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反唇相讥,是长嫂如母,那大嫂怎么不盖房子给小三儿呢。老房子那么潮,夏天洁长了一身痱子,冬天又冷得要命。当初我嫁来的时候也是这种老房子,小三儿他们怎么不能住。
芬本来就觉得婆婆偏心了,但她开始也是隐忍着,一半出于面子,一半出于对婆婆看管洁的情份。但到现在,芬觉得她再不说话,恐怕就没说话的机会了。
婆婆生气了,甩手而去。芬的丈夫看这架势连大气也不敢出一个。芬冷哼着,她知道婆婆不敢和大嫂提这种要求,大嫂是那种典型的农村恶妇,是那种丢根葱都能在村口跺菜刀骂三天的女人。
芬决定立刻搬进青瓦房里,她第二天就收拾妥当东西。芬的丈夫闷了半天,也不挪动一下。芬生气了说,我辛苦攒的钱盖房子是要给女儿一个清新地的,你妈倒好,把我的房子当成她的功劳。让小三儿他们住,那我辛苦这些年是为什么?
芬的丈夫嗫嚅了半天,最后还是扛起家当,芬抱着女儿来到他们的新房子前。
当芬打开房门时,顿时胸里一口气堵在喉咙口!只见房子的墙壁和窗户上都贴上大红的喜字,所有的摆设都是给新人用的。很明显,这已经是别人的地盘了。
芬铁青着脸站在房子里好久。久到她的丈夫都有点怕了,芬狠狠地抽了气,她开始动手了!很显然,婆婆没有经过芬他们的同意就擅自地装饰好新房,想来个生米成炊,你奈我何。芬刚开始是有点不知所措,不过她毕竟是个头脑清晰的人,所以她也有自己的一套。
芬把所有的装饰都小心拆下来,平整地叠好。交待丈夫看好女儿后,又连忙赶回家,按步就搬,把自己和丈夫清理好的房子装饰一番,也弄得红呼呼的喜洋洋的。
这些是在婆婆的眼皮底下发生的,可惜她没看到,她陪小儿子到镇上挑东西呢!待他们母子俩买好东西晚上要再进新房子布置时,发现门打不开了。
然后芬慢慢地穿好衣服开门说,什么事啊?
婆婆一看芬在里面,一时没反应过来。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搬到这儿来了?芬睨了满脸通红的丈夫和小叔子一眼说,本来说年后搬的,洁一直说要住新房。我后来想想来搬来过年也很好,放个鞭炮热闹一下。**(小叔子)新媳妇过门后可要带过来玩啊!
小叔的脸很僵,直拉母亲。
婆婆嚷,不是说好这房子给小三儿他们当新房吗?你怎么反悔了?
芬细声细气地说,妈,您只和我提过呢,我没应着声,再说,小三儿也不一定要住新房嘛。我和大哥他们不也一样在老房子成亲的吗?祖宗们也都在老房子,在老房子成亲祖宗们也看得见,毕竟那是祖宅啊!
小叔子拉着母亲的手一直说走。
婆婆抖手指着芬的丈夫,你也不出一个声,屁也不出一个!你弟的房子都被占啦!
芬胸中怒火雄雄,脸上却还是不在乎的样子。她对小叔子说,**我和你哥也是从什么都没有打拼到现在的样子的,都不容易,我今天把我和你哥的旧屋子收拾一下,也给你布置好了,整好你的新房在旁边,两屋子你都能用,够宽敞不?
小叔子一直低着头说,行行行,好好好!谢谢嫂子。
芬的婆婆见儿子们这样子,狠狠剜了芬一眼,嘴里不停地说:好个文化人,这么没有让小的心思,都想自个儿占着便宜!忒缺德……最后小叔子可能也觉得挺没意思的,还是在自家老房子成了亲,芬的旧房子给他们当了储藏室。
这事就过去了,不过芬的心里落下了结,婆婆也疙疙瘩瘩的。好一阵子没和芬说话。
没两年,政策又变了,芬总算可以回到梦想中的城里了。
那时应该是八十年代中期了吧。芬很高兴。那时候洁已经上小学了,芬合计着说城里条件好些,洁也可以去好的小学。加上父母兄弟的帮忙,总能张罗一间小小的房子给他们安身。
芬和丈夫提这事,丈夫马上沉默了。芬知道丈夫的顾虑,他只一农民,没什么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去城里谋不到好生计,又自卑,所以芬对丈夫也是有一定的想法的。芬和丈夫说,我和洁先去城里,洁好歹也有一个好的小学上,我先找一工作,住娘家,稳定下来后租个房子,一家三口团圆。
丈夫还是不吭声,芬就和GP提这事。GG倒没说什么,PP就哼了声说,嫁鸡嫁狗,嫁板凳就拖着走,从没见男人跟婆娘走的道理。
芬知道婆婆还在生气房子的气,但她知道婆婆的话对丈夫的影响。就说,洁也要上个好的小学啊,现在的学校对孩子影响很大的,以后上大学——
芬还没说完婆婆就打断的,一个丫头片子能念小学就不错了。还浪费钱念什么大学!
芬的脸一下就铁青了。她看这架势知道婆婆是不可能在她回城定居上起正面作用的。于是她也以冷冷的语调说,好甭男女也是家里的后代,孩子有出息祖上也增光。现在的时代女人也能当书记,当市长,没文化只能种田,种菜。劳动人民虽然光荣,但劳动人民的孩子却不一定都要当劳动人民。
芬说完就走了,把婆婆后面跳脚骂的话当成耳边风。
她一回家就收拾东西,和丈夫说清楚。要么你先留下来,我和洁去城里,要么一家三口都去。你自己选!我是不可能让女儿一辈子都呆在这种地方的。芬的丈夫老实巴交,但看到事情这么发展,第一个反应虽然不是打骂老婆,却是直接冲回母亲家。和母亲赔了半天不是。
婆婆和儿子说,一定要把婆娘留在家里,女人见多就野了。留不住婆娘留孩子,孩子总是母亲的肉,没有不爱孩子的娘。
芬的丈夫头快点到地上去了,待他回家里,芬和女儿已经整装待发了。
芬看丈夫的样子,知道他是不可能和自己去城里的。就说,那按我说的办吧,我和洁先去城里我妈家住,稳定后让你来。
芬的丈夫要阻拦,芬毫不理会,她知道丈夫虽然听母亲话,但心里却还是她们母女的,而且份量很重。她也知道他是好人,但悲哀的是,她无法像他对自己一样把他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且在他心目中,他母亲的位置还是比自己重。
芬说,你不要拦我,我是个本分女人,你知道的。我为了家为了洁什么也愿意牺牲,这是为我们好,这是我们多好的一个机会,女儿不能一辈子留在这个山沟里。
芬的丈夫软下来了,相处多年,他相信芬的为人。芬为他,为家,为洁做的,大家也看在眼里。
这时跟在后面的婆婆出声了,要走,把洁留下。
留下干什么?芬回答的很生硬。她要上好的小学,我要带她去城里。
婆婆很强硬,拉着大小儿子一家,十几口人赶来。想说芬好面子,说不定会留下来。但她估计错了,对一个看重孩子未来前途的母亲来说,什么是都可以不顾的。
芬索性也豁出去了。她一把推开丈夫拉着行李就要出去。
芬知道这一群人里,大部分都是被婆婆半哄半骗来的,而大嫂根本就是来看热闹的。小妯娌没见过这阵势,也缩在一边不出声。
芬环顾四周,干脆地把洁搂在身边,放下行李,深吸一口气。
我知道婆婆不放心什么,芬的眼泪也在眼眶里了,她不放心我出门,一个孤身女人出门谁不怕。带着孩子,谁不担心。但男人不跟有什么办法。芬看了看丈夫,泪水终于下来了。谁不指望孩子有出息,我跟了**(丈夫),他对我好,我这辈子也认了,但洁不行,洁一定得上好学校,有好出路,有出息。丫头,丫头怎么了,丫头就不是孩子,只有仔才能有出息吗?芬有点泣不成声了。
婆婆身后队伍里的男人,慢慢地退边了,芬的GG也一直摇头叹息。
芬注意到大嫂的脸色也变了。芬对丈夫说,你和不和我一起去,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
芬的丈夫张张嘴,却没说话。
婆婆却嚷出来了,**不能走,他是我们老*的子孙,不能离开。
芬凄凄地笑,那还是原来的计划,我和洁走。等稳定下来,我们再商量着。
婆婆一马挡前,推了芬一把,芬一个踉跄,差点和洁一起摔倒了。芬的丈夫一把扶住老婆孩子,忍不住冲母亲吼:干啥推她们,有话好好说!今天会说完,可能我比较罗嗦,其实有的细节可以不写,但不写又难受!
因为是断断续续听来的,有的地方是插叙,可能有点乱,大家能凑和就凑和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