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挨着的加拿大 -- 你所不知道的国外生活》
第8节作者:
yrcrab 拍卖的过程很有趣,好的汽车都排在仓库里,而差一些的排在外面停车场。正式开始时每个人登记为买家后一张带数字的纸片,然后会有一个人简单介绍一下车型,车款,有无改装,有无大的问题等,同时,一个人会把这辆车开到大家眼前,然后就是拍卖师唱价。很像是中世纪时的古老风格,一边走动一边比划,其他人围成圈看着他和车,而他说价格时速度很快,再加上高低起伏的语调,很像唱歌。而这个唱价其实如大拍卖行一样是很讲究技术的,如何加价,因为这里每次加多少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拍卖师的喊价,一般是100块往上加,但有时会一下跳300、400。还有观察现场气氛,如果有几个竞争者就要尽量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竞争感。喊价时基本如下:“1999年福特Semi-Truck,1700,1700,23号1700,1800,1800,17号1800,2000,2000,2000,2000有人吗?好,43号2000,2100,2100,17号2100,2100,2100一次,2100有人吗?两次,2300,2300,2300,好,23号2300,2350,2350还有人吗?2300一次,2300两次,2300成交!”然后旁边的记录员记录下买车者的名字,车就开走,下一辆开过来。买到车的可以立刻去办手续,拿钥匙,试车,和在超市买东西差不多。一般来说亚洲人比较喜欢跑车和Car,而老外喜欢Van和小卡车,可能是比较实用吧,每次的小卡车都很抢手。当然,拍卖公司为了好看也会安排一些“拖儿”,所以每次的车好像都能卖出去的样子。如同赶集一样的拍卖一般会持续到下午4:00才会曲终人散,这里基本上是凭本事凭运气的地方,捡漏时很高兴,打眼了也只好认倒霉。
日期:2010-05-17 22:06:59
23.外国人换汽车
老外换汽车如同国人换电脑,需要考虑但是并不算大事。而他们一般汽车的价钱也确实和国内一台电脑差不多。当然这里所说的是绝对值而不是加上汇率。比方说国内买一台中档电脑大概4000元人民币,而这里一辆ok的二手车也差不多4000加币。而国内的平均工资大概2000元,这里也差不多2000加币。所以以此衡量也无怪乎老外换车如此痛快了。
不过如果你认为老外都喜欢高级名牌车,那可是误解。加拿大人最讲究的其实是实用。所以箱型车,休旅车和小卡车才是大多数人的最爱。因为他们一个家庭经常有2-3个甚至更多孩子,大车可以带着全家出去玩。而老外又是喜欢自己动手,其实也是请人的人工太贵不划算,所以有一辆小卡车连搬家都可以自己来了。所以你看到满街的高级轿车,那么有几个可能,一是真的有钱人,大多是老外的纨绔子弟和亚洲的纨绔烧包们。
其实真正的老外有钱人也不会开太烧包的跑车或是特别显眼的轿车,因为那样太打眼,大富豪们多数都不愿意露富。而真正开高级轿车的很多都是功能性的。比方说律师,比方说企业家,对于他们,汽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派头,而且最重要的是表示实力。你开一辆高级车,穿一身高档西装,除了可以增加信任感,也有利于讨价还价。所以有些律师明明已经穷得快要揭不开锅了,也还是要维持派头,咬碎了牙往肚里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招揽生意。千万别以为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这只是生财之道,不得已而为之。
日期:2010-05-24 08:28:43
恩,关于LS某位米人的留言就不再回复了,不知道是谁对加拿大了解的少。
继续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24.Futureshop和Bestbuy
加拿大企业的集中性非常之高,连美国的若干垄断行业和垄断巨头都没有那么高的集中性。有时候一个行业或是一种产品往往集中在少数几家超大型巨头手中,虽然他们的资本数量无法与世界性的垄断巨头相比,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往往也不高,但是在加拿大国内却是独霸一方的大佬。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每个城市商业上尤其是零售业给人感觉差别不大的原因。
无论你到哪个城市,看到的商业区里的商家来回来去就是那几个,卖的东西也几乎一样,甚至内部摆放都相似。几个大的企业连锁店几乎控制着各个城市的商业销售,不光是商业区独立的店家,就算到MALL里,个体经营的独特品牌也是少数,大型连锁品牌仍是主流。所以以购物来讲,城市之间其实疏少差异。最大的书店无论在哪里一定是Chapter,最大的音像店一定是HMV,而说到电子用品,则是Futureshop和Bestbuy两家巨头。
几乎如同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国内,在加拿大走到每个城市几乎都能找到这两家商场。而他们是专营电子产品,也是加拿大最大的连锁商家之一,如果不算一些私人的小型店铺和以销售零配件的修理为主的连锁商店,专以销售而言,这两家几乎是垄断着市场。每次朋友说起要买电脑或是照相机、摄像机、电视、DVD甚至GPS,车载音响,一定是会去这两家转。
Futureshop是加拿大本土商户,而Bestbuy来自美国,后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连锁销售商。于是在我的城市平地一声雷的忽然建起一间Bestbuy的一年多后,Futureshop被收购了。虽然具体的合并方式并不知道,但是两家变成了一个老板却是事实。虽然还是各自独立经营,每次打折的物品也不都相同,但是一家缺的货却可以从另外一家调过来,所以表面上的两家竞争和品牌的多样性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两家商店都会打折促销,有时候折扣相当高,这种时候买东西都会比较合算。而其他多数时间那些不打折的商品价格普遍是要比国内贵的。而一般的节日,大大小小的也都会有特卖,所以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打折商品。而在国外买电子产品比国内来讲最舒服的应该就是售后服务。一般的产品30天内可以随意退换,客服柜台只会象征性的问你为什么,你可以随意回答,从型号不合适到颜色不喜欢,没有人会深究。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群中国人到加拿大访问,需要印一批彩色材料,因为访问时间短买个彩色复印机不值,拿出去印又贵,于是他们就买了一台机器尽情的用了20多天又退掉了。而朋友某君想要换电脑,但还在犹豫哪台适合,于是直接买了不同的三台回家挨个体验几天,然后又都退掉买了另外一个品牌。当然,据说短期内频繁干这种事会上店铺黑名单,但是也没有因此而不能退货。另外有一些产品是14天退换,极少数是7天,而唯一开封不退的就是游戏、音乐和电影光盘,毕竟拷贝实在太容易,没有卖家会傻到如此。
日期:2010-05-26 08:12:11
25.冬天吃火锅
如果你问在国外最容易做的中国食物是什么,答案要是饺子可就大错特错。很多南方人虽然吃过猪肉但却没见过猪跑,有些人甚至连怎么把馅儿包进去的都不知道。正确答案是火锅。可能有人会说火锅是中国食物吗?当然,要洋人把一堆东西不分青红皂白的丢到一锅里煮,而且大家还在一个锅里捞着吃,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他们对于用手吃薯条、炸鸡,吃完吮手指不以为意,对于吃带血的几乎全生牛排也不觉得奇怪,但在另一些地方却很在意。所以火锅绝对是中国特色,既好吃又热闹,最重要的是好做。
虽然好做,但是成本并不低。加拿大的羊肉几乎全部进口,所以价格很贵。但是重点是火锅需要片状的肉,除非家里有切片机,否则只能买现成的。而除了豆腐、粉丝、青菜之类已经普及的食物之外,火锅常吃的鱼丸、肉丸、百叶也都是中国特色的食物。这些东西连同火锅的底料和沾料,都要去中国店买。一般的大一点城市都会有中国人开店来卖亚洲食物,大城市如温哥华还有大型连锁中国超市T&T大统华。我住的城市也有一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中国店。只是扁扁一盒肉就要7块钱,鱼丸之类的倒是很便宜,底料和沾料甚至是小肥羊的。不过林林总总一顿丰盛的火锅每个人还是要花个十几、二十元。最大的问题还是锅子。专业的铜火锅基本很少有,偶尔见到也需要再买酒精炉或是无烟碳。一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个电锅,插上电就可以保持炉温,但问题是洋人的电锅多是扁平的,而没有深度的锅要涮锅很麻烦。于是又有人想出办法用电饭锅,这回深度、温度都有了,但是水一开按钮就会弹上去,总重新按按钮也很麻烦。因此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变成日式火锅的做法,把一堆东西先放进去煮,煮好一锅大家吃,吃得差不多再东西再煮一锅。
冬天吃火锅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某次刚来时去朋友家,进门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定睛看时,发现一群人围着一大锅火锅,光着膀子吃得满头大汗,窗户开了半扇,寒风习习,外面雪花飘舞,但是屋里却是热火朝天。于是零下20几度的雪天开着窗户吃火锅遂成为一道奇景。
日期:2010-05-28 08:46:05
26.租房子和房东
在加拿大生活如果自己不买房那么还有几种选择,常见的就是住Homestay,和朋友合租公寓或是住学校宿舍。而这里所说的租房子是介于三者之间的一种方式。他是私人房子,这点和Homestay一样,房东多数是洋人(温哥华就有很多中国人会把自住房出租),而且是房子House不是公寓Apartment。因为私人公寓很多,但是房子多数都是自己住,就算出租也多是整栋出租,而这里却是像公寓一样分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