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战斗:我和500强公司的故事》
第8节

作者: 朝花夕拾3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一阵哄堂大笑,这全因韩非子推动的“控制成本运动”而起。因为销售额下滑,为了保住利润,韩非子只有在控制成本上大做文章。一般按照C公司的惯常做法,员工出差只要自己的直接老板批准就可以了,韩非子把流程改了,还要经过老板的老板同意,有时甚至要他亲自批准,这样一来,那些可出可不出的差就被消灭在襁褓中,往往通过电话、邮件就把问题解决了,大家也乐得减少舟车劳顿。此外,韩非子还规定复印、打印都要双面使用纸张,说是为了环境保护,虽然双面复印、打印确实麻烦了很多,可是一想到这样可以少砍伐树木,大家也认真执行。后来,茶水间冰箱里的午后红茶、可口可乐也被取消了,最后,连瓶装矿泉水都消失了,只提供桶装矿泉水。韩非子的解释是为了环保,建议大家喝水自备杯子,客人来访的时候使用一次性纸杯,纸杯由各部门的秘书保管。大家的怨声载道可以想象得到,要说节约用纸跟保护地球有关系,这纸杯子跟环保挂钩就有点牵强了。那时办公室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有趣景象,销售在接待客户或代理商的时候,一溜烟跑到秘书那里:“请给我三个纸杯子。”纸杯子的事被大家当作笑话传开了,连美国同事过来出差,都知道如果不想用纸杯子喝水,就要自备饮料。


日期:2010-04-12 22:48:37

  会议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着。水上教授像一个乐队的灵魂人物,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的员工像不同的乐器在进行多声部演奏,在他的指挥下,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掌声、笑声持续不断,好比一部乐章被恰如其分地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丨潮丨。
  自始至终,水上教授并没有哪句话是直接批评韩非子的,可是这种无影剑与变形刀的杀伤力更强,我们无不感受到韩非子时代的背影被压到最低最小,属于水上教授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崛起。
  通常,新官上任的做法是首先否定历史,把过去说得越烂越好,这样的好处是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短期内业绩没什么改观,那是因为底子太烂了,可以理解,也无形中赢得了更长的“蜜月期”;如果稍微作出一点成绩,那不消说,是新领导的的功劳。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水上教授这种皮里阳秋的手法,比后来市场部总监玫瑰的招数巧妙多了。玫瑰出招太猛,就显得粗糙,就显得拙劣,比如公开宣称C公司某种产品在百度上的搜索结果为零,这种话一说出来准见光死,太经不起考据了,只会降低自己的诚信度,给人留下笑柄。(待续)

日期:2010-04-13 22:59:43

  一个人的战斗:我和C公司的故事
  连载十五:树欲静而风不止(6)
  几年之后,在这个沉闷的上海之夏的傍晚,我经过武胜路,当年我们在上海电信机房大楼里参加全体员工视频会议的画面,一幕幕鲜活地我的脑海里闪回,只是景物依旧,人事已非。
  夜色笼罩,华灯初上,前方的上海大剧院灯火璀璨,通体透亮,宛如一座水晶的宫殿,打扮入时的观众们正在陆续入场,红男绿女,衣香鬓影,更衬托出我心静的寂寥。不知今晚的舞台上正在上演一出怎样的悲剧或喜剧?
  人生如戏,导演是自己,但是剧情不能永远如自己所愿。谁不曾有过灿烂闪耀的梦想?然而,芸芸众生中,又有多少人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营营役役,像小丑走钢索般艰难地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所有的故事都有落幕的时候。我在C公司八年,最后居然被贴上一个Bottom 5的标签,如果以这样的方式退场,连最基本的尊严都被扒掉了。剑兰说得对,就算离开公司,也不能不明不白地离开。否则,我将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向八年的青春和理想作一个交待。我做不到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我跟你们耗不起,挥挥衣袖,一走了之。

  从上海大剧院拐到威海路,发现了一家新开的小书店,我不由自主地推门进去,门面很小,不到二十平方米,书架靠墙摆放,中间一张长方形的阅读桌,我取了一本书坐下来随手翻阅。
  我想,我将来也可以开一家小书店,专门面向儿童。小朋友们可以来买书、读书,可以把旧书拿来寄卖、交换,生日可以来这里庆祝,我可以请作家来为小朋友朗读他们写的故事。我要把书店布置得像《电子情书》中梅格.瑞安的那家拐角书店一样温馨动人,我要在阅读桌上摆上一瓶雏菊花。
  这时,书店里开始播放背景音乐,打断了我的遐想,是诺拉.琼斯的歌,她晨雾般温柔的嗓音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离开的时候,厚重的木质门在身后掩上,门环上挂着的一串风铃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一阵紧似一阵。天边滚过几声闷雷,惊起一群鸽子扑拉拉地满天乱飞。豆子般的雨点稀稀疏疏地滚落在地面,水汽裹挟着尘土味儿往鼻子里钻,让人想起了小时候在教室里扫地尘土飞扬的味道。夜色中的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待续)


日期:2010-04-15 00:35:31

  一个人的战斗:我和500强公司的故事
  连载十六
  无事生非 (1)
  第二天一大早回到公司,我先查了一下电子邮件,那封要求了解“把我放到Bottom 5的事实依据”的电邮发出后,小M和人力资源部的梅琳都没有回复。这在意料中,我也没指望他们会在一两天之内给我回音。
  不过,倒是有一封邮件是由人力资源部发出的,发送给全中国的同事,提醒大家关于本财年绩效考核的时间表,什么时候下属要和老板进行业绩考核讨论,什么时候老板给下属口头和书面的反馈,什么时候各级别的老板要在内部系统里输入书面意见和等级评定,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规定。
  八点四十五分的时候,笔记本电脑里的电子日历跳出一个对话框,提示十五分钟之后有个电话会议。我是这个会议召集人,我邀请了销售部、渠道部的相关人员一起参加,我的老板小M也在我的邀请之列,主要讨论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一个市场营销活动。下个月是C公司新财年的开始,正是需要搞市场活动的时候,广播种才能多收粮。
  趁还有十五分钟时间,我发了一个邮件给参会人员,把目前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总结了一下。我想,不管后面事态如何发展,我是去是留,只要我一天还是公司的员工,我就要干好本职工作,这点职业精神还是应该有的。
  大家陆续加入到电话会议。电话会议等于一个虚拟的会议室,参加会议的人只要拨打设定的号码和密码,大家就可以多方同时通话。我有点吃惊的是,这次小M居然也拨打进来了。之前的会议,她都没有参加,有时候说时间冲突无法参加,有时候明明接受了会议邀请,但临时又说有事,不参加了。

  大家根据我刚才发的邮件,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包括产品包的配置清单、产品包的特价申请、销售机会的追踪流程、合作伙伴的名单等等。
  会议结束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发言的小M突然发话了:“你刚发的邮件,怎么没有每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时间?你应该加上这一项,否则大家都不清楚哪项工作什么时候要完成。”
  拿这个来说事,典型的放大抓小,明显是鸡蛋里挑骨头,我心想,挑人毛病,也得挑出点水平来啊。我对这种小技俩最看不上,都不屑于拆她的招就不客气地挡了回去,“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营销活动,按照计划,八月一号正式启动,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在七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之前来来往往的邮件和好几次的电话会议,都讲得很清楚。”

  小M说:“你别跟我急呀。”你别急呀――这是小M的口头禅,她跟人讨论问题时,经常开口就来这么一句。可别小看这句话的威力,如果你本来急了,她这么一说,还真不好意思再急了;如果你本来没急,被她这么先声夺人,倒真想发急,可是如果你真的急了,不正好被她说中了吗?弄得你急也不是,不急也不是。
  一位渠道部经理听出了其中的火药味儿,也可能觉得这个话题实在太无聊,忙打圆场:“是的,我们都非常清楚,七月底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就绪,这是我们的共识。我看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就先结束今天的会议吧。”(待续)

日期:2010-04-15 23:46:06

  一个人的战斗:我和500强公司的故事
  连载十七
  无事生非 (2)
  回想起来,小M最近确实不断挑些鸡毛蒜皮的事来找我的茬。上个月,一位销售发邮件给我,想借用一块公司的形象宣传牌,要用在一个客户活动上。这块宣传牌由华东区的市场经理章蓝诗管理,一直摆在上海公司的前台接待处。我跟章蓝诗讲了一下销售的要求,她让我把销售的邮件转给她,说她会直接和销售跟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