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得面红耳赤。傅雷认为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九首最为重要的观点。可傅聪并不想人云亦云,也不想附合自己的父亲,他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
傅雷认为傅聪太狂妄,"你才看过多少书?",傅雷希望傅聪臣服于权威,傅聪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做虚伪的妥协,结果惹得父亲勃然大怒,在严重冲突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到父亲好朋友家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傅雷的姑夫去世,傅雷这才认识到人生苦短,父子之间何必如此较真,感慨之余,遂让小儿子傅敏把傅聪接回家,两人才言归与好。
学识渊博的傅雷,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地方,但也有他的局限性,居然会因为儿子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而勃然大怒。在我们看来,真的是没有什么好愤怒的,儿子有自己的看法应该是好事情才对啊,凭什么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人云亦云?
后来傅聪在谈到他父亲时说,父亲不尊重自己的感受,让他感到委屈。
当父母采取强压的态度时,有的孩子倔强,就会反抗,有的孩子实在无法忍受还会像傅聪一样离家出走。
也有的孩子干脆放弃反抗,只是服从,于是他就变成了听话的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听话的孩子就好吗?事实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主张,成人说什么他就照单接收,叫他往东他就往东,叫他往西他就往西这才是可怕的呢!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日期:2009-05-27 20:04:31
培养阳光孩子60
有一位女孩从小就是乖乖女,当然她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因为她的母亲是个强权者,喜欢将自己的意愿取代孩子意愿。女孩最初也会反抗的,但发现反抗的结果只是让自己更痛苦,也就习惯了接受和服从。
习惯了顺从的女孩长大成人以后离开了母亲,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扮演受支配的角色,常常被人支配得团团转。
她也很懦弱,甚至明明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也不肯说出来,而是不自觉地受人驱使,去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
母亲知道了一些她的作为,恨其不争,说:“你怎么一点没遗传我的性格?难道你就不会去争取你应得的那份权利吗?为什么你总扮演忍让和吃亏的角色?”
母亲从未反省过女儿为人奴役的性格是自己一手造就的,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正是母亲的强势造成了女儿的懦弱。
如此的性格除了沦为他人的附庸外,还能怎样?她能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领导者吗?绝不会的。她能有创新的精神吗?恐怕很难。
即使她要成为一个主宰自己,不随风摇摆的人都是要去努力跳出已经习惯的思维方式,经过一个蜕变的过程的。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说自己有一个弱点,当她的意见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时,如果对方坚持自己的意见或流露出不快的神情,她往往会选择让步。特别是很短的时间里做的决定,她总是向对方妥协,事后她又会后悔,因为有时明明是自己对,她却不能坚持自己。她有时恨自己软弱、太缺乏主见,这一弱点多次让她感觉痛苦。后来她认真分析自己这一弱点形成的原因,原来她在成长过程中每一次和母亲因意见不同发生冲突后,母亲会大发脾气,和母亲的对抗总是很痛苦,最终她还是屈从母亲,扮演了一个顺从听话的角色。由于每一次冲突都是痛苦的经历,而且每一次都是以她的失败和屈服而告终,导致她本能地害怕与人发生冲突,一旦闻到冲突的火药味,她就会条件反射地选择了退让。
日期:2009-05-28 15:59:35
培养阳光孩子61
中国的传统是以“孝”作为美德的,许多人把“孝”理解为对父母言听计从,即使心中万千不愿,也要唯命是从。当孩子没有对父母言听计从的时候,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不孝顺。有的家长甚至想,孩子小时候就这么不听话,大了还了得,于是采用高压强制的手段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如此孩子们的意愿和需求很少得到尊重,小到日常的点滴小事,大到择业方向的选择,都往往听命于父母。
这样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它将孩子沦为了家长的附庸,培养了孩子的奴性,这样长大的孩子,丧失了自我意志,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往往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更别谈创造性了,成人后只会习惯性地为他人所奴役,甚至为物所奴役。
孩子再小,人格上与父母是平等的,他有自己的思想、意愿和需求,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去做,或者他人的意见经过自己思考在自己心里得到认同后再去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会快乐,他的心才会安宁、平静,这样才会发展出专注的品质来。相反,如果他总是被强迫、被驱使、被操纵,不得不顺从别人的意志,而违背自己的心愿,他将是很难开心的。
想想看,如果一个孩子是被父母强迫下去服从,而本心却不能认同这样的观点和做法,那么在他的心里就会有两个声音,一个是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告诉他如何去做,而另一个却是父母的意愿和需求,要他朝另一个方向去做,这两种声音在不断打架,孩子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可又不得不服从父母之命,所以很难协调好,这样他将处于怎样的矛盾与冲突的痛苦之中啊,这种内在的消耗使他的心无法安宁,也无法专心致志去做事。
家长和孩子之间常常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通过打骂等方式让孩子体验痛苦,强迫孩子服从自己,这样的做法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孩子的想法确实有问题,家长也应该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谈,在尊重的前提下和孩子平等沟通,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让他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孩子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在内心里认同了家长的看法,再选择行动,他的内心里就不会有冲突,就不会有不必要的内在消耗。当孩子暂时不能认同自己的看法,家长也不要急于让孩子听从自己,而要给孩子留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或让孩子在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还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家长自认为是对的事情未必就是对的,特别是对孩子的整个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未必是好的。打个比方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可是他不务正业,大部分时间逃课去学电脑,最后还跟父母提出要从哈佛大学退学去开公司。当时电脑对大家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比尔•盖茨的父母认为电脑只是玩玩,不能作为正式职业来做的,儿子的这种行为在他们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可是比尔•盖茨的父母从儿子小时候就开始教育他要有主见,要坚持自己,所以他们还是尊重了儿子的选择。这一段故事已成为历史,所以大家都能看得出到底是比尔•盖茨对,还是他的父母对了。
日期:2009-05-29 20:07:27
培养阳光孩子62
●自我意志的丧失是很可怕的。
◎自我意志的丧失是非常可怕的,它意味着这个人丧失了主见和独立判断能力。这样的人失去了自己,懦弱而敏感,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由于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不可能拥有成功、快乐、幸福的人生。
当父母经常用自己的意愿取代孩子的意愿的时候,导致的是孩子自我意志的丧失。
每个人的心中刚开始都有一个小小的种子,也就是“我”,这个“我”会逐渐清晰,他开始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的需求,知道我想要什么,并如何去追求我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开始成长起来了,内在驱动力发展顺利的孩子,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