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挨着的加拿大 -- 你所不知道的国外生活》
第9节作者:
yrcrab 和公寓一样,这种形式比较类似Townhouse,因为公寓一般就是一个或两个,最多三个人合住,但是这种House的合租起码是四个人起跳。但对Townhouse来说,租的人要自己照料整个房子,包括清理、洗衣、交账单、气水电等等,房东只管收房租而已。但是这里的租房因为是房东个别找的房客,房客彼此间并不认识,所以房东会负责统筹事宜。包括各种账单(除了个人的项目比如单独的网线),修理损坏的设备和家具,调解房客间的矛盾,督促清理打扫,提供必要工具等等。而说到打扫是由房客进行,有值班表,这点和学校宿舍又很相同,打扫不干净或是没有打扫的人会被警告甚而扣钱。
我曾经租住了一个房子长达2年。房子离学校很近,那年因为回国,把原先的公寓退了,快回来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一起租公寓,偶然看到了这个房子的广告就联系了房东,原想是暂时落脚,没想到一住就住了那么久,直到房东看到房价上涨要卖房才让我们搬了出来。房东是一个看起来70岁但据说实际只有60多岁的洋人老头,据说早年间是大学教育系的教授,但是因为健康原因早早就退休了,没过几年身体好了就开始投资买房。我认识他的时候,他除了自己住的房子外还有三处房产,全部出租。因为如现在所流行的次级贷款,它可以先买一处房子,然后出租缴贷款,再把它抵押买另外一处房子,再出租再买第三处,于是以租养贷加上他也蛮善经营,房子地点又都不错,离大学都不远,有了学生族群当租房主力他也不愁没人住。
我所住的是离大学最近的一栋,是男生公寓,他的另外两栋一是女生公寓另一个是混合。整个房子面积很小,但是狡猾的房东隔出了8个房间,楼上大的主卧室分成了两间,小卧房和储藏室都各算一间,而楼下并不是洋人常说的英式建房法的一楼,而是地地道道的地下室。在洋人买房的面积计算里,地下室是不算住房面积的。而这个只有通气窗露出地面的大地下室,房东硬是隔出了4间房。而楼上楼下之间的门带锁,楼上可以下来,我们住楼下的却不能上去。而一般是楼上走前门,楼下走后门。我在楼下的房间和公寓双卧房的小屋差不多,大约10平米不到,里面有简单的家具,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个四抽柜,后来我又找房东要了个小书架,加上放衣服的壁橱,整个屋子显得满满当当,但是很有生活气氛。
房东平时没事不会过来,只有月底会固定来收房租。平常他用的是房客管房客的办法,只是他看人的眼光实在有问题,他找的楼上管事的中国人经常办Party,吵的人不得安宁,而且还会私拆他人信件,要知道这是犯法的行为。楼下管事的黑人经常偷拿别人的东西用,而且被抓住了也死不承认,该他打扫时卫生千方百计推脱而且打扫的很不认真,到别人打扫时又吹毛求疵的挑剔,还时不时到房东那里告刁状。尽管如此,我们其他人的反映却改变不了房东仍然让他们管事的信任,只能说领导意志哪里都有,用人错误也是惊人相似。
当然这两个人也有踢到铁板的时候。
某次搬来了一个白人胖子,他的家在Winnipeg,来这里工作几个月,看这里房价便宜就租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洋人,一水的利己主义思想加上自认能力很强的性格。他住在我的隔壁,第一天来就告诉我,放在门口的拖鞋要拿到屋里,我说这不是室内拖鞋,屋子里是地毯,之前的人从来没感觉到这双鞋妨碍他。他说这双鞋妨碍他走路,可是明明过道的宽度再搁一双也跟他走路无碍,但是他说如果晚上有火警,他要快速逃跑时这双鞋有可能绊倒他,我一听他连这种事都说了,也就把鞋拿进屋里了,于是我和他就没有了利益冲突。可是楼下的黑人还照着对付我们的方式对付他,胖子可不吃这一套。黑人有一次没按时打扫,立刻被胖子大骂一顿又通知房东,而另一次他的音乐的声音开太大被胖子勒令停止。其实黑人住在离胖子最远的过道另一端,隔着我的房间和厨房影响最小。几次教训之后黑人也收敛很多。而楼上那位不久也招惹到了胖子。某个周末,楼上又照例宴请好友,一直闹到11点多还没有停歇,因为一般我们都睡的很晚所以也就无所谓了,可胖子不干了,直接打电话找房东,房东已经要睡觉并且也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为而治的理念,于是告诉胖子自己看着办就好。胖子放下电话当机立断的拨了丨警丨察局,丨警丨察在15分钟后就来到楼上直接驱散了宴会,因为扰民。楼上那个中国人因此和胖子关系恶化,总想着办法找回来,而私拆胖子的信件他又不敢也没什么机会,因为胖子不是长住也就没什么信。倒是胖子听了其他人说了这个中国人的恶劣行为后想要主动出击,写一封信假装很重要寄给自己,然后抓他的证据,后来因为觉得麻烦而作罢。如果他真的做了那个中国人也许会被提前遣送回国了,因为另外一个人曾经在他房间里看到了一抽屉不属于他的信件。
周围人来来走走,我在这房子却住了两年,一次回国回来,发现所有东西都被用绿色塑胶垃圾袋打了包,原来房子淹水,屋子里水漫金山,房东就把东西胡乱塞到了垃圾袋里。我只好又和搬家一样重新收拾一遍才完事。
日期:2010-06-04 13:00:20
27.公寓和Boardwalk
Boardwalk是加拿大西部一间非常大房屋出租公司,几乎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它的招牌,我所住的城市单是属于它的成片的房产就有近十处之多。它不光出租一般公寓,还有老年公寓和高档公寓等等。中国所谓的房子其实在加拿大来说就是公寓,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加拿大人自己多数都会买独栋的房子或是连体房,这里叫Condo。而住公寓的多数就是大城市的穷人,暂时还没有安家打算的人,学生还有就是老年人。一般的老年公寓是要审核才可以住的,除了管理比较好,年轻一些的人因为会比较吵是不能住的。有很多老人年轻时候也是住大房子,等儿女都离家了,一个大房子自己也很难打扫和照料,于是就把房子卖掉住到公寓里,因为都是老人也比较容易交到朋友。老外也有类似市容委那样的的机构来检查各家房前的草坪,每家自己的草坪都是要自己修剪的,而装篱笆之类的东西还要报政府审批,付一笔钱。如同冬天要自扫门前雪一样,这些都是房主的责任,不做是要被罚钱的。但是搬到公寓或是Condo就无所谓了,都会有物业来帮你负责,Boardwalk就是一家物业加房屋公司。他自己的房产,他负责出租和管理,就是公司形式的大房东。
他的公寓有几种,从独单One bedroom、偏单Two bedroom到Three bedroom三间卧室和 Townhouse四间以上。一般来说除了有钱人是没人会自己住独单的,因为偏单如果是800元一个月,独单也要600元,而偏单可以两人合住,所以单独看独单很贵。这里的独单说的是和偏单一样结构,进门有一个大厅,连着分开的厨房和饭厅,里面是两间或一间卧室。偏单的话一般一间大些,另一间小些。还有一种独单是一体的,这里叫Bachelor,这种公寓在大城市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如东京很常见。它只有一间大房间,除了厕所有门隔开之外,就是一间卧室附带边上有一溜洗碗台和料理台。这种公寓会相对再便宜一些,大概500元,但是有时候屋子没门还是有些别扭,所以国人多数不愿意住。
其他的公寓结构几乎都是一样的,不提供家具,但是厨房有电炉Stove和冰箱。厕所是淋浴加浴盆,地面上除了厨房厕所是一体化的地毯,(这也是洋人的通例),很少会见到铺有地板。最大的不习惯是除了厕所和厨房有灯之外,卧室是不提供电灯的,所以要自己准备落地灯或是台灯,不然屋里就是一团漆黑。厨房旁边附有一个小型火警装置,一旦有烟就会响个不停,因为中国人做饭油烟较大,所以多数都会用东西比方说塑料袋把它罩住。不过要是真着火他也不会响了。要知道加拿大几乎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屋,火灾的损失很大,而且公寓的话谁引起的火灾是要赔付其他受波及的人的损失,因为此类保险很贵,所以几乎没人会买,于是只得在小心中过生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