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之冷钢》
第36节作者:
钟涵冰 这是一柄传说中的刀。报纸引征了据说是由东京国立博物馆处得来的资料——这柄在日本历史中颇具名气的、由备前国的名刀匠长船长光所铸的宝刀,自长筱合战之后就失去了踪迹(作者按:此处是我的杜撰——按照史实,长筱合战之后,德川家康实将此刀赠予了奥平信昌):博物馆原先的记载是“流落日本民间”,看来,经过此案之后,此处大概也有改写的必要了。
至于这柄刀究竟是如何流入到吕根曼先生手中的,就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无法考证的谜题了。事实上,这个谜题除了我之外,也不会有人去关心了——民众和媒体:他们明显只关心这柄刀的最后拥有者是谁。
至于局里,或许会象征性地建立一个相应的、以调查该刀来历为目的的档案罢——这当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新来的档案管理员很快就会为这个档案在私底下标记为“无人过目”的档案分类里找到一个合理且具体的位置。
日期:2006-7-31 19:55:00
而那名为《1984-(连环)伊丽泽(·霍费尔)?斩首案-赤莫尔区(附加)》的厚重卷宗,在稍微扩充一下标题(至少该添上吉姆·华特生这个名字)并顺利封档之后,或许还会作为本局的“伟大功绩”之一,被本局或其他局的上级们时时抽调出来,以作观摩学习之用。
在第一版较次要些的位置,我们还可以读到“霍费尔财团总裁昨夜自杀身亡”的新闻导标——具体的内容在第三版,但我不想看了:对于这件事的真相而言,我至少知道得比《自由意志报》的记者们稍多一点。
往后翻,一直到第十三版,在一个最不显眼的角落里,可以看到一篇题目为《铁窗下的罪恶》的东西——虽然没有标明作者,而且内容也改动了不少(至少隐去了一些具体的东西,以及一部分比较偏激的论点),但…我们都知道作者是谁的,不是么?
再往前翻几张,在第八版比较显眼的位置,很容易发现一则配上照片的、标题为“南门监狱袭警事件”、副标为“确定已有两人死亡”的,篇幅较大的专题新闻——照片里的坎普尔幸福地微笑着,一段生锈严重的铁丝将她和梅彭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铁丝的一端似乎还连着床铺——坎普尔要将这么一大段弹簧芯给拉直,肯定得耗上不少时间…
警方也在现场的某本书里找到了坎普尔夹在其中的“遗言”(“至少笔迹鉴定证明那是最近写下的”——这样的说辞似乎是报纸正忙于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的捏造而辩解):
远山小径的小教堂啊!
吕恩申(Lynchen)神父
我们在你的面前忏悔
愿拜倒为神的信徒
日期:2006-8-2 18:07:00
上月底我曾在澳黎津山山顶看到过这间小教堂——当时就有两对新人在举行婚礼。我也曾无意间瞟了一眼教堂门口的“婚礼预告板”: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婚期,最迟的已经排到了八月份…
这可怜的人…
至于老吉姆委托我邮寄的那部小说,今早出门的时候我已经寄出了——我当然也曾经动过“拆开看看”的念头(我也很想知道老吉姆为自己所拟定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但终于还是没有拆:这是个信用问题。
而老吉姆那天背着的,所谓“借来的高尔夫球杆袋”,我在醒来之后仔细检查过——那其实是个野外观星时用的,装业余天文望远镜的袋子。
总而言之,曾经相当棘手的“镰刀罗密欧”案,已经“在各方联手之下”,合情合理地彻底解决了——媒体和大众很快就会将关于这个案子的一切,如同一张过期的《自由意志报》一般给遗忘掉:什么事情不也都是这样么?
日期:2006-8-2 18:15:00
第六节 辞 职
现在是上午九点四十八分,我迟到了。
在签到处,我将自己的签到卡单独抽出来,撕成两半扔进了走道的字纸篓里——我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老吉姆的卡片应该在的位置:那里空空如也——也不知那张卡现在会在哪里,说不定,那张签到卡已经成为了该案的重要证物之一…
局子照例沦陷在“三月繁忙”里,即便今天已经是周五。汉迪克和奥鲁都不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也有自己各自的“繁忙”。
我不知道在这几天里的某个“闲聊时间”里,老吉姆是否会成为大家的主要话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挑起话题的大概会是某一位曾埋伏在弗若尔站的同事,也可能会是彼特菲尔德吧——老吉姆不能参加这样一个难得的、关于自己的有趣讨论,大概也会感到十分可惜。
报纸上说吉姆·华特生自杀的原因是“厌倦”,我觉得,将这个词换作“退休”或许更贴切些。无论如何,“退休”这个词对我而言,同本市十一丨警丨察分局之间大概不会再有任何地点上的联系——我此刻已经站在了伊塞尔副局长的办公室门前,手里拿着我的辞职报告。
敲门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大半年前的就职面试——虽然情形有些类似,但我的心里却一点也不紧张:只是当手偶然触碰到警章时,才会萌生淡淡的惋惜。
我摇摇头,自嘲地笑了笑——这可不是该感伤的时候:
“伊塞尔副局长,这是文泽尔,可以进来么?”
“噢,文泽尔,我正等着你呢!快进来吧。”
日期:2006-8-2 18:19:00
我推开办公室的门——伊塞尔副局长刚刚放下电话:
“坐下吧,文泽尔。嗯…你是来问你的长假申请的么?现在可是三月份,如果你还想休大假,我倒可以马上就给你批…”
“…不过,那个案子的总局奖金——你知道的,他们的办事效率可没那么高。大概要等到五月份了。”
“我不是想问那个的。”
“…哦,那你找我干什么呢?”,伊塞尔副局长放下手中的事情,有些困惑地看着我。
“我想辞职。”,我将手中的辞职报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伊塞尔副局长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来:
“你是在开玩笑么,文泽尔?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似乎是稍微想了想,接着说道:
“是因为吉姆·华特生的事么?我这里刚刚接到六局的电话,提到了你们的私自行动——嗯,那件事的性质并不太严重:至少你是不知情的。而且你本身就对这个案子有很大的功劳,最多给你一个口头警告,还弄不到这一步。”
他用手示意了一下我的辞职报告:
“如果你是对局里的计划有什么不满,最好是直接向我汇报——另外,这次的二级保密泄密,我们也会查的。这样的事情,影响总是不好——这你也知道。而且,恐怕会涉及到你的奖金,但你不用担心…”
“不,我想辞职,并不是因为这个理由。”
“哦?那你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要辞职呢?——你可干得相当不错呢!”
日期:2006-8-2 18:28:00
“您认为,为了破获一个案子而牺牲人命是必要的么?”
“…什么?”,伊塞尔副局长显然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
“如果有必要,”,我试着将我的问题换一种说法,“您会选择用牺牲一条无辜性命的方式来保全更多人的性命么?”
“当然。”,伊塞尔副局长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可是个效率问题!”
“那么,我辞职也是必要的。”
我起身,打算离开副局长办公室。
“等等,文泽尔——你不要你那五千美元的总局奖金了么?”
我连头也没回:
“少拿这五千美元,似乎可以让局里少几个人降薪或者降职。老吉姆那样的悲剧,至少我不愿意再看第二次。”
我合上办公室的门,连声“再见”也没有说。
我就这样结束了我的警官生涯。
日期:2006-8-4 18:03:00
第七节 沉 睡
“喂喂,听说了么,那屠夫竟还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呢!”
“啧,既然是自杀,当然会随身带着遗书——换你也会…”
花匠莱蒙德和他的女儿娥蔻,在坐在开往自由意志市民主墓园的地铁上时,偶然听到了以上的对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