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怪中的“潜规则”——第三只眼看西游》
第2节

作者: fei950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来想插手天庭的势力范围,这显然是触犯“潜规则”和“显规则”的,如果不想点办法,难免遭到反击。用吴思先生的话说:“在官场中,违背潜规则的现象并不常见。我在读史书时留心搜集数月,收获寥寥。时间长了,我也想通了其中的道理。违背潜规则,意味着互动中的某一方要擅自涨价或者压价。这不是小事,简直就是抢劫钱财。除非双方的造福或加害能力发生显著变化,潜规则是不能随便修改违背的。而帝国体制延续两千多年,利害格局已经相当稳定。双方都认识到,遵守这套成规对自己最有利。这就好比交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不成交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既然是交易,拿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拿了人家的东西还要害人家,对无力反抗的小民可以,在官场上则难免遭到报复。”

  如来镇压了猴哥,对天庭有大恩,而且他是玉帝请来的,师出有名,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日后西天有什么事,天庭一般就不会不帮忙或者不给面子,毕竟玉帝躲到桌子底下,是如来救的嘛。从以后的西天取经的经历来看,妖怪很多都是原天庭势力范围的,好些地方原来也信道,比如虎力大仙他们那里。结果猴哥他们一去,天庭的妖怪们倒了霉,信道的地方也信佛了。猴哥大闹天宫,把玉帝吓得躲到桌下,大大的丢了脸,玉帝就算不打击报复,也完全可以不见,眼不见心不烦嘛。但猴哥每次出事上天找玉帝等神仙,不但有求必应,而且还得笑脸相应。这完全是因为猴哥是西天要提拔的第三梯队的成员,给的是如来的面子,猴哥那“齐天大圣”的名头其实不值几个钱,好些妖怪没把他放眼里。

  按理说,猴哥图谋造反,哪个朝代也是死罪。但如来只把他压在山下,没有弄死他,刑期也短,五百年在天上也不过一年多。如此重罪轻判,显然如来有私心。什么私心?如果如来是菩提祖师,那还有点师徒情分。但最重要的是,如来要把猴哥当枪使,扩大西天在人间的势力范围。
  从“潜规则”的方面看,如来他这是在维护玉帝破坏的“潜规则”。吴思先生讲过一个县令状告钦差的故事,县令遵守了“潜规则”,给上级送钱了,但上级收了钱还上报让县令丢了官,因此县令状告钦差,惩罚违规者。玉帝在和猴哥的“血酬”交换的时候,严重破坏“潜规则”。猴哥表现了他的实力,并愿意以交出暴力为代价加入体制,但天庭收下了猴哥的“礼”,却没有给相应的回报,堵塞他的上升通道。这就好比上级收了你的重礼,你也自恃政绩不错,以为能升官,结果只给了个名誉,连表现政治待遇的党代会都告诉你你没资格参加,那显然是破坏了“潜规则”。如来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没有把猴哥弄死。

  猴哥的事件同时也让如来看到,天庭的体制不是一个能让精英顺利进入统治集团的体制,压下去一个猴哥,体制不改革,还会出来第二个、第三个猴哥。因此他决定让自己的弟子担任第三梯队的领导,实施东进计划,这样除了扩大西天势力,还能提拔自己弟子和民间精英。虽然唐僧他们是去西天取经,但实际上是西天的势力扩张到东方的过程,因此可以称为西天的东进计划。

  为了让自己的弟子成为名正言顺的取经团队领导,如来和观音做了许多铺垫。唐太宗延了性命,地府也进了一笔财,最后唐僧也顺利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可以说是个多赢的结果。唐太宗如同被绑了票,不出钱赎就没命,当然是什么都答应。
  其实取经团长早就内定了,这个谁都知道,主要是其他几个成员,也就是谁来和唐僧搭班子的问题。其中猴哥也是内定,因为如来叮嘱观音说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意思是无论怎样,应该在离取经人出发地点长安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取经团成员。这个其实也是非常合理的。唐僧一出长安,就需要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取经团成员保护,否则路上被哪个不理解取经伟大意义的妖怪吃了怎么办?而猴哥就被压在长安附近的山下,如来果然是早有预谋,当年留下猴哥一条性命,现在还给条出路,有一个很大的意义:有本事的妖怪们,只要你愿意放弃“血酬”和暴力,西天是会给你出路的。如何将体制外的精英通过一定途径吸收进入统治集团,是稳定统治的重要手段。就如同科举,有了这么一条出人头地的上升通道,才能赚得英雄尽白头,不来威胁统治。元朝对科举不重视,结果不到百年就被赶出了中原;清朝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但重视科举,统治稳固,如果不是外患,估计会延续更长时间。如果当初如来把猴哥彻底灭了,其他妖怪就没有了合法进入体制的途径和希望,他们团结起来就会威胁西天和天庭的统治。所以如来的政治眼光和手腕确实是西游记中的第一。

  而老猪和沙僧、小白龙的入团,除了业务能力以外,主要是他们以前的天庭背景。提拔干部,除了自己的弟子、体制外的精英,还要建立一个统一战线,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老猪和沙僧是天庭方面的人,提拔他们使得天庭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尊重,东进计划的阻力和心理反感不会太大。小白龙则是平衡龙王方面的利益,为了取经团的出发,牺牲了一个泾河龙王,作为弥补,吸收小白龙入团。同时,在西天取经路上,龙王们出了不少力,小白龙的因素不可忽视。

  从五百年前如来的镇压行动到五百年后的取经团队的构建,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以后再补充西天路上的“潜规则”,这个长征的意义非凡啊。

日期:2007-10-2 12:37:44

  取经团队中的“白员”
  吴思先生把正式编制外的人员称为“白员”。吴思先生对于官府接纳白员的利益计算是这么说的:“干部的工资由国家规定,干多干少都一样。在收入固定的条件下,追求福利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减少工作量,也就是增加帮手。更何况,白员的那三五万元的投资也是一笔可观的外快,这是对民脂民膏搜刮权的发包费,一次性预收,或者叫事先提成。”

  在西游记的取经团队中,一共有5名成员:唐僧、猴哥、猪、沙僧、小白龙。这个团队如此之小,其中还有本来不该有的“白员”吗?
  有,而且还不只一个。
  当然,评判“白员”要看用哪个标准。
  一个是纯粹的取经成功标准,相当于吴思先生说的民众中心标准。就是我只要能把西天的经弄到东土大唐,完成这个任务就行,能最快、最好完成这个任务的就是正式编制,其他的人都是“白员”。从这个标准来看,只有猴哥不是白员。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两个跟头就把经取回来了,效率高、效果好。不过这个标准完全不考虑取经的政治意义,因此是不能采用这个标准的。

  还有一个就是如来和观音等西天官方的标准,相当于吴思先生说的皇帝中心标准。取经的首要目的是让如来的弟子金蝉子镀金。能够保护好唐僧,让他平安和比较舒服地到达西天的就是有用的,反之则是白员。从这个标准,猴哥、唐僧、小白龙都应该是必须的,猪和沙和尚是白员。
  最后一个就是取经团队本身的代理人标准。吴思先生说过:“除了民众中心和皇帝中心这两套标准之外,实际上还有第三套标准,那就是官府标准或代理人标准。按说他们不是老板,自己不掏钱,根本就不该以他们为标准,但是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代理人往往能当家作主,或者承包后当个二地主。”从唐僧和猴哥的角度,沙和尚可以挑担子,平时任劳任怨,可以分担猴哥的工作负担,因此不算白员。猪不分担什么,还吃得多,这才是白员。只不过猪和沙和尚是统一战线要团结的对象,因此不能裁掉。

  从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看来,接纳白员划算,消减白员有害。
  吴思先生这样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古往今来总是这么难呢?李昌平在《我向总理说实话》中引述了白员的一段话,其中大有深意。超编数倍的容城财政所在上级的压力下准备裁员,被裁的人放出话来:“进容城财政所都是花了钱的,少于三五万进不来。现在要我们走?没门!”
  我觉得这话很在理。三五万不是小数,那是人家一生的重大投资,指望将本取利慢慢受用的投资,你说两句话就不算了?这不是没收土地搞土改吗?非要没收,你就要准备闹一场残酷的阶级斗争,别指望某个阶级会束手就擒,平白让你消灭掉。提高到阶级斗争的高度看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马文升和杨廷和二位前辈动用军队的境遇,也比较容易理解如今董阳和李昌平们的下场。在李昌平笔下,裁减容城财政所白员的努力最后不了了之;在他治下裁掉的上百人也陆续回来了,真正被挤走是他自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