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年,一点经历和感受》
第24节

作者: 土行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18.生活贫困他人常欺凌.遭受艰辛病痛魔障频.反将众生苦乐摄自身.毫无畏惧是为佛子行.
  19.美名传布众皆作礼敬.获得财宝等同毗沙门.但见世间丰誉非坚实.于无骄矜是为佛子行.
  20.自心贪嗔敌怨未调伏.调伏外界敌怨反增胜.敌而当以慈爱悲心军.调伏自续是为佛子行.
  21.贪之功德犹如盐水同.随所饮用干渴亦随增.故于一切生贪物品等.当即舍弃是为佛子行.
  22.此等一切显现皆自心.心性从本远离戏论边.知己于彼执持标相等.决不作意是为佛子行.
  23.倘若值遇适意可爱境.犹如夏季所现之彩虹.虽现美丽见彼不真实.舍弃贪恋是为佛子行.
  24.各种痛苦梦中丧子同.惑境执为实有诚艰辛.故而值遇不顺因缘时.视为迷乱是为佛子行.

  25.为证菩提尚需舍身命.何况身外区区诸物品.故当不图果报异熟等.发放布施是为佛子行.
  26.若无戒律自利尚不成.欲作他利诚乃失笑境.故当了无世间希求心.护持戒律是为佛子行.
  27.希求受用善果佛子众.作恼害者皆与宝藏同.故于众皆了无憎恶心.修行忍辱是为佛子行.
  28.即便专修自利声缘众.亦见如救头燃之勤勇.为利有情进则功德生.故当勤作是为佛子行.
  29.依仗具足寂止胜观力.知彼堪能摧毁烦恼境.于真超越四种无色定.当作修行是为佛子行.
  30.若无般若余五波罗蜜.成就圆满菩提非堪能.当具方便三轮不分别.修行智慧是为佛子行.

  31.倘于自身迷乱不观察.行者外相或成非法行.故当时常观察己迷乱.悉皆断除是为佛子行.
  32.倘若由彼烦恼自在力.说他佛子过失亦损己.故于入大乘道士夫过.不作谈论是为佛子行.
  33.为得利养相互起纷诤.闻思修之功德退失尽.故当于诸亲友施主家.断除贪心是为佛子行.
  34.即便粗语恼害他人心.亦能毁坏佛子所应行.故于他人不喜之粗语.悉皆断除是为佛子行.
  35.成无明习对治亦难转.念知士夫当持对治器.贪等烦恼初念才生起.当下铲除是为佛子行.

  36.总之于何威仪作何行.自问己心此时是何等.时时具足正知与正念.成办他利是为佛子行.
  37.如是精进所成善业众.为除无量众生之苦痛.仰仗三轮清净般若智.回向菩提是为佛子行.
  追随一切经续论典义.以及一正士之所云.将诸佛子所行三十七.为利学彼道者而著成.智慧低劣所学寡少故.未作智者所喜之诗文.然依经及圣士所说语.想此佛子行论无违乱.然则佛子广大诸法行.乃是劣慧如我难测境.若有相违未释罪咎生.祈请一切圣士住宽忍.由此所生善业令众生.仰仗殊妙胜俗菩提心.愿成不住有及寂边者.与尊怙主观音悉同等. 


日期:2010-03-29 10:58:03

  当今时代,许多佛教徒的见解和行为偏离中道,经常堕入一边。有些人只做一些世俗的善法,对胜义空性一窍不通,所造的善根完全被实执染污,功德并不圆满。还有些人只重视空性,而轻视世俗的善法,他们自认为通达了禅宗和密法的正行,觉得供养等善法是有为的,做不做都无所谓,所以完全舍弃了福德资粮的积累。
  真正的高僧大德不会偏堕一边,在胜义谛方面,他们具有通达万法空性的智慧,在世俗谛方面,他们也不轻舍有为的善法,日日夜夜精进积累福德资粮,做到了智慧与福德二资双运。

日期:2010-04-01 15:55:58

  其实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佛法的,仅仅读听经咒当然是很殊胜的,但是其中的大乘佛法的教理等还是应该学习,不然东抓一下,西学一下,数年过去,发现自己只是零星的掌握佛法的一些词汇概念,就太遗憾了,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的精髓是般若,所以学习教理是极其重要的。
  我很推荐《菩提道次第论》的讲解,可以看济群法师的;或者是索达吉堪布的《入行论讲记》都是非常好的教材。
  至于放生,地区原因的不方便的话,那么尽量吃素也是护生的方式,另外所谓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要多从戒律上去把持,这样可以断恶,再兼自己离相尽力行善,这些都是对初学很有必要的。
  愿吉祥!

日期:2010-04-02 15:19:19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是在低声说: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
  所以我选择学佛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显示我过去世累积了什麼福德
  而是看到我往昔所造恶业多麼深重
  所以祈求佛菩萨慈光加被、誓愿忏除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虚无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处处是道场
  活在当下就是在修行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的生命并非从此不再遭遇挫折
  但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一一转化成助我成长的因缘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心中充满无尽的感恩

  单单想到今生有缘生而为人、具备修行的能力
  又有机会遇善知识、得以听闻佛法
  就深心感动因缘不可思议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知道菩提道上尽管七倒八起
  成就佛道却是我生生世世的功课
  共勉


日期:2010-04-07 19:03:38

  师兄你好!
  首先要和你说的是,自杀是极其重的罪过,而且自杀的人要遭受极其惨烈的果报,苦不堪言,所以请务必珍惜生命,不要动这个念头!即使不从佛法的角度,父母辛辛苦苦把你抚养成人,你若离去,老人家如何承受?此为大不孝!你在尘世间没有做任何有益众生的事,就这样轻生的话,难道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该做的事么?
  佛法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师兄说自己学佛,可是这上供下施又做到了哪点呢??扪心自问下吧。应该勇猛精进,发心将来有大能力帮助众生才是啊。
  你要明白,现在所面对的一切都是以前的业力使然,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既然如此,只能选择勇敢的面对。其实我在本页上也写过: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的生命并非从此不再遭遇挫折
  但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一一转化成助我成长的因缘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心态转了什么都转了,你想想,自己小时候觉得天大的事情,现在想来或许会觉得好笑,同样的,暂时遇到的问题在将来也许也会觉得一笑而已,人生的波折是难免的,何必如此的纠缠在一时的得失上呢?
  学佛,是需要在生活中转化佛法的智慧的,不然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佛法就成了无用的东西了,日常生活处处是道场,活在当下就是在修行啊。

  多诵《地藏经》,多忏悔往昔业障,多放生,实在有自杀念头时,或许是魔障,不妨念“‘大千世界,无挂无碍。自去自来,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愿吉祥!

日期:2010-04-08 14:40:27

  那就继续吧:
  每天应该有的几个思维:
  第一、每天都要想到无常,任何事物都会消亡,包括我们自己的肉体,认识这点是让自己不要太执着,因为诸法因缘而生,就必然因缘而亡,无有例外的,不管我们喜欢的,还是厌恶的,都一样,所以每天有这个思维,可以更好的让自己清醒点,不要太执着。
  第二、无常的到来其实不会预先通知,比如死亡,没有人敢说自己一定能寿终正寝,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身边人逝去的消息会越来越多,及早正视这点,可以让我们更加精进的学佛。
  第三、虽然一切是无常的,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消极的等待死亡,而是要意识到更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你应该帮助他们,因为不管你记得不记得,认识不认识,每个人都或许在你累世中和你做过父母弟子师长夫妻等等,所以善待他们,并尽力的帮助他们。


日期:2010-04-08 14:45:33

  受戒与解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