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阳光孩子》
第13节

作者: 查向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孩子害怕母亲真的不要他,有可能就变得乖乖的。母亲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残忍和愚蠢的,她只是图了一时的省心而已,但这一时的省心埋下的祸根却可能招致未来的更长时间的费心。
  我在公共场合时,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出威胁、恐吓孩子的话,各种各样的,因为我说不出来,所以也记不住那些话。只记得当时我心里是沉甸甸的,甚至想上前去告诉她这些脱口而出的话语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日期:2009-05-02 08:26:27

  培养阳光孩子41
  有的家长甚至用魔鬼、大灰狼,怪物等来吓唬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些话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心理案例。
  七岁的小男孩丁丁有一次因不好好吃饭被盛怒的父亲关进了一间漆黑的小屋,父亲吓唬他说魔鬼会抓走不好好吃饭的孩子,丁丁独自哭了很长时间。丁丁父亲的做法是愚蠢且残忍,他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结果孩子在晚上睡觉时出现了神经质的恐惧,灯一灭就大叫:“魔鬼来了!我怕!”,并钻到妈妈被子里瑟瑟发抖。
  好在丁丁的父亲知错即改,绞尽脑汁想出了弥补的一招。他以木棍当做金箍棒,扮演孙悟空的角色,在丁丁的房间边舞边喊:“各路魔鬼听着,我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也!我的宝贝今天很听话,谁要敢动我的宝贝一根汗毛,我定让他有来无回!”然后,把木棍递给丁丁,说:“有金箍棒在,魔鬼就不敢碰你了,你就放心地睡觉吧。”丁丁把金箍棒放在床边,才安然睡觉了。

  当孩子对世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恐惧感是很容易产生的,威胁与恐吓孩子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神经性的忧虑。神经性忧虑这个词大家也许听着很新鲜,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恐惧,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就像上面所说的丁丁一样,晚上一关灯就疑神疑鬼。如果孩子产生了神经性的忧虑,焦头烂额的便是父母了。

  当然像丁丁这样过度反应的例子并不多,但是却有不少人经常有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和不安,为那些还没发生或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而忧虑,其实也是安全感不好的表现。

日期:2009-05-04 09:20:27

  培养阳光孩子42
  有的家长为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有不少坏人,还有不少拐卖儿童的坏人,然后跟孩子讲那些拐卖孩子的人是如何如何恐怖。家长原本是希望给孩子打一下预防针,让他们增加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是家长这种极端的说法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了阴影,搞得孩子草木皆兵,无端地生出些恐惧来。我建议家长在教孩子保护自己时所用的话语不要太极端,因为你们的目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去分辨好人和坏人,遇到坏人怎么办,而不是吓唬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遇事容易产生恐惧的孩子反而不能清醒理智地处理问题,不会随机应变。而且在孩子还不会自己到处乱跑之前,是没有必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的,说了他们也不懂,也不会保护自己的。

  另外家长要注意不要把自身的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心理案例。
  有一位母亲离异后对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失去了信任感,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子斌斌,唯恐他受到丁点儿伤害。除了反复叮嘱儿子不要轻信任何人,不要上当受骗外,她还经常跟儿子讲一些社会上人心险恶的事例。她甚至不放心儿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玩,儿子出门她就像随身保镖一样紧紧跟随前后。
  这位母亲将自己内心不信任和不安的不良信息直接传递给了儿子,对世界本来就缺乏经验和认知的斌斌不仅全盘接受了母亲的不良信息,而且数倍扩大化,他拒绝与人交往,有时看到同学们一起快乐嬉戏也会产生一些冲动和欲望,但母亲讲述的种种反面事例就会从脑海里跳出来压抑住他的欲望。
  有一次,班里组织郊游活动,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瓶矿泉水,有一位同学好开玩笑,就对大家说:“看谁明天拉肚子,我刚才把某公子的矿泉水换成了青石河里的鱼虾洗澡的水了。”
  斌斌立即不安起来,他认为受害者就是自己,这样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喝的水味道不对,于是开始恶心起来。回到家后自己找了点药吃,而且真的腹泻了。其实同学只是开玩笑说说而已,并没有换过任何一个同学的矿泉水。可是却引发了斌斌无中生有的一连串的过敏反应。
  尽管事情得已澄清,可是斌斌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经常怀疑自己有病,频繁地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上街买回来的食物要消毒才敢吃,冬天出门要戴口罩,让母亲苦不堪言。
  显然斌斌的母亲由于对教育和心理知识方面的无知,原本想保护孩子,实际却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结果害了孩子。

日期:2009-05-05 09:15:35

  培养阳光孩子43
  小时候,我的安全感也建构的并不好,记忆中有一些无聊的大人经常给我们这一群小孩子讲有关鬼的故事,也曾无端地造成了我的恐惧。我内心的不安全感有时会在梦中反映了出来,经常做噩梦,或梦见怪物、魔鬼,或被人追赶,在惊慌失措中便大声呼叫 “妈妈”,并在大叫中醒来。出于孩子的本能,在梦境中的危急时刻我寻求的是妈妈的庇护。

  是啊,在小孩子的眼里,父母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的保护神,是他们安全的唯一归宿。经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爱他,不会遗弃他,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心理踏实,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到父母是自己强有力的后盾时,他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当孩子有不安全感和产生恐惧心理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及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有一次我从外面回家,走到楼口时看见一位大姐抱着一个两岁多的女孩扯着嗓子喊:“谁家的孩子丢了?谁家的孩子丢了?”再看她怀里抱的那个女孩脸上挂着泪。大姐得不到回应,越发着急了,说:“哎呀,这可怎么办啊,找不到她妈妈,我把这孩子放到哪里去啊?”小女孩一听,哇地又哭了起来。我赶紧拉着小女孩的手说:“不用怕,不用担心,妈妈一会就找你来了。”并问大姐:“你在哪里找到这位小女孩的?”“我进楼时,她一个人从电楼里跑出来,哭着扑向我,我也不知道她是谁家的孩子?”“那没事,一定是这个楼里的,她妈妈肯定会找来的。”

  果然,我的话音刚落,从楼里急急地跑出来一位年轻的妈妈,焦急地喊着她女儿的名字。大姐把小女孩放在地上,小女孩就哭着向年轻的妈妈扑过去。年轻的妈妈抱起小女孩,第一句话便是教训她:“你怎么搞的,瞎跑什么,把你丢了怎么办?把我都急死了!”小女孩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我赶紧上前对那位妈妈说:“孩子受到了很大的惊吓,需要安抚!”我一边抚摸孩子的背,一边对小女孩说:“不用怕,没事了,妈妈找到了。”年轻的妈妈一听我这么说,便也去抚摸孩子的背,说:“好了,不哭了,下次不要再乱跑了。”女孩一下子就停止了哭,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年轻的妈妈对我说:“我带她出来,刚关好门,就见不到这孩子的影子了,从电梯出来的人说孩子自己一个人进了电梯了。”原来小女孩就是自己跑得快了点,她原以为妈妈就在自己身后,没想到自己进去后,妈妈没跟上,电梯门就关上了,并带着她下降到了一层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