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名女兵的爱情传奇》
第18节作者:
汤公山人 我飞快地跑回房间,趴在床上,迅速从书丛里拿出了那本崭新的蓝色封面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什么事这么高兴?”彭志刚问我。
“郁洁一会儿来拿这本书。”我说,“我送给她。”
“真的吗?”彭志刚问,很有兴趣的样子。
他听我说过郁洁一些事情,但还没有见过她。
快两点钟了,我拿了书下楼。收发室的门开着,下午的报纸已经到了,我进去把宣传科的报纸拿了出来,然后来到前面的路边上等郁洁。
两点过两分的样子,郁洁果然出现在大院深处的甬道上,姗姗地向这边走来。
我恍如进入了梦境,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朦胧虚幻起来。
郁洁来到我面前,她的的确良上衣里面配着鸭蛋绿色的羊毛衫,羊毛衫整齐的领子从上衣小翻领的领口恰到好处地露着浅浅的一小片,和领章帽徽相互辉映,使她那美丽的脸显得更加艳丽,更有神采。
我把书给了她,同时轻声问她:“上楼坐坐吧?”
“楼上有人吗?”她仰起头向我的宿舍方向看了看,怯怯地问道。
“没人。”我说。
郁洁似乎在犹豫。正在这时,张庆春干事从大院外进来,往办公楼走,他经过我身边时,似乎很自然地把我手上的报纸接了过去,没有说话。同时,我看见彭志刚也正站在一边看着我们。这个老彭!你站在楼上走廊里看也就是了嘛,怎么也跑下来呢!还站得这么近!我心里想。因为这样给我们造成了很大压力。
“下次再来吧。”郁洁满脸绯红,似乎在征求我的意见,又好像是在哀求我。
我看确实叫她为难,便说:
“那好吧,我不勉强你。”
“那我走了。”说完,郁洁微微转身,走进了收发室,好像是去取报纸,
回到房间以后,我的心情仍然激动不已。
郁洁接受了我的馈赠!我高兴得不行。尽管只是一本书!
“它至少表明,郁洁已经不疏远我了。”我想。
她不仅接受了我的书,甚至还差一点到我房间里来玩!这更是我所不敢相信的。可这又是真的。
从她的态度看,她并不像那些“解放牌”的姑娘那样,把到男人的宿舍去玩看作一件无所谓的事的。
她显然了解到我宿舍来玩的严重性,可她竟有来的意思。
可见她对我不反感。不仅不反感,甚至可以说有相当好感的。
我脑子里闪过了“不回家了”的念头,并好像已经预先体会到了春节期间和郁洁聚会的幸福情景。因为从郁洁的神情看,她是准备到我房间里来玩的,只是怕被人看见才没有来。我如果春节不回家,她是肯定可以来玩的。她如果来玩,那该多么有意思啊!
可是,我又想到了我的老母亲。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一直和弟弟、妹妹相依为命。母亲也特别挂念我,我早已写信对家里说过,要回家过春节的,母亲这几天肯定已经在天天盼我了。我怎么能又不回去呢?!
而且,我如果突然改变主意,没有回去,科里的同志们又会怎么猜测呢?!
日期:2010-05-13 08:10:00
第六章交响曲之一
1.“没想到你也遇到这样一个”
在我的同年入伍的战友里,有个叫余建中的,他家和我家属一个大队,又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关系很近很好。他开始被分在296团特务连,后被调到了师汽车连开车。去年下半年他被派去支援周村交通局开宣传车,任务完成后一直被留在战勤科帮助工作,也就是抄抄材料什么的。他去年春节结的婚,妻子叫陈秀芹,是我们大队的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
建中现在的最大愿望是争取转志愿兵,熬到年头让妻子小陈随军。
余建中原来住在后勤部报道组的宿舍里。春节前,因为他老婆要来探亲,后勤部就让制药厂把仓库二楼的一间房子腾出来让他们住。
我以前对药厂和南招之间的关系有些模糊,还以为它们中间是完全隔断的哩,直到建中请我们去吃饭,我才发现原来这道隔墙上还有一道小门的。这样从南招大门进出倒挺方便。
我和彭志刚结伴回家,回来却不是一路,他比我早三四天就回部队了。我回来后,他又从博山过来玩。余建中又请我们去吃晚饭。
余建中和彭志刚关系也很好。
小陈准备了一个羊肉锅子,又炒了几个小菜,我和志刚、建中三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怎么样?找到了吗?”建中问志刚。
“我根本没有找。”彭志刚说。
“那你这一个月在干什么,还提前跑回来?”
“也不是没有找。”彭志刚解释说,“有人给介绍了两个,见了,都不行。气人的是,有一个姑娘,听说人长得还好,开始同意见面的,但后来听介绍人说我是当兵的,马上就反悔了,说:‘当兵的呀?那你怎么不早说,我不找当兵的耶。’——你看,受这样的窝囊气。一气之下,我就提前回来了。我现在也无所谓了——来,干一杯。观宝,我们干掉。建中不会喝随意。”
我和彭志刚干了杯中酒,建中喝了一小口。
“你真不该和韩枫分手的,”建中一边给彭志刚斟酒,一边说,“再想找赶上她的是困难了。”
彭志刚低头不语,像是在想心事。
“韩枫是谁?”小陈问建中。
“是志刚以前谈的对象,就是周村的,长得很好,和志刚很般配的,谈了好几年,没想到最后吹了。”
说着,余建中把我的酒也斟上了。
“你呢?”建中问我。
我告诉他们,我回家后,碰上大雪封山,汽车不通,我一直没有出山,所以根本没有找。
“最后我还是走了二十多里雪路到万家才搭上车下来的哩。”我说。
“来来,喝酒!”建中说。
事实上,我说的一半是真话,一半是假话。我回家后,是下大雪了,是到二十多天后才从家里出来的。但我还是碰到了介绍对象的事情。但是,由于这件事情挺复杂,而且也没有什么结果,尤其是,我不想在小陈面前说这些,所以避而不谈。
然而,一边喝酒,那件事又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里……
日期:2010-05-13 08:11:22
我来来去去,路过县城时,基本上都是住在彭志刚家里。这次因为约好和彭志刚一起回部队的,我从家里下来以后,自然又直接去了他家。我到他家时,他爸爸戴着老花镜在大门边看书,他妈妈围着围腰,从灶屋里出来。
“小李下来啦?——志刚走了哎。”彭妈妈说道。
“他走了?”我感到意外,“假期还没有到啊,有什么事情吗?”
“不晓得是么子事情,说走就走了。”彭妈说。
“他对象谈好没有?”我问。
“哪晓得呀,”彭妈妈显得很忧虑地说,“他又不跟我们说的。”
我们正说着,志刚的大弟弟志强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观宝哥你才下来呀?!”他说,“陶学新来找你几次了,今天早上碰到我,又对我说,叫你下来后就到他那里去一下。”
“好的,”我说。
陶学新的单位就在彭志刚家后面不远,马路北,桥头附近,我当即去见他。
陶学新办公室一共有三人,说话似乎不很方便。他告诉我说:
“明天中午到我家去吃饭,我就不去叫了。”
“好的,”我说,心里估计,他大概是要给我介绍对象了。
从彭志刚家后面顺着大路向东走,大约五分钟,有一座长长的多孔石拱古桥,桥下河水滔滔。桥东是一个沿河边发展的繁华古镇,这就是河沥镇。陶学新家在古镇一条小巷子的最顶端。他家后面就是石驳的高岸。附近就有一条很陡的石级小道通向河边,专供人们下河挑水、洗菜和洗衣裳。我以前曾经来过陶学新家,还陪陶学新的老母亲下河提过水,洗过衣裳,所以对那里的情况相当熟悉。但两年前陶学新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