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年,一点经历和感受》
第23节

作者: 土行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尊法,贤圣僧!

日期:2010-03-01 17:18:45

  关于生病与忏悔:
  很多人生病了,如果现代医学解决不了,就会通过其他途径希望解决病苦,其中包括佛法。
  当然,佛门广开,度有缘之人。所谓有缘是个很玄妙的东西,有些人做了佛事,觉得见效不大,就失去了信心,事实上,如同一个人在屋子里,觉得阴暗湿冷,外面阳光灿烂,那你觉得怎么才能改变处境呢?当然是走出去了,对吗?可是大部分的人只是一味的抱怨说,阳光怎么不照到我啊?佛菩萨的加持如同阳光,你自己的行动如同走出去。

  有三力,即自力,他力,缘起力,三者结合,无所不办,可是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一个人一味的全部依靠佛菩萨的加持,希望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岂不是把佛看成是无所不能的神了吗?你自己呢?你的自力呢?
  佛教里,不从空性的角度来讲,很多病都是业障造成的,或者说是被讨债了,民间讲就是以前造孽太多,遭报应了,那么这个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忏悔。很多人生病了或者遭遇到困境了,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亏欠的,恨不得马上摆脱厄境,至于自己有什么错呢?自己这辈子还是不错的嘛,也没干伤天害理的事对不对?佛教讲三世因果,如同这辈子有的人出生就富贵,有的人出生就残疾一般的不同,这些都是前世的业力造成的,所以你的前世做了什么不知道,但是你现在生病或者遭遇困境了就可以推断出你以前肯定造恶业了。这个时候当大忏悔,自己没有任何忏悔,只希望别人帮你出头搞定事情,可能吗???

  还有的稍微好些,自己也努力做佛事,可是还是不觉得见效明显,也是一个道理,有人杀了你,然后告诉你,他会为你诵经超度,你能原谅他吗?要对方的原谅,唯有真诚的忏悔才可能,对不对?你的心态不改变,又如何改变环所处境?
  佛法是心法,一切的言行,如果没有一个心性上的相契的话,终究是心外求法,隔靴挠痒而已了。

日期:2010-03-05 13:09:19

  贪嗔痴属于思惑,要断思惑是要罗汉境界的,凡夫都有的,慢慢来,不要过于自责,用念佛等修行的方式来对治,会慢慢改变的,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佛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彻底解决自己的习气的。
  愿吉祥!

日期:2010-03-08 19:55:11

  暂时专属的修行场地等因缘不具足,可以每天默念南摩观世音菩萨,这不也是修持吗?
  可以到网上去请个念佛计数器,大概只需要几元,每天坚持计数完成1000遍的观世音菩萨圣号,数月下来,你再看效果如何?

日期:2010-03-13 13:17:27

  因为造业一般包括了发心(就是内心自己的出发点,心态等),造作(就是具体的行为等),结果(最后是否达到了要的结果),其中发心是尤其重要的,就和世间的法律有近似的,失误伤人和故意伤人情节会差很多一样,一个人不知道的情况下造业和故意造业,相差很大的。
  如果是明知道会给众生带来痛苦,还要故意去造作,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而游戏等,虽然没有真实的众生,但是自己玩游戏时的嗔怒,杀戮等都会进入自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里,也就是种下了这些不好的种子,等因缘成熟会显现果报的。就象很多玩游戏的孩子,会无法区别现实游戏,在生活中很暴力甚至犯罪,也是一个体现,理性的大人虽然不至于如此,但是那些心念却是会一个不落的进入自己的心性中的。慎之慎之。


日期:2010-03-18 13:58:27

  真要如此,也是业力所然,徒唤奈何罢了。
  有人一听就深信欢喜,有人一听则生邪见,有人一听更是心生烦恼,所谓善根因缘,无非如此,学佛弘法,也是因缘,勉强不得,尽力随缘罢了。
  佛度有缘人,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日期:2010-03-19 13:45:32

  另外,佛法的所谓更新问题:
  其实佛陀自己说过,他说的法不过都是方便,所谓方便,就是指月之指,相当于指出来月亮在哪里的那根手指头而已,又如同过河之伐,佛陀讲的法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意思是很多,都是根据不同的人的根基说的适应的法门,在《金刚经》中佛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为什么呢?师兄好自琢磨。
  如同电脑是啥师兄说的,举一反三,若执着在这个指月之指上,认为这个手指头才是月亮,那就误解了佛法了,其实,如果你能过河,又何必在于坐筏坐船还是游泳过去呢?
  只是佛陀是过来人,他用种种方法告诉我们,他的经验和方法,所以认真学习的是佛陀的智慧和方便,而不是僵化的说要更新不更新,佛经就那些,可是重点在佛经背后的道理。这些才是那个月亮啊,开个玩笑的说,学习任何事物,不都该有联想的吗?人不都该有思考的本领的吗?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呵呵。


日期:2010-03-19 13:48:34

  佛陀曾经说过,人有三毒,即贪嗔痴,你看,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涵盖在里面了,若一项项的例举,想来师兄也不会觉得是个明智的做法了。而为了当时人们的众生根器,佛陀又有别解脱戒,菩萨戒等区别,其实师兄若学到菩萨戒就知道,很多戒只是一个原则,比如菩提心,就是说任何时间里若失去菩提心,都可以说是破戒了,在这个阶段,根本不存在具体的一些东西,而是从根本上来讲了,所以佛陀的讲法是次第的,师兄要认真学习啊。


日期:2010-03-22 13:46:00

  《佛子行三十七颂》.
  那谟洛格潇日阿雅!谁能洞见诸法无来去。又能惟于利生作勤勇。殊胜师及怙主观音前。恒以三门恭敬作顶礼。利乐生处圆满大觉等。悉因修行正法乃出生。彼亦仰仗通达己应行。今当明示一切佛子行
  1.获此难得暇满大舟时。为度自他出离轮回海。故而当于昼夜不散漫。闻思修行是为佛子行。
  2.于亲友方贪心如水涌。对敌怨方似火炽嗔恨。忘失取舍愚痴昏暗众。远离家乡是为佛子行。
  3.远离恶境逐渐烦恼清。了无懒散善行自然增。心地明清于法生定信。依止静处是为佛子行。

  4.常时相伴亲友各自分.辛勤所置财物遗空痕.身房终被心识客所弃.舍今生念是为佛子行.
  5.与谁相伴能令三毒增.闻思修之功得退失尽.于令了无慈悲恶友众.悉皆远离是为佛子行.
  6.依止谁人罪咎能永尽.犹如上玄之月功德增.将此正士知识比自身.犹加爱重是为佛子行.
  7.自亦困于轮回牢狱中.世间神祈其能救谁人.故于无欺归怙三宝尊.至心归命是为佛子行.
  8.极其难忍恶趣诸苦痛.是为恶业果报佛亲云.故于恶业纵然舍生命.永不积造是为佛子行.
  9.三有安乐草尖露水同.本即须翼坏灭之有法.为证永不变迁解脱果.至心勤勉是为佛子行.
  10.无始时来于我大慈悯.诸母痛苦自乐有何用.故为救度无量有情众.发菩提心是为佛子行.
  11.无边痛苦希求己乐生.圆满大觉成由利他心.故将己乐与他诸苦痛.真实相换是为佛子行.

  12.若有谁人以大贪求心.尽夺我财或令他夺等.当以身及受用三世善.回向其人是为佛子行.
  13.己虽未作丝毫过失等.他人却欲令我身首分.籍大悲力将彼一切罪.受取自身是为佛子行.
  14.若人于我说诸不悦音.遍及三千世界作宣称.然而当以慈悯之心力.说彼功德是为佛子行.
  15.即或有人从于众会中.揭发过失宣说恶语等.于彼当生真善知识想.恭敬顶礼是为佛子行.
  16.若我犹如亲子爱护者.反而视我如同见敌人.待之如母看护患病子.犹加慈悯是为佛子行.
  17.与己平等及或低下众.以我慢力于我作欺凌.将彼如同上师置我顶.极其恭敬是为佛子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