩萨是专门管地狱的吗?
  现在不少的学佛人,甚至一些口头说学佛的人,说地藏菩萨是专管地狱的,甚至说地藏菩萨在地狱中,是阴间的教主。家里面也不敢供地藏王菩萨了。其实这样的观点是很不确切的。
  其实,在佛经中,释迦在诸佛面前大讲《地藏经》,盛赞地藏菩萨的孝道和宏愿,并当众宣布,在他涅盘之后,未来佛弥勒降诞之前,就由地藏菩萨代佛弘法,度化众生,在漫长的无佛时代里执行“代理佛”的权利,三个月后,佛祖涅盘,地藏菩萨此后也依佛祖所托,一会成了婆罗门女、一会化身阎罗王,以不同的应身至今行使着度化众生的职责。所以可见,地藏菩萨是在弥勒佛下世以前,是代理佛的性质,是管六道一切众生的,根本无所谓专管地狱的,也不存在诸佛菩萨有管人间和管地狱的分工的,如果有这样的分别的话,又如何入无余涅槃呢?

  只是因为地藏王菩萨慈悲心重,因地狱道众生,最苦,所以说出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也切莫忘记了后面还有一句:度尽众生,方证菩提。:)
  所以诸佛菩萨,法身一如,大胆的供养和祈愿吧!

日期:2010-01-18 19:00:51

  那一年,上九华山。
  肉身殿前,我虔诚的叩拜,无缘大悲,同体大慈,佛度众生,可是众生又有多少能明真佛意呢?
  世人迷信,把佛与神明混同,求护佑,求财富,求官运,也属合情,但要实现,还需如法且合理。
  何谓如法合理,就是说要符合佛法的精神并且是合法符合正常的需求的,而且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只为众生得离苦而永无厌倦的,所以最好的得到佛菩萨保佑的方法就是做同样的事情。
  其实,人总是希望得到,伸手握紧拳头的时候,拥有的最多是掌心中的空间,可是伸开手掌的话,拥有的却是无限的可能。

  宇宙的真相之一,就是作用与反作用,恰如物理学的原理一般,你若打墙,墙便反击你。同样的,你若善意对人,别人往往也会善意(当然,这个撇去累世因果不谈的情况下,不过当下就是因果的因,对么?广结善缘是一定要的),同样的道理,你助人,会得人助,你害人总会害己,所谓因果,有时是极其明显的。
  切记,在佛菩萨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的请求帮助你害人害己的,只有你真诚的要帮助别人时,才会得到佛菩萨的护佑的。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多放生(因为没有什么比救命更符合佛菩萨的信愿了),多助人,心怀善念,言行清白。自然会得到好报的。

日期:2010-01-19 00:22:21

  素食动物的肠子又细又长,食肉动物的肠子则粗短,这样肉类才会尽快的排泄,不至于在肠子内腐烂产生毒素,人类的肠子是很长很细的,而且人类的牙齿也是素食的牙齿形态,这些都说明人类适合吃素。
  自己可以查下资料,你说的没有力气很可能是没有搭配好。
  毕竟那么多运动员都是素食的,你也可以查得到的。
  愿吉祥!

日期:2010-01-19 12:05:38

  持咒的一点说明:
  很多人都会觉得佛教中的持咒一定是很神秘的事情,其实持咒在佛教中是非常普遍普通的事情,也有人以为一定是密宗的事情,也是误解,其实很普遍的大悲咒就是咒语,还有汉地的放焰口、水陆法会等佛教仪式里面都有大量的咒语在里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