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太极拳打人》
第3节

作者: 上善若水2009042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套路练好了,打法、拿法、摔法就都在里面了,自己去悟吧!至于套路学哪个,我认为随便:)不过由于本人是练陈式的(因为老师练的是陈式的,他是洪均生老师的徒孙。他说他学拳的时候师傅告诉他这是陈式太极拳。现在洪均生老师的传人已经把洪式太极的名称喊出来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到网上搜一下),所以大家可以练练。至于陈式的拳架那个打得比较好,我作为后生晚辈不应该评论。但在我心中认为现在打得最漂亮的还是陈小旺老师的拳,不过他的抖劲动作大家先不要模仿。因为松活弹抖是四个层次的功夫,打通了任督二脉还只停留在松的层次,离抖还远着呢!本人现在已经感觉到怎么抖了,但离陈小旺老师刚猛的发力也还远着呢!在这里对大师表示一下崇拜!其余的陈式太极拳名家的拳架都是很漂亮的,学谁的都行。大家也可以搜一下老辈拳师的视频,比如田秀臣老师的一路,据说是打得最像陈发科(太极一人,网上搜一下,田秀臣、洪均生等老一辈拳师的师傅)的。至于其他各式的太极拳我都不会,不过只是拳架不同,理法都是相通的。


日期:2010-04-14 23:28:20

  啥叫高手啊?狗屁!电影上的花拳绣腿实战中根本看不到,高手遇到高手的较量还不如农村泼妇的打架好看
  高手之间的较量是有些很难看,难看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人的实力比较接近,使不出来漂亮的招数:(就像国家男篮的组织后卫与NBA顶尖后卫过招一样,总是被断球:(如果跟普通人过招,他可以把动作做得天花乱坠!高手打普通人,就是一招的事情!

日期:2010-04-15 08:25:28

  怎么可能?我师父张五丰武功盖世!闭关五百年苦练太极神拳,已经是天下无敌!没想到一出关就被你这个魔头暗算:(我宋近桥决定闭关一千年,你有种的就等着我!太极拳一定能打得赢第八套广播体操!

日期:2010-04-15 09:08:41

  这个帖子本来是我在舞文弄墨发表的为什么我们只有两只眼睛的第三章的一部分,至于太极拳的拿法、摔法和打法我会接着讲的:)

日期:2010-04-15 09:42:36

  今天参加厂里的应急演习,一会儿就回家,用电脑回帖:)这儿人气好旺!

日期:2010-04-15 10:31:32

  昨天发帖的没太注意,今天才发现把文章节选得有些突兀,先把第三章的开头发过来:)
  我讲太极拳不去讲那些门派,因为门派实在太多!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赵堡式、武当山古式,现在还有洪式、乔式、王西安第二代式(王战军老师说的,他的实战能力本人十分佩服)等等,就连太极拳究竟是谁创的还是争论不休,搞不清楚是张三丰、陈王庭、王宗岳、蒋把式还是蒋发,反正现在我们能看得见很多的套路与理论,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太极拳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河北永年的杨露禅,中国武术史上的第一个无敌。这个人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那里学来了一套拳法,然后在北京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一生与人交手无数从未失手,所以人称杨无敌。这个是没有什么争论的。也就是说杨式太极晚于陈式太极呢是没有人怀疑的,疑点只在陈长兴的拳是和谁学的,杨露禅在北京比武的时候用的是陈长兴的拳还是自己改良后的拳。不过我不去研究这些问题,因为很多人研究到现在还是争论不休,没搞清楚。

  我接着说比较清楚的事情,那就是杨露禅有个孙子叫杨澄甫。杨澄甫曾经在南京国术馆待过,并且传出来一套杨式太极的大架(拳术术语,其实就是套路),一共八十五式。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只有三十八招,有很多重复的动作,翻来覆去地打:)等到后来国家体委推广太极拳,就又出了一个简化二十四式,这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太极拳,还配上了音乐,就跟广播体操似的。这么神圣的东西就是这样成为了中老年(或者是体弱不能做剧烈运动的人,连做广播体操都嫌累的人)专用的健身的东西。本人身高较高(一米八六),每当我说健身的项目只会太极拳的时候,大部分人听到都是摇摇头:“可惜这大个儿了,怎么不打篮球,年纪轻轻的就练太极。”我一般的时候都懒得解释。


日期:2010-04-15 10:52:45

  下文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虽然太极拳现在分了很多门派,但无论哪一派都对以下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学拳者不得不知此文:)接下来我试着为大家解释一下:)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无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日期:2010-04-15 10:54:56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通过太极图我们可以知道阴阳由太极所生。阴阳就是两个对立面,任何对立的东西都可以叫阴阳:)太极拳里面有很多对的阴阳,咱们抓主要的说:)太极拳里面最主要的阴阳就是虚实。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练太极就是练虚实!所以首先要分清虚实;分清之后接着就是不分,然后再分……说起来好像比较玄,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没练太极之前,人的身体是比较混沌的,一个没练过太极套路的人在初学时一定会觉得动作很别扭:(所以要去掌握动作要领,如脚尖外撇或内扣。其实这些要领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清虚实的:)等把套路打熟以后,就会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再也不用刻意地追求就可以做到动作要领,这时候虚实好像就不那么重要了:)接下来再分虚实,就是对自己拳架的校正,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

  陈家沟四大金刚均是先师从陈照丕后师从陈照奎,老师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现在打的拳架区别很大!为什么呢?这就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体悟来校正拳架,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宗师!有很多人可以把拳架打得和大师一样,这种往往是只学到了外型上的东西,自己并没有悟进去。

日期:2010-04-15 10:58:55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这其实说得是开合的问题。一动就分开,就像我说的砍颈、砍肋,用拳肘戳人,用捶砸人。一静就要合,合就是擒拿、摔法。也就是说开可以打人,合也可以打人。

日期:2010-04-15 11:09:40

  无过无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这就是我上面讲的沾粘连随,发的劲要不丢不顶。这种劲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劲,按部就班地练,自然会体会到:)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说得就是朋劲与捋劲。朋劲已经讲过,捋劲是水冲过来,中间立了一个柱子改变水流的方向,柱子对水的力。我说的那个卷起千堆雪的卷也是这个捋劲:)大家一定要用心体会!

日期:2010-04-15 11:14:59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说得就是太极拳的快慢问题:)有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是越快越好呢?因为你如果不考虑对手直接以速度攻击先下手的话,对手应对你的出招打一个迎击就比较难办:(所以很多比武的时候双方都不会贸然出手,而是通过对峙、走位来寻找机会。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说得就是无论怎么变都不要偏离本文的思想。


日期:2010-04-15 11:26:25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