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婆婆的传奇人生》
第26节

作者: 叫我文坏坏
收藏本书TXT下载
  猪舌头在我家乡一带被称为“招财”,大概是因为“舌”字和“赊账”的“赊”字或者“折本”的“折”字同音,老百姓图个吉利吧。
  “哎呦——”继父又是叫了一声,“我在饭里咬到石子了。”

  话说在我家乡一带,老百姓吃的米饭都是自己田地里种出来的,而在晒稻谷的时候,往往会将晒谷坪里的砸碎石子也一并回收到了粮仓里,因而辗米的时候,也经常将小石块混同在了一起。
  所以家家户户在洗米做法之前,必须要忙活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功课便是,必须将大米里的石子给挑出来,如果挑得不干净的话,很容易就在吃饭的时候被咬到,那牙齿和砂石相撞的感觉可不好受,我就曾经有一颗龋齿被饭里的沙子给咬得断了半边,幸亏后来在换牙的时候又长出了一颗新牙。
  而且小石块如果不幸吞入了肚子里,是不容易被笑话和排泄出来的,搞不好就得个胆结石肾结石之类的疾病。
  2011-04-19 19:37:43
  可是继父那一声叫喊也确实是有点太过夸张了,由于他的尖叫干扰,还让坐在下席用餐的华叔咬到舌头了。

  华叔在咬到舌头的同时,又将口里那块猪血原封不动地吐到了菜碗里,还说了一句“太烫了!”
  而且华叔对痛苦程度的夸张,则相较起奶奶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还“呜呜呜呜”地哭起了鼻子。
  紧接着,我便看见华叔的嘴里吐出了几团红色的唾液泡沫,很明显,他的舌头被咬破了——尽管如此,华叔的表情和言行依旧是带着夸张和表演成分的,毕竟舌头还在嘴里,并没有咬断。
  被这么一闹后,我一下子变得食欲全无了起来,真有种有种吃下了半条蛆虫的感觉。
  而小方也和我一样,是一位对食物比较挑剔的人,可能这些菜也不是他喜欢吃的,所以他放下了筷子,然后凑到我一边忽然说道,“我啊,不知道为什么,我昨天夜里做梦梦到你爷爷了。”

  “啊?”对于小方的突然言论,我有点措手不及。
  爷爷去世好几天了,我确实梦见过他几回。
  可是,小方和爷爷素昧平生,他怎么会梦得到呢?他连爷爷长成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啊!
  “哦?那你倒是说说,我姐的爷爷长成什么样子啊?”或许是为了表示一下对小方撇开自己单独与我谈话的不满,海藻带着几份醋意地说道,“你该不会是故意没事找事和我姐套近乎吧?”
  海藻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百味的情感纠结。

  “不是,我说的是大实话,”如果不是还有其他大人在场,估计小方都要发起山盟海誓来笃定自己的言论了,“我梦见了我的爷爷对我说,小伙子,你要好好将调研工作做好啊,未来还有更多更重要的课题等着你去钻研呢!”
  “你怎么就确定那个人是我姐的爷爷呢?”海藻又是问道,“或许是其他另外一个人呗,你都没有见过他老人家。”
  “那出现在我梦中的老人眉毛胡子和头发全部花白了,他鼻子上还有一颗黑痣,门牙全部掉光了……..”
  2011-04-19 20:02:24
  “哇塞!”海藻对小方的崇敬之情,就如同滔滔之江水延绵不绝道,“你梦见的果真是我姐的爷爷呢,你也太神奇了吧!”
  “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梦到他那么详细的外表特征,”小方自己也说道,“可能是我某一次在于教授家里的时候,无意中看见过一眼于教授和我爷爷的合影吧,但我也只不过见过不到一秒钟而已啊,按理说不应该有那么深刻的印象…….”
  其实我知道为什么小方会梦得那么详细入微了,因为爷爷的遗像就悬挂在那个储藏面具的房屋里,而小方大年初一上午是进过偷偷那间屋子里的。

  “我还是想去我爷爷那间房子里看看,”小方对着奶奶和继父提出说,“比如拍几张相片放在论文里,也可以增加一点说服力和权威性嘛!”
  “小方啊,”一向对小方印象不是很好的母亲说话道,“你到底要写多少篇论文呢?为什么老有写不完的文章啊,你不是已经将论文寄出到了美国和英国杂志上吗?”
  我母亲刚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奶奶的眼神是非常戒备和警惕的。
  “这个啊,”小方思维丝毫不打盹地回答说,“现在我手头上要写的这篇,是要寄出到日本去一家文史杂志社的,他们的社长是一位汉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非常感兴趣,他同时也是于教授的一位好朋友。”
  “要寄到日本去啊?”三叔公忙跌着说道,“不可以,绝对不可以,记得当年小日本侵略到我们这一带的时候,就对傩文化进行过大肆的破坏,他们现在居然忽而想起要来研究我们的傩文化了?没门!他们想得美!我坚决不会答应的!”

  “人家寄到日本去,有什么不对的?”奶奶放下筷子,面对着三叔公问道,“此一时彼一时嘛,现在我们又不跟日本人打战。”
  我也认为三叔公的反应有点太过激了,奶奶作为一位日本侵华战争的间接受害者(她那张丑陋的脸就是旁证),她都能够将事情区分开来,在我看来,三叔公完全没必要这么神经兮兮的。
  2011-04-19 21:02:13
  “那我就寄到俄罗斯一家杂志社去吧,”小方谨小慎微地以商量的口气说道,“那边现在也有部分学者对傩文化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小方,你这些论文都是自己写吗,你懂得那么多国家的文字吗?”我的大婶也问道。
  “当然啊,”还没等小方回答,海藻便接过话柄说道,“小方哥哥懂得可多,他可有学问了,我相信他肯定懂得许多门外语的。”
  “呵呵,见笑了,”小方坦诚道,“我倒是只懂得我们的汉语和英语,不过如果文章写好后,再寄过去,他们那边会有专人负责翻译的。”
  “哦?是么?”继父问道,“如果那边碰到一个对傩文化完全就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会不会曲解你的意思呢?里面的一些专有名词如果在他们的文字里没有一一对应的单词,那么改用什么词语来替代呢?如果没有翻译好,是不是反而会让人曲解我们博大精深的傩文化,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呢?”
  继父如同排山倒海般几句气势磅礴的话语,问得小方一下子慌张失措了起来,“这,这个嘛,具体的或许我也不是非常清楚,可,可是将论文寄出去适当地宣传一下,总该会多少有点效果吧………”

  “好吧,你就进去拍照吧,”奶奶面部抽搐了一下道,“反正老爷子的房间也不是什么禁飞区。”
  小方脸上露出一副释然的表情。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三叔公点燃了手里的旱烟说,“你千万不可以将论文寄到日本去,俄罗斯倒是可以接受的。”
  2011-04-19 21:41:39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在我三叔公这辈人的心目中,仇恨日本而亲近俄罗斯(前苏联)的情结还是根深蒂固的。怪不得大家都叫日本人为“鬼子”,而叫俄罗斯人为“老大哥”。

  “我一定答应您,”小方老实巴交道,“虽然俄罗斯那家杂志社的名气,相对来说要小了一点。”
  进入房间的时候,小方非常惊讶地问了我一句道,“上次我们来的时候,这后屋的房子里不是有许多傩神面具吗?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啊?难道被人盗走了吗?”
  我心想,我们之所以转移走,还不是为了防范你这个嫌疑人吗?
  “哦,这些面具啊,”于是我便撒谎地说道,“我们已经按照爷爷的遗嘱吩咐,全部交给了文物单位。”
  “哦,”小方吟哦了一句,“你们这一带文物工作部门真够敬业的啊,若是我们北京那边的话,不出正月的话,人家还真不给你办实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