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之冷钢》
第43节

作者: 钟涵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反正,如果没有这笔奖金,我现在大概已经从职业介绍所得到了一份和蒙歇利·佛罗伊若普先生类似的工作,此刻正为着某段漏水的水管而忙活呢!
  …好了,无论如何,一个案子改变了我的人生——可以这么说。
  日期:2006-8-21 17:08:00
  上周三邮局转寄过来一个包裹——里面是几本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本《傲慢与偏见》和一本简装版的《老人与海》。这个本来是寄到十一分局的包裹,署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女性名字:不过,看到那本《多瑙河领航员》,我就能猜到——寄件人正是坎普尔的继母。
  这大概是为了报答那几个甜面包圈和苏打饼干,以及纠正我语言水平的“拙劣”罢——我这样想着,将那几本原属于坎普尔的书放在了我身后的书架上。
  本周的每一天都异常繁忙(老实说,这种“繁忙”主要是一些琐碎案子造成的——有趣的案子永远都不会给人以“繁忙”的感觉),但这最后一个工作日却奇迹般地清闲了下来。我因此有时间去看看我那一周都没有碰过的邮箱。
  日期:2006-8-21 17:09:00

  在丢掉一大摞的广告和帐单之后,我找到了两张比较有意思的卡片:
  一张橘红色的卡片上画着一幅儿童画:画的右侧是两只兔子,左侧站着一个满脸笑容的小女孩,一个个子很高的男人牵着她的手——这个男人的另一只手里握着一只小铲子,图画的背景中画满了各式各样的花。
  卡片的背面是小作者的签名:
  娥蔻·法尔彤
  我笑了笑,接着看另一张卡片。

  这张卡片就显得单调乏味得多了——也就是一张空白的、署名为汉斯·穆斯卡林(Muskarin)的粗糙名片纸,上面用潦草的花体字写着:
  三个魔鬼本不该那样死去
  你看过我的标注,我的朋友
  我们会再见的
  --------------------------------------------------(全文完)
  日期:2006-8-21 17:11:00
  附录一:关于天王星及其卫星

  1,天王星(Uranus)的历史
  九大行星之中,天王星列于第七位。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三大行星,但是密度并不大。
  天王星是由伟大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于1781年3月13日发现的——它也是现代发现的第一颗行星。实际上,在威廉确定其为行星之前,它就已经被多次观察到(最早可考的观测数据资料可以追溯到伽利略时代)——只不过人们将其误作了一颗恒星。
  威廉·赫歇耳当时将其命名为“The Georgium Sidus”(注:即天竺葵(Georgine,大丽花(拉丁语:Dahlia Pinnata))——克鲁姆老头的地下庭院里就有栽种),用以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由于其他行星取名都取自希腊神话,为了保持一致,1850年之后,人们开始以古希腊宇宙之神(Uranus)来命名这颗美丽的蓝色行星(虽然如此命名导致的发音问题经常使得英语国家的学生们感到尴尬)。
  1986年1月24日,旅行者二号星际探测器登陆天王星。在旅行者二号飞向天王星的旅程中,人们已知的天王星的卫星数从自1948年以来的五颗激增至十五颗——1984年到1989年的这五年间,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们都对天王星报以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本文的故事围绕着天王星的卫星进行,也是为了纪念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

  日期:2006-8-21 17:12:00
  2,天王星的卫星
  天王星目前共发现有十七颗卫星,十五颗已被命名。
  这些卫星并不和其他行星的卫星一样取古代神话中的人名,而是别出心裁地使用了莎士比亚和罗马教皇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这也是本篇选择天王星的原因之一。
  天卫一(1851年由拉塞尔Lassell发现)即阿雷尔(Ariel)——这是莎士比亚作品《暴风雨》中一个淘气的乐天派人物的名字。

  天卫二(1851年由拉塞尔Lassell发现)即昂不雷尔(Umbriel),源自亚历山大教皇的作品《盗锁》(《The Rape of The Lock》)。
  天卫三(1787年由赫歇耳发现)即提坦尼亚(Titania),这个熟悉的名字来自《仲夏夜之梦》——欧泊龙(Oberon)妻子的名字。
  天卫四(1787年由赫歇耳发现)即欧泊龙(Oberon)——精灵之王,不用多说了。
  日期:2006-8-21 17:13:00
  天卫五(1948年由奎泊尔Kuiper发现)即米兰达(Miranda),《暴风雨》中魔术师普洛斯彼罗的一个女儿。

  天卫六一直到天卫十五都是由旅行者二号发现的。
  天卫六即科德利雅(Cordelia,一译考狄利娅),《李尔王》中李尔的女儿。
  天卫七即欧斐利雅(Ophelia,一译欧菲莉亚),《哈姆雷特》中珀隆琉斯(Polonius,一译波隆尼尔)的女儿。
  天卫八即碧安卡(Bianca,一译比恩卡),莎士比亚作品《驯妇记》(《Taming of the Shrew》,一译《驯悍记》)中卡特李娜(Katherine,一译凯瑟丽娜)的姐姐。
  天卫九即克雷斯达(Cressida),莎士比亚作品《特洛伊鲁斯和克雷斯达》(《Troilus and Cressida》,一译《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卡尔夏斯(Calchas)的女儿。
  天卫十即德斯德谟拉(Desdemona),《奥赛罗》(一译《奥瑟罗》)中奥赛罗的妻子。
  日期:2006-8-21 17:14:00
  天卫十一即朱丽叶(Juliet),莎翁名篇《罗密欧与朱丽亚》的悲剧女主角。在本文的《自由意志市交通区划图》中,为了避免和“镰刀罗密欧”太过呼应,将街名按照音译称为了朱丽叶特街,纯是为了满足布局谋篇上的需要。

  天卫十二即珀尔提亚(Portia,经常被译作鲍西亚),《威尼斯商人》中富裕的女后嗣。
  天卫十三即罗莎琳德(Rosalind),莎士比亚作品《随你所愿》(《As You Like It》,一译《皆大欢喜》,Rosalind一译罗瑟琳)中被驱逐公爵的女儿。
  天卫十四即柏琳达(Belinda),《盗锁》的女主角。
  天卫十五即帕克(Puck),《仲夏夜之梦》中的淘气仙女。
  由于莎翁作品的译文版本实在太多,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译名。反复权衡之后,干脆将所有的这些名字按照德文读法的音译(注:有部分仍使用了英文读法,如“帕克”(Puck))直翻——完成之后,效果似乎还出乎意料的好。
  日期:2006-8-21 17:15:00
  附录二:关于文中出现的东洋名刀

  1,名物观世正宗
  正宗属于相州伝,其特点是烧刃的乱刃中可见细小粒子。使用“正宗”铭文的刀匠之中,最有名的要数镰仓末期相州的初代“正宗”——冈崎五郎正宗大师,也是被尊为“五郎入道正宗”的刀界鬼才。
  正宗原本住在京都,在镰仓幕府创立后不久迁往镰仓定居——由于当时运输条件的落后,刀匠在铁砂的选取上只能就近取材:而正宗所选择的,恰巧是神奈川县钱洗川附近特产的、含有天然水铅成分的铁砂。
  使用钱洗川的铁砂所冶炼出的钢铁兼具绝佳的硬度和韧性,加上一代大师在火候、黏土比例以及水温方面的独特创见,终于使得正宗所锻制的日本刀,达到了“锐利易切,刚柔并济,完美无瑕”的、日本刀制作的最高境界。
  正宗所制之刀现存不多,而拥有“皆烧”刃纹的更是国宝级珍品。正宗流的地基纹是由灰白色相间的小点构成,后世无人能仿——这也正是正宗技绝于世的地方。
  德川家康废止“妖刀”之后,大量的“村正”刀铭被改为“正宗”,以期能够继续使用。因此,现今流传于世的正宗之中,混杂有很大数量的村正——这点文泽尔在文中说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